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中华鲟(1 / 1)
野生的中华鲟有‘水中大熊猫’之称,是活化石,有1。4亿年的历史。
我之前没有听说过中华鲟这种鱼,最后了解也是九牛一毛,听说它不是一个鱼塘里就能简单生长的,只有自然的活水才能存活,我们项目在距离三峡大坝不远的地方,我是先吃过之后才去的那个养殖基地看的。
第一次吃很好奇,它的骨头是软的,竟然可以和肉一起吃,这让我想到了可以吃骨头的德州扒鸡,当然了鸡骨和鱼骨吃起来那就不是一个感觉。小时候我很爱玩烤鱼骨的事儿,不爱吃,就爱看,拿一个完整的鱼骨,放在烤箱上,看着它一点一点变黄,一点一点变熟,鱼油溢出,弄的房间一股鱼腥味,有时候火太大就焦了,味道弄的满屋子都是,每当妈妈要发火的时候,我都把责任推给哥哥,说我哥要吃,让我帮他烤的,然后开溜。
它的骨头不光是软的可以吃,肉质更是好吃,给我的感觉,它不像一般鱼肉那样鲜,有点不像鱼肉,肉质比较紧致,忘记说我们吃的是火锅,我不知道别人都怎样做,我们吃了几次都是做的火锅。
那个基地很大,背靠几座大山,泉水从山上留下,聪明能干的人们,就这样利用起来了那样的天然泉水,说实话你不得不佩服那个地区人们的聪明,有人说:天上九头鸟,地下某某佬,那人家的聪明不是一个两个人体现的,就是整个地区人的智商都很好,从高考高分大省上就能看出来,所以才智慧的弄出这么一个大大的养殖基地来。我们吃的一般在4—5斤吧,我忘记当时买了多大的,可是我看见的,却够我吃惊好久的,那是我见过最大的鱼,完了完了,我又没概念了,究竟有多大呢?反正是无法形容的大,要是可以配图片就好了,我拍了相片,真的好大。
那个基地都可以当旅游业发展了,泉水养鱼,很新鲜吧。不过说实话,我们也没有看见水的源头在那里,那个基地是不是所有的中华鲟都泉水养的,我也不知道,反正那里只养这一种鱼。
装它的袋子都非常特别,一个细长的硬塑料做成的专制鱼袋,长长的,不会让它弯曲着,它的嘴巴是尖的,所以那个塑料的厚度一定要大,老板说它在里面可以存活24小时的,我们买上就往火车站赶,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到,但是它在经历了十二个小时之后还是没活着,等火车的时候,我们被包围了,围观的人一波接一波,确实它很少见,主要我们还那样大费周章的带一条鱼夸几个省坐车,大家不奇怪才奇怪呢。
那个基地,如果不是当地人领着去,确实不好找,在大山里面不说,外面看都是普通的房子是很隐蔽的,至少对于我这个路痴是这样认为的,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再去。
前段时间疯玩了一阵,先是单位组织旅游,后是公派学习,再后来国庆自驾游了一个火辣辣的城市,下一章写点什么吃点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