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龙驭上升泪雨倾(1 / 1)
刘大鹏虽逐去了掌科定然,也知道了外面的公论不容,也就只得将申赐九锡歇了。
但心中已存了个篡夺的念头,外面又做成了个篡夺的局面。
论起他已享极富贵,也该感激皇恩才是,圣体不安,便该与胡氏去维持调护,才是图报皇恩之意。
到皇上疾病沉重时,便该敢请皇上召新君入宫视疾,请辅臣等入内请安,共议嗣统,早定名位,以绝外藩仰望之心,始不至废荒朝政,这才见得心在社稷,也可略表无利天下之心。
无奈,
这时的刘大鹏已是利令智昏,颠倒错乱。
前些年新君在信藩时,请租请地,刘大鹏都曾攘为己功,殊不知圣主如天之量,对于这些小事,根本就没有放心上。
刘大鹏却生怕新主不平,恐怕知道了他这历来的穷凶极恶之事,一旦即了位,就有一班子从新龙的人,要分他的恩宠,故此就把拥立的念头搁起了,只是在外面分布党羽,希图非望,。
九边淮浙,先差出许多的心腹内官,又差个心腹太监去清查户工二部的钱粮,竟坐大堂,劝司官行属员礼。
当天奉差,原本是说要节省的,反又逼追二部起造衙门,买了一座房子,用银子三千余两。
结果,
又嫌窄小,又强买了晋宁公主赐宅起造。
这时,
边守上钱粮,已布满了私人经理,却又要逼去大司马卫义,要移本兵部与王永佞。
便差人绕住卫义的宅子,缉访他的过犯,又差人到部里查他的错误过失。
无奈人家卫义历任未久,居官清正,并无过犯处。
结果,
又要去拿他的家人长班来罗织成狱,幸亏有辅臣暗通信与卫公,卫公才上本乞休,遂就本立即剥夺了。
八月十六日,
皇上病重。
刘大鹏与吴二宝等计议,要学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
吴二宝说道:
皇上宾天时,就只叫胡巴巴在里面共住,众妃嫔让问安的依旧问安,进膳的依旧进膳,进药的还进药,外面百官问安,爷就只随口答应,且按住了缓缓行事,然后,再学王莽的故事,且捧个孺子出来先摄了位,且看众心可服,如若都服便可即真矣!
这么一席话就把个刘大鹏一片要做皇帝的热肠,说得收煞不住了,只是思量着要居摄。
见百官正都在乾清宫外问安,便叫人去请了几位中堂过来,要探一探他们的口气。
遂说道:
如今皇上时时昏睡不醒,那里还能亲理机务哟!如若是寻常的纠劾升迁,也都还有例,还没有啥子好要紧的,只是辽阳兵屡戒严,宁锦又不宁静,延绥套虏又不时发生骚动,这些才都是要紧的军务哩!一旦发生军情,这咋个缓延,怎么办?我看,还是要请皇后垂帘摄政方好哩!
这时,
众宰辅说道:
皇后摄政,虽汉唐宋都有例,我朝却是从无从例的,而且这事祖训有禁哩!
刘大鹏说道:
不然,列位先生帮咱暂理如何?
他料想得这班宰臣,平日里都是依惯了他的,自然肯定会不敢违拗。
殊不知这些大臣,平日里小事还可以俯从,不便与他立异,至于大事咋个肯听他,今岂会不知居摄乃篡字之先声,他们咋个肯容他呢?
因此,
诸臣闻言,大是骇然。
此时,
都欲发言,只见一相公说道:
若是居摄,景泰时却也有例,当时记得是亲王摄政,老先生今想以异姓为之,我看恐难服天下之心哩!且还把以前为国的忠心都撕灭了!
刘大鹏听了不觉满面通红。
魅凰档溃
先生,咱待你们浙人也还不薄啊!咋个这件事儿就不肯俯从哩?
说罢,
竟入禁中去了。
众辅臣见他词色不善,遂都去各具揭向圣体问安。
然后,
就请新主入宫视疾。
王永佞见阁臣不从,众官都在纷纷议论,脑袋一下就反应过来,料知摄政之事难成,搞不好,恐会惹灭族之祸,遂也不敢入内。
刘大鹏在里面,不过与胡氏二人。
那妇人家那里又能计较出个啥子好法来哟?只得又去与吴二宝和邓天犊等几个弟兄义子计议。
邓天犊说道:
那个浙蛮子,爷平日就抬举他的,他今天咋个就如此执拗起来了呢?我看,如今便先处理了他再说,然后,就传旨叫爷暂理朝政,看他们能咋子,有啥子法儿?
吴二宝说道:
不可!此事非同儿戏哩!倘老爷临朝,百官都不到,岂不扫兴!我看,那些人也都自有些计较的,都还是有些自己的脑壳,或会去向禁中拥出信王来,可不要像当年南城的故事,到时岂不身家难保哩!
众子结论不定。
只弄得刘大鹏想起做皇帝来,便就心热,一面又想自己身骑虎背上,外边百官又不服,也怕事不成,反要惹大祸,又焦躁了一回。
这时,
胡巴巴又传岀信来,说皇上不时发昏,又慌张一回。
搞得就好似触藩羝羊,热锅上的蚂蚁一般,终日里只是胡思乱想,茶饭俱减,走投无路,不知如何是好!
及至到二十二日酉刻,龙驭已上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