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设下阱机深也难把娇鸾擒(1 / 1)
谁知,
这朱家国吓得一趟子躲在县丞衙门内。
众人见找不着才歇了。
他躲了一阵子还不敢出头。
这里府县申文各司,抚按一面具题:
寺丞朱家国残害桑梓,激变士民!
刘大鹏见两次差岀的人,都是如此,忙请吴二宝商议。
吴二宝说道:
葛大涛原本是无罪的,当初不过是想要他几万银子,倒害了他一家之命,并波及两县的人民,此皆是差官不善体谅,不会办事造成的,如今只有把朱家国撤回,余赃让该抚继续追赃。
刘大鹏如其言,遂把这事就缓下去了。
话说,
那吴国亲上了个文华殿中书,他见事体停妥了,便开始思量要衣锦荣归,夸耀乡里。
遂讨了个苏杭催赶织造的官差,便起天马行牌。
一路上虚张声势,坐察院打驿丞,沿途地方官知他是刘公公手下的人,都来送下程,折酒席,奉承不迭,他还狐假虎威的。
来至扬州,
坐四人轿,打钦差牌,拜院。
道府县各官都来迎接请酒,十分热闹。
旧日相与的朋友,也有羡慕他的,也有趋奉他的,也有正人菲薄他的,也有恨他的,也有褒贬他的。
他却受贺请客,洋洋得意。
又访闻得胡燕清正在母家,还未曾另择。
想起昔日看顾之情,遂送了许多京中礼物与她。
谁知,
胡燕清却甚是气恼,见了礼便骂道:
这害主恶奴,把我一家子坑害得家破人亡,他还来送啥子礼哩!
说罢,
连礼盒子都摔碎了。
她父母吓惨了,赶紧慌忙拾了起来,瞒着她便将礼物收下了,又重赏了来人。
次日,
胡燕清的父亲又亲自去面谢。
那吴国亲见胡燕清收了他的礼,就只认为她有情于己,便动起歪脑筋想要娶胡燕清。
于是,
就去央媒去说合。
那媒人原是知道他们是有主仆之分的,恐胡燕清不肯,便先去向她父母说。
她父母说道:
论吴国亲这等荣耀,就嫁与他也是可以的!就是恐清儿不肯,又怕人议论。
那媒婆说道:
吴国亲他两主人家都已死了,还怕谁议论去?姑娘虽是激烈,也不过是一时的性气,妇人家的水性子,等她到了那边,见了吴国亲的那等富贵荣华,她也就从了!但如今还是要瞒着她,等我明天去寻个少年标致人儿,来把她相一相,只说是个过路的官员,要娶她做个补房,哄得姑娘中了意,你老人家受了财礼,便拣个吉日将她稀里糊涂嫁过去,不愁她不成哩!
老夫妻听了此言,满心欢喜。
一则还是怕吴国亲的势要,二者又可以多得些财礼,遂欣然应允了。
次日,
两个媒婆来对胡燕清说道:
恭喜姑娘,喜事到了,如今有个翰林院王老爷,是浙江人,现住在河边上有三四号座船,二三十房家人,刚没了夫人,要娶个补房,昨天叫我们到船上亲口吩咐,不论初婚再嫁,只要人品标致,性格温柔,那老爷年纪三十上下,人物好不风流俊逸,我们想了一夜,把扬州城都数遍了,除了姑娘,再没有第二个配得过,故此先来通知你一声,随后老爷就到了,姑娘请快些收拾下。
胡燕清开始还假意羞涩,坐着不肯动。
她母亲忙来撮弄,遂代她理鬓添妆,又买了几盘点心与媒婆吃了。
须臾,
妆扮完了,果然十分美丽,犹如嫦娥离月殿,西子岀吴宫。
少顷,
只听得门外人声嘈杂,敲门声急。
媒婆忙来问道:
原来是老爷来了!
请进来,
只见门外一乘四轿,打着黄伞遮阳,一对银瓜,跟着十数个家人,拥着个少年官儿入来坐下。
吃了茶,
媒人便挽了胡燕清岀来拜见。
转过身来,细细看了,那官儿十分欢喜,遂问了年纪生日,留下一两银子拜钱。
家人捧上聘礼,金簪一对,金戒子一对,锦缎二端。
胡燕清见这人少年俊美,倒也十分欢喜。
隔了两天,
媒人送过衣服首饰,说定了吉日来娶。
至期,
大吹大擂的娶上船。
只见妆奁铺设,极其华丽。
有许多丫环养娘在面前忙乱,却不见新郎进来。
外面人声嘈杂,只听见讨赏钱传拜帖,也只得是官府来贺。
看看晚了,
点上灯烛,将交更时,丫环伴婆收拾床铺,都岀去了。
少刻,
新郎进舱来了,叫丫环脱了靴。
胡燕清留心偷看,却是个胡子,不像那个少年的模样,心中甚是疑惑。
忽想道:
不要被那两个乞婆哄了!
少刻,
丫环岀去,新郎执着烛到房舱里来,揭起幔子,将烛放下,便来搂抱胡燕清。
胡燕清抬头一看,才认得原来是那吴国亲,心中不觉大怒,猛把手一推,那吴国亲未曾防备,一跤便跌倒在地。
胡燕清厉声骂道:
你这欺心害主的恶奴,害了主人全家的性命,今天还有啥子脸要奸占主母么?
遂走到妆台边,拿起镜来劈头打下,就把吴国亲的头打破了。
又大喊大骂道:
滚!有多远就给我滚多远!
伴婆使女们忙将吴国亲扶起,再去劝胡燕清时,见她已站在船舱外,高声叫骂着便往河里一跳。
可怜玉碎花残邗水滨,香魂不逐东风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