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第四十三章(1 / 1)
王勤在向顾要飞做例行报告的时候,顾要飞正在亲亲家园里面工作。
顾要飞翻了翻眼前的资料:“我前几天上去看了一下穆雨介绍给张健的网络贷款网站,利息很高,确实诱人。”
王勤调侃:“但是也吸引不了你这样的公子哥吧。”
顾要飞没有理会王勤的调侃:“查过这个网站的工商信息了吗?”
王勤稍微有点正经起来:“嗯,确实如你想的,法人是苏瑶,这个网站建立的时间是6月底左右。”
顾要飞想了一下,6月底正好是自己差不多接收穆雨心理咨询案例和苏瑶来亲亲家园采访穆雨的那段时间。
那次采访,算是苏瑶与穆雨的第一次见面,然后没多久,这个网站就出现了。
想起之前看的有关苏瑶与穆雨的偷拍照片,穆雨与苏瑶亲密,苏琴是苏瑶的妹妹,看来苏瑶极有可能在这三个女人中起的是大姐大的作用。
照此深挖下去,如果说穆雨和苏琴都是苏瑶的下线,那么作为核心人物的苏瑶是极有可能与老三见面的。
这时顾要飞想起了张敏沙盘里面站在老三身边挥之不去的那个女性模型。
王勤的话拉回了顾飞的思绪:“那要飞,你在学校里有什么发现吗?”
“苏琴从小就是跟苏瑶相依为命长大的,性格相对孤僻。除了苏瑶,她在学校里根本就没有人可以说的上话的。
之前我去这两个姐妹俩小时候的福利院调查过,这个苏琴没多少主见,又有些自闭,但是很听苏瑶的话。”
王勤皱了一下眉头:“那你调查的重点还是应该放在苏瑶身上。”
顾要飞看了看放暑假前苏瑶出版的杂志,封面是他和刘茴的照片,或许正如那次采访之后说的,他应该抽个时间找苏瑶的。
此时门外主任走进来,拿来最新的校杂志:“顾主任,你看一下,你跟刘茴在新生晚会上的照片。”
顾要飞看了看这篇报道,摄影师的落款写的是苏瑶,赞叹道:“这个苏瑶还真的挺不错的。”
主任走到自己的位置边上坐下:“那是,要不然,学校就不会从一家大公司里面挖她过来了。”
“不是说她刚毕业就留校了吗。”
“没错呀,不过毕业前半年都是实习的,所以她在一家大公司里面也算工作了半年。”
顾要飞点点头,表示明白:“大公司,哪家大公司,这么舍得放走她这样的人才?”
主任回想了好长时间才想起来:“好像是跟教育也有关系的,我想想,哦,是那个乐途文具公司,我们用的不就是他们的文具吗。”
顾要飞逐渐对这几个人的关系开始渐渐清晰。
主任说完之后见顾要飞也没有继续八卦的心思,顿觉无聊,就继续在自己的位置上安静地刷着微博,一条新闻吸引了她的目光。
“你看,我们大学城又上头条了。”
顾要飞转了自己的椅子面向主任:“什么事情。”
“上网查我们学校的名字吧,我们工商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学生跳楼自杀了,哎,怎么今年好多坏事情都发生在我们学校呢。”
顾要飞赶紧上网查询,时隔几个月,工商大学再次因为丑闻而上了热搜,下面有些还没有忘记之前吸毒案件的网友,甚至还在评论怎么就这个大学事情贼多。
不过相比较于吸毒,其实不仅仅是学心理学的主任他们,就算是稍微关注点社会热点新闻的人们也知道,现在的大学生自杀案件真的是层出不穷,深究原因,这反映出现在大学生多多少少都是有些心理问题的,刘茴能留校任职的原因就说明了这点。
在面对生活或者是学习上的压力时,学生们都急切期望自己能找到一个最能帮助他们的人,其实心理医生应该是他们最好的选择之一,但是也有人不去选择他们,他们有的甚至是选择了极端的方式--自杀。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至2015年,各地共报道281名大学生自杀事件,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为74.4%。另据媒体报道,2015年,在全国23个省份近100所高校内,发生大学生自杀事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自杀的概率也呈爆炸式增长。
