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03 黄金命运(3)(1 / 1)
在英国的剑桥大学,牛顿从事了近30年的科学研究,他还是数学界的顶级学府三一学院的首席教授。后人在牛顿曾居住的宿舍前栽种下一棵苹果树,以纪念他在23岁时在苹果树下无意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的传说。牛顿和苹果树的传说,也许是科学界最浪漫的故事之一;接下来,牛顿把科学家式的狂热,带到了货币领域—一个不那么浪漫的地方。
罗伯特·艾利夫:
在牛顿当皇家铸币局主管的时候,他签署了一份判处那些造假币者死刑的文件。很多人写信恳求牛顿不要把他们归为“谋杀”罪等级,但牛顿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17世纪的英国仍然是一个乡村和农场遍布的国家。然而,距离牛顿家乡200公里的地方,一个居住着4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伦敦—已经形成。伴随着城市制造业的兴起,人们在生产和商业中积累了大量经验,开始将数学计算运用到生活中:测量、机械钟表、精确到小数位的计数系统,也给了牛顿在货币领域施展才华的空间。
罗伯特·艾利夫:
在牛顿当皇家铸币局主管期间,他成功地提高了硬币铸造的质量和精确度,这是他有生之年所作出的贡献,并且得到了人们的认可。
尽管牛顿利用数学计算减少了铸币中的损耗,但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这位大科学家。虽然黄金作为货币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但在整个欧洲,白银也同时作为货币存在,这种贵金属不如黄金稀有,其价值自然低于黄金。身为铸币局主管的牛顿需要制定这两种金属货币在英国的比价,然而他很快发现金、银币在流通中相互产生的影响,并不比科学规律更容易摸清。
美国伯克利大学经济学教授巴里·艾肯格林:
牛顿犯了一个错误。他当时负责确定金、银的具体价格,但他把黄金的价格定得过高,而白银的价格又定得过低。于是,大家都来到铸币厂购买白银,并将其出口;同时很多人将黄金带到铸币厂,因为铸币厂给出的金价非常高。
法国经济形势研究所研究员纪尧姆·道丹:
随着这一现象持续发生,英国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白银储备。
面对白银流失不可逆转的局面,牛顿作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提出不如彻底放弃白银铸币,让黄金成为唯一的货币标准。1717年,按照当时金币的含金量,黄金价格为每盎司3英镑17先令10.5便士。100年后,英国又用法律将这个价格固定下来,由此诞生了世界货币史上重要的金本位制。此后,不管国家的货币采取什么形式,它的发行都必须和黄金挂钩。
货币的命运改变了,它不再是执政者可以任意操纵的工具,它被黄金牢笼紧紧地锁住。
巴里·艾肯格林:
英国是那个时代的第一个工业国家,也是经济最成功的国家。其他国家都把英国当成榜样,他们都说既然金本位使得英国成为如此强大的国家,那么我们或许也可以实施类似的政策。如果英国的货币与黄金挂钩,而我们又与英国有着很多的贸易,或许我们也应该将货币与黄金挂钩。
金本位制保证了英国国内货币与物价的稳定,1750~1914年长达165年的岁月中,英国的物价总体上只上涨了48%,这为英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让英国平稳地从农业国转变成为工业国。英国的强大带动着世界货币体系向它靠拢。
1818年,荷兰实行金本位制。1871年,德国、日本实行金本位制。1873年,以法国为首的拉丁货币同盟国实行金本位制。1875年,北欧的丹麦等国实行金本位制。1881年,阿根廷实行金本位制。1893年,俄国实行金本位制。1900年,美国实行金本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