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初露锋芒(1 / 1)
转瞬间已到了演出的日子。
雪儿已和大家把舞蹈练得很默契。奉旨入宫表演。
花月容怕雪儿没有见过那么大的场面会害怕,再三强调雪儿不要紧张。
雪儿到从来没有紧张过,小时候的山谷生活养成了她恬静自然的性格,不管做什么,她都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她单纯的只会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中。
雪儿和水月楼的姐妹们,跟着太监穿行在金碧辉煌的皇宫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处处是景,步步是画。回廊蜿蜒曲折,花园曲径幽深。
水月楼所有的人都异常的兴奋,这是她们第一次来皇宫,毕竟来皇宫的机会并不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所以她们叽叽喳喳的谈论着。
她们被人带到一个别院中等候着演出。
雪儿见闲着没事做,就悄悄走出屋外,出了别院想到处看看。
不远处月亮门里,走来一位翩翩公子。身穿淡紫色的衣衫,面如冠玉,玉树临风。
紫衣公子抬头看见前面有一个女子的背影,云鬓半偏,香肩斜亸,衬着苗条的腰肢,动人心魄。
女子在前面缓缓地走着,腰肢袅娜,凌波微步,好似轻云出岫一般。
紫衣公子默默地跟着女子走着看着,想上前去说话。
无奈这花丛转弯抹角,曲折幽秘,看着只隔着一丛花,可绕来绕去总不能接近,眼看已赶上了,可不知怎么一绕,那女子就被花障遮住了,不见踪影,再一转身,女子又在身后出现。
紫衣公子想喊又觉得不合适,想叫又怕吓住了人家。只好若即若离的跟在后面。
看见女子在一秋千前停下,待一会见她回过脸来,那半边脸刚好被一朵芙蓉花遮住,露出半边粉脸,分辨不出花光人面,真可称国色天香。
紫衣公子看的如醉如痴,这宫廷内那么多美女,他还没有见过如此不食人间烟火的容颜,她究竟是哪个宫殿的宫女?
紫衣公子远远的静静地欣赏着。
宫中种满了各种花草。雪儿在花丛中穿梭着,感觉仿佛又回到了儿时花丛中的她,她可不知身后还跟着一人。她看见前面的大树上挂着一个秋千,停了下来,她站在那里久久的看着……
她想起了她的秋千,想起了她的云哥哥,手不自觉摸了摸今天叠地那只草蝴蝶。
她慢慢走到秋千近前,轻轻坐下,闭上眼睛慢慢摇着。
她觉得有人在帮她晃秋千,轻轻睁开眼睛,看见一个紫衣公子在轻轻的推着秋千。
她又回到了从前……她的云哥哥在帮她摇秋千……她又闭上眼睛甜蜜的享受着。
紫衣公子看她不惊也不说话,就也默不作声轻轻的摇着。
“哎呀,妹妹。你怎么还在这呀,快跟我走,快开始了。”一声呼喊打破了沉寂。
一个女子跑过来拉正在荡秋千的雪儿,看见雪儿身后还有一个紫衣公子,一愣,接着又礼貌性的施一礼:“公子。”拉着雪儿就要走
雪儿往后看了看,发现不是她的云哥哥。是呀她的云哥哥怎么会在这?诧异又失望的看了紫衣公子一眼跟着来人就走。
“姑娘请留步。”紫衣公子喊:“请问芳名。”
雪儿回头淡淡的一笑,轻轻说:“我叫雪儿。”
雪儿回眸的一笑,已经把紫衣公子的心牵走。
“雪儿…..雪儿…..好美的名字,人如其名……”紫衣公子念叨着。
突然想起父皇让他来请母后看歌舞,忙转身急急离去,边走还边笑着回味……
‘水月楼’的演出相当成功,由于雪儿蒙着面纱所以并没有被人发现她顶替了花月容。
‘水月楼’得到了皇帝的赞赏,当然也得到了赏赐。
冰雪聪明的雪儿得到‘千织坊’和‘水月楼’所有人的喜爱。
雪儿每天要么跟着孙婆婆学绣花,要么到‘水月楼’去弹琴。孙婆婆给大家说雪儿心灵手巧,绣什么,象什么,绣的蝴蝶好象要飞起来——雪儿最喜欢绣蝴蝶。
雪儿每次到‘水月楼’弹琴,水月楼所有的姐妹们都会围在她身边静静听她弹琴。
“雪儿,我听说京城里来了个什么‘四绝老人’,说是要‘以棋交朋友,以琴觅知音’,还听说他有一本很有名的什么曲谱,说要找到知音人一起弹奏呢。”水月楼里一个叫含烟的女子向刚弹完琴的雪儿说。
“哦?”雪儿好奇。
“是呀!是呀!”所有的女子都随声附和。
“什么曲谱?”雪儿问,她向来对曲谱感兴趣。
“这个不太清楚,好象是什么息来着。”含烟不太清楚的回答。
“什么息?……”雪儿低头思索着……“哦!我知道了,是《广陵止息》!”雪儿想起来了。
“《广陵止息》是什么?”众女好奇的问。
“《广陵散》又叫《广陵止息》,是一首大型琴曲。”雪儿解释到。
“那它怎么样?好不好?”众女又问。
“不知道。”雪儿摇摇头。
“唉。”听雪儿回答,众女有些失望。
雪儿离开‘水月楼’,走在回‘千织坊’的路上,还在思索着《广陵散》,她记得小时候父亲曾经说过:“我最想一见的曲谱就是《广陵散》,可遗憾的是它已经失传了。”雪儿好奇的想——《广陵散》又有什么特别的呢?
