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 > 另一种存在 > 第21章

第21章(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直航台海:我在台湾牢狱的日子 趁年轻,折腾吧 生命的追问 世界富豪故事100篇 繁花 权利金钱驱使下的官场生死斗:新省委书记 李凡慕千凝 侠隐 赌球记 直面挑战 [Rising to the challenge]

这两

种的题目都很抽象,一是谈认识论,一是谈精神生活。和孩子们

谈这样抽象的东西,会不会徒劳呢?我相信不会。我的信心的

根据是,在孩子时期,人的好奇心和上进心都最为纯粹而且炽

烈,而我所谈的两个话题恰好是与这两个特征相对应的。

对于我们这些惯于面向大人甚至本专业同行写作的人来

说,为孩子们写书是一个考验。我们往往对孩子估计过低,以为

他们什么也不懂,所以只需写得浅,教给他们一些常识性的东西

就可以了。其实,孩子的心灵是向本质开放的,他们本能地排斥

一切老生常谈、辞藻堆砌、故弄玄虚等等,决没有大人们的那种

文化虚荣心,不会逆来顺受或者附庸风雅。所以,在面向孩子们

时,我们必须戒除种种文化陋习,回到事物的本质。

我希望自己今后在写任何书时,都像给孩子们写书一样诚

实,不写自己也不懂的东西去骗人。说到底,这世界上谁不是天

地间一个孩子,哪个读者心中不保留着一点能辨真伪的童心?

1997.8

这本书的位置在心灵史上

———《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重印弁言

本书完成于1985年3月,出版于1986年7月,八个月内四

次印刷,计九万册。这个数字不能说小,在当时算得上是非常畅

销的书了。自那以后,在十年余的时间里一直没有再印。现在,

上海人民出版社决定重印此书,我抚今思昔,心中不免感慨。

从学术上看,这本书并非严谨扎实的成熟之作。事实上,它

是我在刚开始涉猎尼采哲学的时候写的,基本上凭的是直观印

象,而不是系统的研究。之所以在当时受到广泛注意,甚至有某

种轰动效果,大约是因为在那之前,尼采在我们这里长期遭到全

盘否定,它是第一本正面评价和热情肯定尼采的著作。同时,我

在书中融入了自己的人生感悟,这些感悟也引起了同时代人的

强烈共鸣。因此,若要为这本书寻找一个位置,我相信这位置与

其说在学术史上,不如说在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灵史上。

我曾经直接或间接地听到许多青年人倾诉读了这本书的激

动之情。岁月荏苒,当年为之激动的青年都已渐渐步入中年。

使我感动的是,当我和其中一些人相遇时,他们仍然会怀念地谈

及这本书给他们的影响。还有一些今日的青年,很偶然地读到

了别人手中的这本书,也仍然肯慷慨地表示喜欢。于是我想,也

许书里描述的我心目中的那个尼采形象还没有过时,而在现在

这个日益商业化的社会里,今日的青年依然是向往生命的热烈

和高贵的。我很庆幸自己在比较年轻的时候写了这本书,现在

来写或许会有别的长处,但不可能有那样高涨的生命激情了。

那么,但愿我有理由期望,本书的重印不是多此一举。

1997.10

711写作者自白

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

———《周国平散文》自序

我发表散文的历史不长,迄今为止不到二十年。不必说前

辈,即使与许多同辈比,资格也是浅的。开始时,我并不知道自

己是在写散文。当时我研究生刚毕业,动笔的情形是有的,分做

两类。一类是所谓学术论文,目的明确,是为了发表和评职称;

