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什么要写吃的(1 / 1)
今天中午我接到领导两个电话,被莫名其妙的说了一顿,我不敢吭声,知道持续高温的天气,大家上火都比较严重,人的心情也烦躁的很,所以对于领导的指责就只能听着。
下午上班,我的火气也大的很,但是我不是领导,说不了别人,有气也只能自己受着。快下班的时候,同事约我去吃小龙虾,我说“我上火很严重的,不去”。
她却笑嘻嘻的说“正因为有火才要吃小龙虾灭灭啊”,我无奈,吃小龙虾能灭火可真有她的。被她拽着到了我们常去的那家店,老板不用问都知道我们点什么,可是我今天却火大的说“老板,今天要改改,不上啤酒,先来2份小龙虾灭灭火”。
老板娘看我火气这么大,微笑着说“天气热,人难免烦着些,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往开里想就好了,今天别吃香辣的了,吃个蒜香的吧,给你打八折行不行?”
面对老板娘的善解人意,我感动的不行,想着工作是工作,生活是生活,现在已经下班了,我干嘛还因为上班的事情,影响了现在吃饭的心情呢,于是我恢复往常嘻嘻哈哈的样子,和同事以及老板娘开始侃大山。
没一会儿小龙虾就上来了,我边吃边和同事聊各地的小龙虾,突然我就冒出一个想法,想着我应该把这种吃的感觉记录下来,等到以后再吃的时候,看看当时的心情,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感觉呀,或者等我老了,谈起年轻时候的爱好,不能说自己就喜欢吃,显的多没品,如果说自己为了记录吃到美食时的心情,而去吃遍大江南北的,那是多么高雅的一件事情呀,于是就有了今天的这个文。
对于小龙虾,我和那些从小吃到大的人肯定是没法比的,我是北方人,第一次吃是在参加工作之后的第二年,那年我们项目中标在H北,进场的时候是7月初,刚到那里,就感觉一个字——热,我们住的这个小镇是拍过《XXX之恋》的地方,又是新农村示范镇,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房屋、较宽的马路,太阳能路灯、旁边还有漂亮的小树,这个地方处处让人喜欢,当然让我最最喜欢,又欲罢不能的就是小龙虾了。
第一次看见小龙虾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吃,它和螃蟹长的有点像,但是又不一样,因为是和不太熟悉的朋友一起吃,我又不太好意思表现出那么无知,所以就只吃和螃蟹一样的钳子,这个肯定不会错的,确定钳子里面的肉一定可以吃,只是小龙虾钳子里面的肉好少啊,对于无肉不欢的我,怎么受得了,所以我就放弃了,改吃其他的。
第二次吃小龙虾是和熟悉的朋友去的,他就是H北人,我们也比较熟,所以就让他教我怎么吃,不得不说,他真的很专业,告诉我具体的大肉在哪里,黄(虽然小龙虾的黄和螃蟹的没办法比,但是也是有的)在哪里吃,最后吃腿(也就是钳子)。
小龙虾的肉不多,而且剥的过程手还会痛,可是它的美味瞬间吸引了吃货的我。不得不说,如果你喜欢吃肉大的,那小龙虾真的不适合你。
我理解吃小龙虾,吃的是锅里面的味道,小龙虾身上的肉吃起来比较厚实,腿上的肉特别鲜嫩,肉质越嚼越香,壳也是先吸了外面包裹的味道,然后再拨开吃里面的肉吃,通常情况下,我先吸壳外面的味道,就能知道你今天做的好不好吃。
和小龙虾绝配的是冰啤酒,在炎炎夏日,吃着油焖小龙虾配上冰啤酒,那种欲仙欲死的感觉,言语真的形容不出来。
我们现在吃的这家做法和我同事做的还不一样,老板做的的是油焖的,小龙虾的黄保存的很完整,肉恰到好处的嫩;我同事是爆炒,洗的时候把头全部去掉再洗,所以里面的黄基本都在水里了,爆炒的肉火候感觉要老一些,也许就是一个人一个口味吧,我喜欢吃爆炒的那种,尤其是比正常辣要辣那么一些的那种,特别香,对于吃不了辣的亲,可以吃油焖蒜香的。
这里说一下我自己的习惯啊,绝不代表大多数人,我吃爆炒的这种,不带手套吃,所以吸吸手指和小龙虾的壳这样的动作经常做。
