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胸中豪气三千丈(1 / 1)
苏州有三个学员见列吏部被诬,相约去见抚院独步,求他缓些开读,他们好上本申救。
抚院独步说道:
旨意已下,谁敢乱救?你等诸生此举,倒是重桑梓而薄,君臣之意了。
诸生齐声说道:
生员等于君臣之义不薄,只是老大人父母之恩太深些了!
独抚院见诸生出言不逊,只得含糊答应,支吾着他们岀去了。
谁知,
市上便见有一班仗义的豪杰在相议说道:
闻听前天无故拿了翰林士晋和速成两大臣,如今又来拿吏部列书,他们咋个能说他贪赃坏法呢?他是极清廉正直的一个人,人所皆知,咋个能说他是东林一党呢?他经常杜门不出,也从不轻与人交接,况且历来就与织造江实宠素无干涉,为啥子事就要拿他呢?这分明就是刘太监和江织造联通害人,假传圣旨嘛!我们绝不能让他们将人拿走!
及到了开读圣旨的清晨,
就见列公青衣小帽,早在那里伺候,院道各官相继到了。
只见一路上的人填街塞巷,人集如山,赶打不开。
有司只是认为都是来看开读的,不知道人群中有个豪杰,早起了个五更,便在街上敲梆喝号说道:
要救列吏部的,都到府前聚集!
故此,
满城的挤肩擦背,争先奋勇,便来了无数。
这时,
各官迎接龙亭进院。
然后,
分班行礼毕,才宣驾帖。
忽听得人丛中一片声喊道:
这是刘大鹏假传的圣旨,拿不得人!
就见从人肩上跳出了一个人来,只见这个豪杰手中拿了一把安息香。
说道:
为列吏部的人各拿一枝香去!
一声未完,
只见来拿香的纷纷蜂拥,何止万人。
抚院各官那里禁压得住这一大片人群。
这时,
有一个不识时务的校尉朱振国,乱嚷道:
那里来的反蛮,敢违圣旨!
只见人丛中又跳岀几个人来,一个个都是凛凛威风自不群,电虹志气虎狼身。
上前就将朱振国拿住说道:
正要剿除你们这伙害人的禽兽哩!
说罢,
刚要动手,人丛中又抢岀了几个壮汉来把朱振国揪翻一阵乱打。
各官见了忙叫不要动手,但却无法禁得住,打的打,踢的踢。
只见朱振国一阵翻滚便早已呜呼了!
那锦衣千户惊得飞跑而去,就只恨爷娘少生了两只脚。
结果,
跑了半天还是没处躲藏,又跑起回来了,一把抱住抚院,死也不放。
那些校尉也都日急慌乱的丢下刑具,除下帽子,脱去号衣,赶紧混在人丛里逃命去了。
宣旨的礼生站在上边傻了好久好久,也怕挨打,只是战兢兢的把驾帖左收右收,结果收了半天也都没收起来。
早被那帮豪杰抢过去,扯得粉碎,又把桌子一推,就把礼生从上面跌了下来一趟子跑了。
院道各官再三安抚,忙又岀了一面白牌。
说道:
尔民暂且退散,等本院具题申救。
这时的列吏部也急得遍处磕头,哀告说道:
诸位乡亲这样闹,不是为我倒是害我了!
众豪杰说道:
是我们仗义打死校尉朱振国的,扯毁驾帖,都等我们自己去认罪,绝不会连累众人!
又相议说道:
江实宠这阉狗的东西,诬奏我们,走!烧他的衙门去!
此时,
江实宠正差派孙掌家在苏州催缎匹,听见此话,吓惨了,连忙换了衣帽,正要叫船逃回杭州,刚好又遇上这班好汉,有认得他的,一把扯住就将他拿住,登时就打死了。
然后,
将他的行李货物都抛在河内而去,直闹到晚方散。
次日又来,
足闹了两三天。
府县恐有不测,忙叫将城门关了。
一面传令访拿为首的汉子,一面赶紧具题道:
本地百姓,执香号呼,喧闹阶下,群呼奔拥,声若雷鸣,众官围守犯官列书,官校望风而逃,有登高而坠亡者,有墙倒而压死者,有岀入争逃,互相践踏者,遂至随从朱振国身被重伤,延至二十日身故。
然后,
抚院独步又具了禀帖到刘大鹏,谁知路上被众好汉拦住搜下。
那城中百姓有胆小的,怕打死了校尉,扯碎了驾帖,要波及满城,竟吓得有弃下家产物件,举家而逃,也有搬下乡的,还有逃岀境的。
官府虽也安抚示禁,但百姓只道是哄他们的,越逃得凶,也越逃得多。
官府见逃走的人甚多,料想这班作乱的羽翼已衰,正好拿人,但又恐人再走了,忙禀过抚院尽快拿住到监。
再说,
那列吏部见百姓都在逃亡,好生不忍。
想道:
我若还不随官校进京,又失了臣节。
遂直接来见抚院说道:
罪人得罪朝廷,蒙旨拿问,自应受逮,不意酿成大变,差点连累老大人,但为臣子者没有呼而不来之理,乞老大人解罪人进京吧!
开始,
抚院是要押解他去京的,又怕百姓激怒,今听见他自己同意要走,便趁水推舟说道:
本来弟等都是要具疏保留老先生的,确实又恐违了钦限,得罪反重,还是去的为是!
此时,
官校逃去的已都回来了,府县也赶忙打发了他们些银子,遂叫他们都到浒野关等候。
次日,
列公恐惊动众人又发生动变,遂候至夜间悄悄的上船。
至浒野关寻到了官校,才一同星夜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