另一类却无以名之,只是出于一向的爱好或习惯,时常写点什

么,天地良心,压根儿没想到要发表。八十年代初,国内的刊物

远不像现在这样多,在我眼里,只有一两家专业刊物与我可能有

点关系,其余的都离我很远。真的是非常偶然的原因,譬如说,

某位朋友毕业分配到了某家杂志社当编辑,人生地不熟,只好姑

且在自己认识的人中约稿充数。我便把给自己写的东西拿一点

出来,就这样开始给非专业杂志供稿了。很久以后,直到别人把

我称做了一个散文作家,我才恍然悟到那算是我写散文的开端。

所以,我完全是不知不觉写起了散文的。这个经历告诉我,

散文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文体,你用不着特意去写,只要你不是写

诗和小说,不是写论文,写出来的就是散文。我们差不多可以这

样来定义散文,说它什么都是,因而什么也不是,或者说它是一

种人人都能写的东西,因而没有人是专门写散文的。

当然,这不等于说人人都能写好散文。如同在别的领域一

样,自由比法则更是一种考验,享用自由比遵守法则更需要真本

事。一块空地,没有布景和道具,没有规定动作,让你即兴表演,

你的水平一目了然。诚然,现在许多流行的所谓散文里也有了

规定动作,比如先讲一则小故事,接着抒发一点小情调,最后归

纳出一个小哲理,不过其水平仍是一目了然,无可掩盖。散文贵

在以本色示人,最忌涂脂抹粉。真实的前提则是要有真东

西———有真情实感才有抒情的真实,有真才实学才有议论的真

实。那些被淘汰的诗人跑到散文中来矫揉造作,那些不入流的

学者跑到散文中来装腔作势,都是误会了散文的性质。

散文的自由不但在文体,更在写作时的心态。一个人写小

说或诗歌,必感到自己是在从事着文学的事业,写论文,必感到

自己是在从事着学术的事业。他诚然可以是一个热爱自己的事

业的人,但事业心终归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压力。写散文却不

然,无论在自身的性质上,还是在社会的事实上,写散文都不成

其为一种事业。在一切文体中,散文最缺乏明确的界限,最不具

独立的形态。因此,在社会分工中,写散文也最难成为一种职

业。世上多职业的小说家、诗人、学者,却很少职业的散文家,散

文家往往是业余的,这种情形肯定不是偶然的。散文是一种最

非职业化、最个人化的写作,这正是它的优点,可以使写作者保

持自由的心态。一个人要能够享用自由,前提是要热爱和珍惜

自由。在我看来,写散文最值得珍惜的就是这种自由的心态。

我十分怀念过去为自己写不供发表的东西时的那种愉快心情,

我写只因为我想写,只因为我喜欢,我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写

散文,而这正是最适合于写散文的一种状态。后来,约稿多了,

写作时知道会发表,心态的自由就不免打折扣。要装做不知道

已不可能,退而求其次,我给自己建立一个标准:一篇文章,即使

不发表我也要写,那就写,否则就不写。总之,尽量只写自己真

正想写、写的时候愉快、写完自己看了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东西

一旦发表出来,也一定会有喜欢它的人,即使发表不出来也没有

911写作者自白

什么。世上哪有写散文的诀窍,所谓写好散文无非是写让自己

喜欢的文章罢了。

浙江文艺出版社早就给我来信,表示希望出版一本我的散

文的自选集。我看见过这家出版社出版的学者散文的自选集,

虽未标丛书之名,但从封面和版式看,明显成一个系列。当时的

感觉是,这套书从选题到外观设计都颇具水准。因此,对于这一

约稿,我是很乐意从命的。只是因为我过去的散文有多种本子

行世,内容上已有重复,所以一直犹豫着。最近,我把我近几年

写的散文结集,虽然数量仍然有限,但毕竟可以从中选出相当数

量的新作品加入了,于是着手编就了这个本子。

1999.3

021另一种存在

惭愧中的反省

———《周国平哲理美文》自序

编这么一本书,我心里颇惭愧。哲理而且美文,是否有矫情

之嫌?不过,书名是出版社已经定了的,大致反映了对我的散文

的一种解读角度,我不妨姑妄听之。我自己在写作时,心中从来

没有悬着一个要写哲理美文的目标。直到现在编这本书时,我

仍不知道美文该如何定义。顾名思义,美文应该是特别讲究文

字之美的散文,既是讲究,当然就是有意识的,甚至是刻意为之

的。刻意也没有什么不好,像培根的论说文、王尔德的童话、纪

伯伦的散文诗,文字之讲究使你不能怀疑他们所下的精雕细刻

的功夫,而收获的确是精品。我只是想申明,我不是一个自觉的

美文作者。当然,我在写作时也会注意文字,但功夫不下在修辞

上,而是更留心于寻找准确的表达,使文字与我的思想或感觉尽

可能地对应。我的所想所感大多涉及人生,而许多人对于人生

也是有所想有所感的,一旦因我的文字而触发了自己的所想所

感,便会感觉到一种共鸣的快乐。这种共鸣的快乐与审美的快

乐很容易混淆,或许两者真有相通之处亦未可知。在这极宽泛

的涵义上,我也可以算是写过一些美文的人吧。

至于哲理二字,我就无须推辞了。我毕竟是学哲学出身,现

在还吃着哲学这碗饭,平心而论也是真喜欢哲学的,因此,肯定

会有意无意地把这一专业背景兼个人爱好带进我的写作中来。

我不认为这是我的散文的一个优点,因为它很可能也是一个局

限。一个人始终写主题及风格相近的文字,终归证明他不够宽

广。人们无法用一个词来概括托尔斯泰或者卡夫卡,因为他们

的丰富性拒绝任何简单化的界定。所以,倘若一提起某人,大家

都说他的文章很有哲理,他从这雷同的表扬中实在应该听出一

种警告来。

目 录
新书推荐: 你一个猎户,逐鹿中原合理吗 成功谋略鬼谷子 炮灰爆改爽文女主,我做对了什么 我为皇帝傲啸西晋 快穿:恶毒未婚妻成了万人迷 我的房间通大明 别惹小姐了,她会杀人 抢我亲事,吃我绝户,嫡女重生爆杀侯府 穿成寒门农家子,每日情报肉满仓 雄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