远远的看见前面一个院落外面围了一群人,十分好奇,便走上前观看。
“啧啧,这‘四绝老人’真厉害,都来这一个多月了,琴、棋、诗、画还没有人能赢得了他。”
雪儿听围观的人说,更好奇的伸头往里看。
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面,长着满院郁郁葱葱的树木,绿树掩映下,有一个青藤架。
青藤架下有两人正在下棋。其中一人长相平平没有什么特别的,只是另外一个清瘦的老者面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三缕白须风中微微摆动,长的仙风道骨,神采飞扬。
雪儿走过来,大家不禁不约而同的把头转向她看着她,都在感叹着她的美丽,并不知不觉的给她让出一条路出来。
雪儿没有留意身旁惊艳的目光,径直走到青藤架下看两个人下棋。
看了一会儿,雪儿冲着长相平平的人轻轻的说:“你输了。”
听雪儿说话,长相平平的人不太高兴,抬头见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就没有和她计较。
老者则惊异的看了一眼雪儿。
雪儿不懂‘观棋不语真君子’这个道理,看那人没反应,又说:“你输了。”
“你懂什么?”那人极其的不满。
雪儿伸手指着棋盘所在一边的一个纵横交叉点说:“只要他在这放一子你就输了,他迟迟未放,其实是想放你一条生路,很可惜你没有发现。”又指着一个角的一个纵横交叉点说:“放这里你也会输。”
那人一看立刻汗如雨下,连说:“惭愧惭愧。”然后站起来向老者拱拱手匆匆地走了。
老者捋着胡子看着雪儿,满意的点点头。
雪儿回头看着那人,不明白那人为何突然匆匆走了。
“小姑娘,你和老夫下一局如何?”老者笑眯眯的召唤雪儿。
雪儿点点头也不说话,在黑子边坐下,也没有谦让,用食指和中指执起黑子在棋盘中腹的一个交叉点放下。
老者觉得这小姑娘实在可爱,也就执起白子下了一子。
二人或‘长’与‘立’,或‘挡’与‘顶’,或‘并’与‘尖’一来一往下了起来。(注:长、立、挡、顶、并、尖、爬都是围棋术语。执黑子先下也是围棋规则。)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了,老者时而惊奇,时而皱眉,时而沉思,时而喜悦。
一直下到了傍晚。
“哈哈哈,姑娘的棋技老夫领教了,老夫佩服佩服。”老者开怀大笑:“想我‘四绝老人’云游天下,广交朋友,但象和你这样的棋逢对手并不多见,更何况你还是个小姑娘。“
雪儿看着和棋的棋盘,笑着问:“你就是‘四绝老人’。”
“正是老夫。”老者很爱捋他的胡子——好象留胡子的老人都这样。
这时有小童子端上茶来。
“姑娘请喝茶。”‘四绝老人’让道。
雪儿见茶具精美,拿在手里看着把玩着。
看雪儿把玩着茶具,细细品茶的模样‘四绝老人’试探着问:“姑娘也喜欢饮茶?”。
“嗯。”雪儿微微点头。
“对茶可有了解?”‘四绝老人’略有怀疑的问。
雪儿若有所思的慢慢回答:“茶以色泽或制作工艺区分,分为绿茶、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以季节分类,分为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以其生长环境来分,分为平地茶、高山茶。”
“那此茶为何茶?”‘四绝老人’进一步问,他越来越喜欢雪儿。
雪儿把茶杯放在鼻子前闻了闻,又看了看茶水,然后细细的抿了一口说:“此茶外形扁平光滑,挺直尖削,形似碗钉,色泽嫩绿鲜润,滋味鲜醇甘爽,汤色杏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匀齐,品质优良,当属绿茶中的极品。”稍一停顿补充道:“应该雨前高山龙井茶。”
