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回民街的灌汤包(1 / 1)
曾经有一份美味的灌汤包放在我的面前,我没有注意,等到被烫了嘴,才追悔莫及,如果再给我吃一次的机会,我一定要告诉你‘小心烫嘴’,这就是我第一次吃灌汤包的经历,很惨痛,很丢人,弄的哪儿都是,我的脸面掉了一地,哎,不得不说没文化真可怕啊,事先也不说打听好吃法就去。
我和老六还有她们社团的一个朋友那天本来没打算去回民街玩的,我忘记当时是怎么回事儿了,反正最后我们就跑回民街去了,你们懂了,到了那里被告诉不能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能谈论或者说关于‘猪’的不好言论,我们三个都是外地人,又都是刚上大学比较小,所以就小心翼翼的,生怕说错什么话被丢去训斥一顿。
大家都知道那座城市都有那么一条小吃街,我上大学的城市自然也不例外,就是我们去的回民街,当时我们吃了很多样,至今想起来的有甑糕、柿子饼,老婆饼也是在那里吃的,我平时不是特别喜欢吃甜食,所以一般的甜食小吃我吃过记的都不是特别深刻,不过甑糕确实是例外,因为方言和正常读音不一样,我也是凌乱的好久才知道是什么东西,怎么吃的。
这里的糕点和北方又不一样,我就不一样一样说,一样一样去对比了,还是自己吃过之后体会吧,不过也不要因为吃一次就很快下定论了,就好像我吃灌汤包,第一次吃完之后,我就决定不吃第二次了,但是如果我因为第一次的不愉快就放弃了第二次的尝试,那我就不能算合格的吃货了。
关于名店,人们不管是因为它的名声慕名而去的,还是因为确实好吃去的,反正你懂的就是人多,排队付钱的人很多,吃的人很多,外面等着的人也很多,我最后总结被烫嘴的原因是:等座位的人太多了,被人看着吃我心里紧张,所以就被烫了,汤流的哪里都是,我当时确实是郁闷的,搞不懂包子里面怎么这么多的汤啊,后来我知道了原来吃灌汤包人家是有步骤滴,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的打开方式,要怪就怪自己没文化了,呵呵。
吃灌汤包口诀:轻轻提,慢慢移(因为皮超薄,一不小心就会弄破皮,皮破了汤就流出来了),先开窗(搞个小口),后喝汤(我因为没开窗,刚出笼的包子灰常烫,然后被烫着就是一定的),有人还说吃灌汤包要些用吸管把里面的汤吸了,因为特色就体现再包子的汤上面,我的理解呢,分开吃肯定就不叫正宗的灌汤包了,不然光来碗汤喝的多美呢是不是,喝了汤然后再吃皮,反正呢不管怎么样,包子的味道确实不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吃法,友情提醒就是千万别被烫到就好。
觉得好吃是在第二次去吃的时候,所以呀,我就想,有句话说的很对,不能一杆子打死一船人,吃东西呢也是一样,不要说你去的地方比较正宗,然后吃的不好吃,或者吃的不开心,就一下子否定了,也许第二次再吃或者去别的地方吃一次,你就会觉得不一样了呢,我们呢不能以点带面的评价什么,更不能以自己一次的经历就去品头论足。
------题外话------
之前说的都是我喜欢吃的,下章说我接受不了的,是什么呢?白切鸡和白切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