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论后妃的自我修养 > 52 第四十九章 后记

52 第四十九章 后记(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对不起,让你久等了/爱久弥新 食梦鹿 流氓女友之死神遍 不服来战! 重生影视巨星 捡到一个黏人精 亿万婚约:老婆娶一送一 重生之宠妻不归路 淡蓝色的温暖 女人拜托殷勤点!

庆元十四年,皇后王氏戕害淑妃徐氏腹中皇嗣,谋害昭媛邓氏,圣上震怒,让宗正寺彻查,后经查证,王氏难副后位。一月后暴毙含凉殿,贬为庶人,不得入皇陵。念邓昭媛之德,追封贤妃。

贤妃邓氏,得帝宠,为王庶人所杀。

——《魏书·高宗本纪》

这是邓昭媛,在后世的魏书中,留下的唯一一句话。

皇后与邓昭媛两具遗体找到时候,已经冰冷的不成模样。两人,许都是抱着必死之心,来赴此约的。后来的许多事情,就开始按部就班的开展。

##################################################

囚于含凉殿之时,皇后身边伺候着的是皇上的一个心腹。

那宫人将袖中一封信拿了出来,冷眼看着心绪不宁的帝皇,奉至跟前。她一脸的漠然,好似对眼前的万民之主均毫不在意道:“皇后去龙船之前,曾将这封信交于奴婢。”

等帝皇拿到了这封信,带着几分疑惑。那宫人目光灼灼的瞧着他,终究没忍住,说了句,“陛下,是您负了皇后。”刚刚说完,她就七窍流血而死。

那是暗卫为了避免被他人擒获时,不能忍受伤痛的鸩毒,常年藏放在舌苔之下。一咬,顷刻间就能七窍流血而死。

卫思归见状立马让人清理了现场,看着帝皇还有几分呆滞的模样,抓着他的手,关切问道:“陛下?”

皇后最大的本事,就是拉拢人心。她可以在几月之内就能把控住人心最弱的地方,然后让Irene为她所用。很多暗卫少的,都是一颗真心,服从与命令,便是他们生命的全部。

这次,皇后对这个暗卫,用得就是真心相对。

“归子,这份名单……”帝皇转过头看他,不曾想到皇后在死后亲口将名册送到了他的面前。名单滑落在地上,皇上的眼中还带着几分不可置信。

“可真的是我,负了她?”

只一眼,卫思归就已经瞧见了信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除了暗卫,里面还有的是王府经营数百年的人脉。而除了名字,再看不见其他的东西,这字迹,他是认识的,是皇后的。

在写这份名单之时,皇后是个什么的心态,为何写下这份信,无人知。

卫思归轻轻拥着有几分呆愣的帝皇,拍着他的背,说着情人间最寻常的呢喃:“阿澈,她是知道的。不然这封信也不会到你手上,一个人最不能控制的就是他的心不是么?”

帝皇,是这个世上最强大的所在。但只要是人,便会有弱点,就会有需要人安慰的时候,卫思归从来不介意,皇上将这份柔软展现给他看。正是这份没有半分掩饰的怯弱,还印证着,靖江王在帝皇心中、在兴庆宫中都是其他人所不能比拟的存在。

若是有一日……

应予理上前见帝皇已经睡着了,上前小声对靖江王道:“王爷,李大夫连夜进宫了,现在正候在两仪殿外。”

卫思归叹了一口气,放下手中整理名单的狼毫,挥手道:“你把他带到清平殿就好了。”

夜色之下,李绩风尘仆仆的站在清平殿之下,宫内的消息早就传到了外面。皇后与邓昭媛双双殒命,其实,当听到此消息时,李绩也会想这不过是个幌子,一个皇上履行承诺将邓昭媛带出宫的幌子。

原本李绩还有几分恍惚,故而从两仪殿到清平殿的前百步都是十分迟疑的,后来又变成了迫不及待,疾步前行想快些看到清平殿。等清平殿还在百步之内的时候,他又犹豫了,只是不愿意相信罢了,如今这个佳人已逝的结局。

直到看见着清平殿满殿的白幔,李绩才知晓,活着是妄想,出宫也是妄想。帝皇所言,一言九鼎,但是却无人能信。李绩心中的打算是等诸事了了以后,辞官归隐;邓念锦想的却更决绝,以死明志。

“知落,常嘉常宓……”

知落本来就是知根知底的人,对李绩自然是没有什么隐瞒,如是回禀道:“两位小主子,现在都在佟德妃处。娘娘现在在东院里面,大夫可是要进去……”

李绩周围的空气好似凝固一般,踏进了那个他进了无数次的寝殿。一开始的相遇,到后来的无话不说,再到最后的相忘于江湖。一切好似都是在清平殿东院里头,连最后见佳人的一面,也是在这里。