此言一出,‘四绝老人’为之一惊,没想到雪儿小小年级竟能说的如此清楚透彻,短短几句话把茶的特色、产地、时间、品种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四绝老人’简直喜欢透了这个小姑娘。
“听说你有《广陵散》的曲谱。可否借我一看?”雪儿突然想起《广陵散》
“姑娘对琴也感兴趣?”‘四绝老人’觉得觅到了知音。
“嗯。”雪儿点点头。
“童儿去把我的琴和曲谱拿来。”‘四绝老人’向端茶的童子说。
一会童子捧着琴和曲谱出来。
雪儿翻开琴谱慢慢的细细的看着。
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
“老夫刚得到曲谱没多久,练了好一阵,但在正声、乱声里两个主题音调交织、起伏的部分,衔接的还是不够完美。”‘四绝老人’不无遗憾的说。
“我想试试。”雪儿说。因为她想到了父母,好久没有见到他们了,也不知道他们在哪,雪儿想——我要是会弹《广陵散》了,到时谈给父亲听,他该有多高兴。
“好,姑娘可以用我的琴。”现在‘四绝老人’对雪儿已不会在有任何怀疑。
“我这琴虽然不如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但也是老夫心血之做,姑娘就不妨一试。”‘四绝老人’示意。
这时外面围观的人更多了,人们都听说有一个小姑娘和‘四绝老人’下了和棋,都赶来看热闹。
雪儿轻舒兰指,抚住琴弦,闭上眼睛沉默了片刻,弹奏起来。
激昂慷慨的旋律响起,战斗气氛彰现。人们都被这慷慨激昂旋律所振奋,听的心潮澎湃。
一曲弹罢。
‘四绝老人’拍手称赞道:“老夫今天真的是大开眼界了。姑娘初次弹奏竟能弹到如此纯熟,达到如此境界,老夫自叹不如,若姑娘再好好练练里面的一些章节,恐怕这天下只怕没有比姑娘弹《广陵散》谈的更好的了。”
“为何曲子里面有着肃杀的感觉呢?”雪儿不解的问。
“谈到此曲,有一个故事:相传聂政是战国时期韩国人,其父因为韩王铸剑,违了期限,被韩王所杀。聂政为父报仇行刺失败,但他知道韩王好乐后,遂毁容,入深山,苦学琴艺10余年。身怀绝技返韩时,已无人相识。于是,找机会进宫为韩王弹琴时,从琴腹内抽出匕首刺死韩王,他自已当然也是壮烈身亡了。所以这是一首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氛的乐曲,直接表达了被压迫者反抗暴君的斗争精神。”‘四绝老人’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雪儿尽管不太明白人与人之间的仇恨,但还是点点头。
接着又摇摇头慢慢说:“这么悲惨,我不喜欢。曲子也太过激昂,我也不喜欢。”
“姑娘诗画如何?”‘四绝老人’终觉找到了知音,依然意犹未尽。
雪儿摇摇头:“不好。”
“姑娘莫在谦虚了。姑娘的诗话也一定十分了得。”‘四绝老人’以为雪儿谦虚。
雪儿疑惑的问“我好便是好,不好便是不好,我为何要谦虚?”目光清澈如水。
问的‘四绝老人’一愣,看着雪儿天真无邪的表情,清澈透明的眼睛,真的有点迷惑了,这个小姑娘究竟从哪里来?
他当然不知道雪儿自小在山谷中每天就是抚琴看书、下棋品茶,而且她还有迷一样的父亲和母亲。
雪儿看天色不早起身告辞。
…….
雪儿一夜之间成了成国京城的名人。人们本相竞走相告着:一个小姑娘和‘四绝老人’下了和棋,并得到了‘四绝老人’的称赞。
这一老一少成了人们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