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 妄希非分之争(1 / 1)
文武勋戚大臣,于八月四日,奉皇太子登极,发政施仁,继承前烈,首先释放了西蜀卫子岀狱,宠赐蟒玉,经略辽阳,以期恢复。
然后,又起用贤臣,励精图治,万几无闲。
凡内外一切表章,件件亲阅,犹恐下情难达,一月间施惠政四十余事。
谁知四海无福,圣躬过劳,致成脾泻不起,太医院用尽良方,不能痊愈。
遂下询草泽间的名医进方。
有鸿胪寺寺丞江宝,与专管药料的太监邓鹏江,比邻交好。
邓鹏江见自己终日用药无效,便去找江宝商议。
江宝遂入内取了红丸药六七颗交与邓鹏江,说此药丸乃异人传授神方,专治虚脱之症,就是病症危殆,三服没有不痊愈的。
邓鹏江拿了丸药,竟至宫中进御。
皇上服下,感觉稍稍精神清爽,口称忠臣者再,命赐江宝金帛,后诸臣退去,江宝又送上一丸药。
谁知数个时辰后,至次日,皇上遂大病了。
文武百官都在议责,说这二臣如若真有什么神方妙药,可以起死回生,也还是应该依例具奏,然后,由太医会同文武大臣议定,依方验证后再与皇上服用才是,咋个能就直接以小臣近侍的这么轻率的让皇上服用了呢?
遂成千古不白之案。
次日,
众臣才齐集朝门时,闻龙驭早已上天矣!是为光宗。
正是:
悌悌君子,有道圣人,仅一月而崩,时贤悼之,仁心仁政合天心。
九月朔日,光宗升天。
因皇储未定,中外纷纷,此时国公驸马都尉,及阁部大臣,都因应召齐集在乾清宫外。
只见管门的内侍持棍棒拦阻,不放众臣入内,情景仓皇,各怀忧惧。
有大臣江就要大声说道:
先帝宣召诸臣,今已驾崩,皇长子幼小不知是否安全,汝等闭宫拦阻,不准许我们这些大臣入宫哭临,到底有啥子居心,意欲何为?
众大臣皆齐声附和,持棍棒者方不敢拦阻,众官遂一涌进宫哭临,至大行皇帝灵前行祀。
哭临完毕,
即要求叩见太子。
众臣百官等候很久不见太子岀阁。
遂逼问小爷何在,内侍都说不知。
后来遇见司祀监史忠,众臣都向他问道:
小爷何在?
史忠说道:
在暖阁内哩!
江就要说道:
都这个时候了,咋个还不喊出来见群臣呢?
史忠说道:
咱也屡去请了好几次喽,里面就是都不放出来哩!
江就要说道:
你引路,我们同去请!
于是,各官便都跟着史忠到了暖阁前,不由通报,竟自请驾。
小内侍们只是乱扯乱嚷的不让进。
忽然听到史忠高声叫道:
小爷在此,各官来见!
众官急忙走到殿前,只见小爷素服面西而立。
各官叩见毕,
国公古贤上前捧着太子的右手,阁臣崇哲捧着太子的左手,同岀乾清宫来。
走到文华殿上请正皇太子位,然后,众臣百官行五拜三叩头,礼毕,群呼万岁!
原来这小主久久不出来,却是被先帝的选侍李氏阻住了,不放出来,目的是要占据乾清宫,望封母后,想效垂帘听政的故事。
所以,
久久不肯放皇子出来见面。
后来,
见众臣群情请见,没奈何,只得将皇子放出,又命太监李忠江拉住小爷衣服,教他如何对众官传说。
这先帝的选侍李氏诞育了一女,自从皇母弃世后,这选侍李氏便俯视着乾清宫,积思已久,想加封号尊,又要该部速议仪注。
结果,
遇吏部尚书吉谟,御史光斗等,都各上疏说:
选侍李氏既非嫡母,又非生母,凭啥子要庄严的占居正宫,而殿下反而居于慈庆宫?殿下应该仍回乾清宫,先守丧然后成大礼,由礼部启请九月初六日即皇帝位,因此,选侍之封,难以并举,另待选择奏闻,奉令旨依议。
至初五日时,
选侍李氏还占据乾清宫强令请封号。
大臣江就要又奏道:
皇子登极已定明天,即登大位,岂有让皇上还居偏宫之理?选侍李氏仗恃宠灵,妄自尊大,实为非法,且有人言太监李忠江和朱挺勇等擅开宝库,盗取珍奇,岂必欲尽取盗出吗?借贵妃之名,就可以目无幼主吗?况且册立虽是先帝遗命,但立与不立还在今上,宜敕令选侍李氏及内侍李忠江和朱挺勇等传示内廷,立候移居别殿,安分守礼,而李忠江更应该常念三朝豢养之恩,及此报效才是,不要殿下冲幼,否则,尚方宝剑在此,不足畏也!就是礼部又奏选侍封号,也要等山陵已定,三圣母加号之后,乃可举行。
奏罢,
此时众官退至左顺门,忽遇右军都督佥事段性。
众官说道:
先帝嫔御,恩典自有定例,只宜安分,千万不可乱来妄求,否则,恐非后福!
段性听后立马唯唯而去。
这李选侍是神宗王娘娘的私人,如此骄横,全仗王贵妃在内把持。
这时的王贵妃也有非分之望,故内官传入诸臣章奏,李选侍还是傲慢不移。
次日,
忽传王贵妃已迁入第一号殿去了,李选侍一下就势孤。
大惊道:
啊!王娘娘尚且移宫,我还在此干啥子呢?
遂赶紧亲自到小爷前面诉。
及至阁前,小爷已出阁去了,不觉一下子就手足慌乱,莫知所措。
司祀监史忠见其着忙,遂说道:
奉旨请娘娘居住哕鸾宫,即时迁移,不得迟延。
李选侍终还是个女流,正在着忙,听得如此说,越发慌了,赶忙抱着小公主,也等不得车驾,竟徒步而行。
后面宫女等才收拾起身,众内侍便趁哄打劫,假倚迁徙之名,竟将内库宝物,偷盗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