82 少年已走远 81(1 / 1)
林然回去了,在开门之前,他说,
“周浩,我的号一直没有换过。”
“我知道。”
对方摆了摆手,让这个白天都结束了。
等到晚上,林然在登了一整天的□□上看到了周浩发给自己的消息,
“我到了。”
并不是那个已经没亮过数年的头像,林然便顺手加了对方为好友,通过也同样很快。
因为楼下有人等着,他直接穿上了衣服就要出去,林母听到动静出来,奇怪地问道,
“这么晚了你要去哪里?”
“去见个朋友。”
即使是回答着,他弯腰套鞋子的动作仍是不停。
“那也太晚了吧。”
林母看了眼时间,一脸的忧心忡忡。林然却不以为然,
“没事,我都那么大的人了。”
话里和天色一样黑沉,透露出已有长成男人的成熟。听了话,又细细地瞧了瞧自己的儿子,他这几天里没剃过的胡须又覆盖上了下巴。
好像时间,和这胡须一样,总是在不经意间地漫长省,刺破印象的颜色,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孩子也有他自己的思想。
林母不再去干涉,只是多叮嘱了一番,也是放手了。
可她没有进屋里,一直踱步到窗边,看着林然走出小区外,直到被黑夜盖住了视线。
他不知道有人在担心自己,脚步更没有停留,眼中寻找另一个人的影子。
车来人往的路边,灯火流萤,望着那条看不到头的路,没有理由地想起了自己和周浩走过来的岁月,以前上学,以及回来,都是顺着这里一步步来丈量的。
记忆需要媒介去复苏,今天的事最足够了。
林然转了一圈,没看到过人,又回身的时候,旁边的一辆车顿时响了起来,而后车窗玻璃摇下,伸出一颗脑袋,冲着自己喊,
“喂!林然!这里!”
闻言赶紧转到另一侧,拉开了副驾驶的车门,里头开着冷气,凉爽得很。他坐进去,周浩锁了门一个起步,车动了。
林然正拉着安全带,周浩倒着车但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开口,话是林然先说的,
“混得不错啊,连车都开上了。”
“屁,是队里的,我哪有钱买车。”
身边人笑骂了一句,
“不对啊,不是听说运动员挺赚钱的么,什么比赛奖金,还有工资什么的。”
“哪有,我那个队又不出名,只能够打打小比赛,没有钱的。”
“怎么的,开始后悔了?”
林然被路灯划过车窗玻璃时,串成的一抹流影晃到了眼,他垂下眸,看着路面,车灯把它照得发黄。
身侧的人声音,也是一样的沧桑,
“如果会后悔,我也不会走到这一步。”
周浩压着方向盘,使劲用指腹揩了揩。
“林然,你知道么,运动员的生活其实很枯燥的,每天不是练球,就是睡觉。枯燥到让我不会去想更多的事。”
话是拧眉讲完的,而后松了一口气,
“好在我熬过来了。”
日子总是不尽人意,慢慢地体会到过程的艰辛,才能为最后的成功赢得基础。
毕竟风来水转,一切有心人终将事成。
他是熬过来了。
周浩开着车顺着这条路走,林然知道他要去哪里。
只是目光仍旧停留在锃亮的车厢灯中,那好像旧时光里的暗黄色,潜藏了一段包含过彼此的故事。
两人如今要去做的,是在这场深夜下,再去回味另一种的怀旧。
倒是这里面太亮的灯,反而衬得夜更深了,时间早已是远离了当初的约定。
周浩又开得很慢,让说话的距离更长,
“我来了这里后,当每次累了,都会过来走走。”
“你也孤独么?”
“不,我有很多朋友,很多很多的,但都不能说心里话。”
他压了压油门,车子顿时一阵轰鸣,接着再松开,车速便慢了下来,
“我们原来都是同样的人,你是外热内冷,我是外冷内也冷。”
林然的声音同样带着感叹,他已经不是第一次再回走这条路了。
周浩听了话,抬手敲了敲方向盘,举动似有所认同,
“所以你才会来找我?”
“一样,你也曾找过我。”
“林然,那你信命么?”
“信,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林然回答得飞快,看着对方比自己更严肃的表情,又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说着说着,怎么聊到哲学上去了。”
“也是,这么高大上的话题还真不适合我们。”
他也跟着乐了,一时间,气氛欢快了不少。
只不过,总有一些默契不比之前,即便话里再多,可仍不敢又去袒露秘密。
原来啊,时间造成的生疏,对这两个人,一直都有。
车轮碾不碎,哪怕距离目的地越来越近,可人心终究空得很。
他们,变得连彼此都开始小心翼翼了,就像刚接触时,却也又不同。
毕竟三四年了,不止是学校变了,连这里都没有一个可认识的同学。
同样的三四年,更是一轮,也是一届。
以前的校门换了,不知是上了漆,还是重装了一个,那深黑色,远未有之前看起来熟悉。
周浩下了车,上去摸了摸,掌心贴近时还有些温度,白天晒下来的阳光仍融在里面。
他放下手,对着林然道,
“它留给我的回忆并不好,可我再见到,仍会想再重来一次。”
“重来?你是要改变过程,还是不喜欢现在的结局?”
“我也不知道,我只是对自己不满猓绻背跸裣衷谀敲闯墒斓悖秃昧恕!
林然也过去碰了碰,里面的颜色黑不溜秋的,像极了这夜,
“可你有没有想过,开头变了,而后什么也都会变,你可能现在不会是一个篮球运动员。”
他说着垂下眼帘,
“都过去了,你和我都应该去想之后。毕竟难堪已经存在了,现在是不能再让未来也更难堪。”
拍拍铁门,哗啦哗啦做响,两双眼睛看着的地方,他们曾经在那里上过课。
周浩很认同林然的话,
“我发现你真是哲学家。”
“那你就是个天生的运动员。”
彼此都听出了对方话里对自己的隐晦表达。
林然最爱说大道理,一张嘴就是一个,而周浩则喜欢先做了再说,典型的头脑发热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