吃上瘾小之后我们就打算自己去买,自己做,因为饭店里面的太贵了,一斤熟的够自己买四斤生的了,刚到那里的时候,小龙虾很便宜的,曾经有同事竟然买过五块钱一斤的,还是大的呢,最后不知道是因为被我们吃的少了,还是因为吃的人越来越多了,生的也涨到十五块一斤了,当然是早市上随便挑,比较大的那种,小一点或者去的晚的,就没这么贵了,大家都知道我是标准的吃货,为了吃的,我起多早都可以,如果是工作嘛,嘻嘻,那就算了吧,我会和领导讲下劳动法的。
小龙虾让我难以忘怀的一个原因就是洗,老天第一次洗小龙虾就被它的钳子夹破了手,它的冲洗过程真心麻烦,也许大家就会说,肉小、洗的麻烦,还挺贵,不懂我们拼死拼活喜欢吃它的意义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喜欢。
小龙虾的头一定要剪掉,这样洗了的干净,壳比较硬不进味儿,所以要拿剪刀把尾部剪开,也是为了吃的时候好剥,尾部有一个线,一定要拽掉,然后放在水里洗干净。
我因为第一次弄就被夹破了手,所以大家再做小龙虾,我就负责别的事情,坚决不收拾了。有的人说,对于吃货不光有一张好嘴,还要有一双好手,通过自己亲手做出来的东西,吃起来的心情也是不一样的,我呢,这样说就不算合格了,我做的少,吃的多。
现在我吃过很多地方的小龙虾,可是最初吃到的那种味道让人久久忘不掉。
面对炎热的夏天,每个人的心境都是不一样的,我理解的夏天就是可以露天吃宵夜了,北方你可以吃烤串,南方就吃小龙虾和烤鱼等等,周末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约上五六好友去吃夜宵,一直吃到十点多钟才回家,这段时间天气不像中午那么热,特别舒服,我感觉那真的是一种享受。
对于夜宵,种类真的好多,我固定的菜单是:一份香辣油焖小龙虾+一份花甲+两个碳烤扇贝+一瓶冰啤酒,不用怀疑这真的是我一个人吃的。
花甲是我习惯叫的,其实人家叫文蛤也叫蛤蜊(gali),吃爆炒的花甲呢,重在有没有沙子,有一些吐的时间短,肉里就会有沙子,吃的时候还提心吊胆的。通常情况下,上一盘花甲,基本上都是壳,你别认为是人家老板坑了你,把肉弄出去,就给你吵的壳,其实不是的,花甲的肉就容易掉到盘子里面,如果是已经死了的花甲你根本打不开,说实话,吃的时候不觉得,现在这样说出来,怎么感觉这么残忍呢,死的没感觉,高温也不能让它展开,可是活的就不一样了,估计是因为它实在受不了高温就自动打开的吧。哎呀,不能说了,再说我都感觉吃花甲有罪恶感了。
扇贝呢和小龙虾、花甲的吃法又不一样,我吃的最多的是碳烤的,对于海边长大的人来说,我喜欢吃的方式是最没营养也是他们不喜欢吃的,可是我真的觉得,对于一些海鲜保持原味的吃法没有其他味道的好吃。
扇贝有的店里烤的不好,确实也不好吃,可有的店里烤好了,真的很好吃,如果你不喜欢吃蒜,估计不会吃到最好吃的扇贝,我试过一次,把蒜弄掉,光吃扇贝,没有搅着蒜吃的香,真的。
有句话说,高手来自民间,其实我想说,好吃的来自小店,就像吃夜宵这种,我也去过大的高级点的吃过,可是完全没有露天这种小店的气氛和感觉,吃的食物也是,所以呀,这个吃东西,不光是吃还要有那个气氛。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吃夜宵,一边吃一边玩游戏,最常玩的就是真心话大冒险呗,那个时候呀真是穷并快乐着,现在工作了吃夜宵,再没有那种肆意而活的感觉,也不敢再玩那些冒险的游戏,似乎年少轻狂、青春无敌,这些美好的词和自己再没关系。
我还是回到正题上来吧,青春岁月值得怀念的太多了,但是对于吃货的我,记忆犹新的当然是吃的了,我们学校食堂的吃的真的是没话说,还说夜宵,之前说的都是外面的,学校里面没有那些。
夏天我晚上最爱吃的就是米线,别怀疑,我就是晚上吃米线,我舍友在米线店打工,晚上的时候,不出意外,我都会让她帮忙带多辣多醋的油泼辣子米线回来吃,吃的时候辣的出汗,吃完嘴还是木的,对于不喜欢吃辣的人,估计永远也体会不到那种感觉,我在上大学之前也不吃辣,到了吃油泼辣子的X市,就受不了那种诱惑了,从此以后由无肉不欢又加了一条无辣不欢。
------题外话------
下一章先写我家乡的奶茶和手把肉,然后再写大学里的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