往事种种,最后都化成了一股青烟。物是,人亦如是。

留下的只有这些死物,让人看了平添些物是人非之感。

知落说,邓昭媛生前曾或真或假的说过此事。若是去了,就让她在东院里面;若是去了,就将这个锦盒给李绩。当时邓昭媛虽是在说笑,但此刻知落知晓了邓昭媛心中对如今发生的一切都是知晓的的,才会似真似假的说出当日的话。

邓昭媛的遗体已经被宫人换上了新妆,穿上了嫔位的宫装,画上了最娇媚的妆容,若不是脸色苍白几分,都看不出来与活着的时候有什么区别。手臂上的伤痕在宫装之下,遮盖的完全,但还是有一点伤疤落在了手掌上面。

“琼枝,良生来了。”李绩抚摸着她手上的伤疤,她最是爱惜自己的妆容,若是瞧见了手臂上的伤痕,开始会难过,可是会哭?

这辈子,李绩做出了最逾矩的事,他轻抚着念锦的情丝,似哭非哭,欲说还休。

无声,却让这清平殿中,只留下了一股悲切。

“如何能留我一人……”李绩瞧着她手上的伤痕,一滴眼泪滑落。从庆元三年丧母开始,李绩原以为这泪就都是示弱的,却在此时此刻,只想找个无人之所在,痛哭一场。

一生之中,有许多不为人所承受的事情,婉转怅然,到不可说。于李绩而言,正是如此,只是不知道从头哀伤还是从此时哀伤,在何处才能毫无顾忌的说出满腔的情谊、满心的黯然。

“大夫,这是当时主子说留给你的。”

知落捧着一个锦盒进来,看见李绩握着念锦的手,殿内的空气,都好似染满了他的悲伤。从进清平殿开始,知落就知晓邓昭媛与李大爷之间的纠葛,但是其中有多深,与她的职责无关,自然就不必过多关注。

但这会,她大概知晓了,此情许是在世间难得一见。李绩而立之年不曾婚娶,而身为后妃的邓念锦,却对帝宠不屑一顾。他们二人,每一言每一行,都是矢志不渝。

这般的深情,比桃花潭水深,比摘星危楼高。却不能说出半句,有的只是低眉流转间消散不去的哀鸣。欲拒还迎,欲说还休。

这锦盒里面的东西,是知落瞧见邓昭媛放进去的,不过放的是严美人临摹的《游春图》和连充仪满是批注的《西厢记》,这是她们二人在兴庆宫待得这么久,到最后唯一的念想。而关于邓昭媛的事物,不过是莫连阁前的一个小红的灯笼以及从金陵带过来的展氏遗作以及李绩贺九嫔之喜的美人团扇。

取第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说的可不就是邓昭媛与李大夫二人么?

知落抬头,看见东院前的梅花含苞待放。那是庆元五年,邓昭媛弗入宫之时,皇上赏赐的豫章梅。清平殿内传闻,这是邓昭媛生前最得其信任的一任官人所喜的,庆元五年到庆元十四年,梅花开的越来越繁茂,这宫里面变化的也是越来越大了。

尘世俗事多,深情与世仇,都会在时光的冲刷下,渐渐稀薄。爱与恨,生与死,不过都在转瞬间。龙舟之上,皇上与皇后都猜到七八,却还是演了这场戏;东院之中,邓琼枝与李良生已仙人永隔,人心难以随风消散。

梅树者,长存,斯佳人矣,方踪不可寻。

################################

再后来的许多事儿,好似跟皇后暴毙那日的故事一般波谲云诡,那又是一个漫长的故事。却在史官的简单描述之下,变得普通而纯粹。

佟德妃晋贵妃主管六宫之事,后常宓玉牒入的也是佟府。而徐淑妃,渐流于寻常,耽于享乐,庆元十九年,病逝。

后宫里面,妃嫔越来越少。

最后,庆元二十一年,常澈崩于京郊行宫楠木殿,庙号高宗。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这是后世对常澈的执政二十一年,最大的褒奖。

时太子常宣加冕称帝,帝年幼,依高宗遗诏封靖江王卫思归为摄政王,总揽朝政。

永兴三年,摄政王还政皇上;永兴六年,靖江王病逝行宫,临终前辞让郡王和殊礼,遗命简葬,敛以时服,不树不坟,不设明器。

谥号文显,入太庙,葬于高宗墓癸陵。

大魏有旧礼,后妃可与帝合葬,也可另辟陵。而高宗一朝,皇后、妃嫔均葬在其他陵墓,离高宗最近的,恰是庆元九年回京的靖江王。

目 录
新书推荐: 官场大秘:没事你找秘书干嘛! 听心声断绝关系,你们又后悔啥? 江湖:从26岁东莞小姨开始 如意金瞳 我的歌星女友超凶猛 让你收废品,你手搓光刻机? 重返80,百元彩礼娶娇妻 穿越59,开局获得签到系统 美利坚,我的系统来自1885年 夜近前偷占她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