自杀的原因有多种多样。
2011年3月19日,某职业技术学院建工系学生赵某因失恋跳楼身亡。
2011年9月17日,某农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新生黄某跳楼身亡,他生前曾多次表示不习惯宿舍生活。
2013年11月11日北京某师范大学一毕业生不堪就业压力自杀。
2014年7月12日北京某重点大学一女生因考试时递答案给同学被老师当场“揪”出而悬梁自尽。
2015年4月16日,上海一名大学生因实习压力过大在家跳楼身亡。
2015年5月11日成都某花园内,一女大学生金某跳楼自尽。原因是多次找工作未成,且被职介骗钱。
2015年6月19日,儿子高考得高分,却因交不起学费绝望自杀。
各种各样的苦难,造就的确是同样的痛苦。
而一年后的2016年9月,刘茴所在大学城里的医学院里,一男生从教学楼建筑9楼一跃而下,当场死亡--死因暂时不详。
发现跳楼男生的是一名较早来上早自习的女生,早上的空气最为清新,女生狠狠吸了一口空气,但是她突然感觉不对劲,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铁锈味道,凭借着好奇心,顺着空气里的味道望去,不望不知道,一望吓一跳,一个男生伏趴在1号教学楼的花坛边上,周边肆无忌惮四处流窜的鲜血证明这个男孩已经奄奄一息甚至是死亡。
恐惧的叫喊声打破了校园清晨的宁静,教学楼周边的树上开始有受到惊吓的小鸟四处逃窜,声音也清晰地传到了正在校园别处巡视的保安。
两个值班的保安慌慌张张地从学校的其他角落赶来,女生已经在那里吓懵了,吓得站在那里没有一丝动弹。保安一看那架势,马上就分别通知了领导,医院,和大学城的片区派出所。
随后大批人马分不同批次赶到。
刘跃是第二个到达现场的,第一个到达现场的是医生。
医生仔细检查了跳楼的男孩,摇了摇头:“刘跃,这孩子已经不行了,还是直接叫殡仪馆吧,准备通知家人。”
一听完医生的判定,刚刚闻讯而来的院长脸都绿了。
与此同时,刘跃开始准备警戒线,将那些闻讯而来的师生们挡在了警戒线的外面。
“我的天呐。”院长不知道是以什么样的心情说着这句话的。
刘跃抬头看了眼教学楼,教学楼不高,只有9层,每层都有一个大阳台。根据刘跃以往的经验,这些大学生其实都很聪明,他们就算是选择自杀,也不会让自己落得个无名尸体的结果。
他在上面应该留了些东西,而且是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东西。
于是刘跃直接跑到最高层。
果然,在第9层楼的阳台上摆放着男生的身份证和手机。
刘跃打开手机,发现手机页面已经被设置显示了一个通讯录号码,号码的主人身份显示为“妈妈。”
但是电话终究没有打出去。
“现在的小孩子这么聪明,为什么就想不开呢,多年轻的孩子呀。”刘跃喃喃自语道。
楼下,医生已经在校方领导的帮助下驱散了周围围观的师生们。
“好了,同学们,快上课了,你们先去学习啊。不用看了,没什么好围观的。”
学生们开始做三三两两散开状。
刘跃一看男孩妈妈的号码,认出是本地的号码,打过去后电话那边传来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赵环,怎么了?”
刘跃看了看男孩的身份证,赵环,男,21岁,粗略算了一下,男孩应该差不多是大三的年纪:“你好,我这边是大学城的派出所,你儿子这边有点事情,需要你过来一下。”
电话对面的母亲一听是派出所,顿时就慌了,想想自己孩子平时的乖巧,怀疑这个电话是诈骗电话。
但是一看电话号码,确实是儿子的无疑,而且大学城离自己家也就20多分钟的车程,去看看也没多大关系,于是匆匆忙忙跟周围的朋友告了个别:“我儿子打电话来说学校有点事情,我先过去看看啊。”
刘跃再仔细检查了一下周围,确定已经没有男孩想要留下的其他东西了,比如遗书什么的,就先下楼与医生汇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