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第十八问(1 / 1)
在屈平还未抵达汉北的时候,怀王已经宣布与齐国断交了。
楚怀王派遣使者带着已被撕得粉碎的同盟书出使齐国,使者见到齐王后,秉明来由,呈上装有同盟书碎片的木盒。
齐王听到楚国要和齐国断交,正是惊怒交加,此时接过木盒,打开一看,更是眼眸颤动,愤怒不已,他奋力把那木盒掷在地上,精雕细琢的木盒顿时一分为二。
纸屑漫天。
在纷纷落下的纸屑之中,一个一直沉默着的男子,嘴角微微扬起一个不易被察觉的弧度,此人正是张仪。
“大王不必如此动怒,这说不定正是天意。”张仪慢悠悠的说道,似乎那些纸屑只是被一阵风吹起。
齐王怒眉一挑,讽刺道:“天意?让我来想想,张公子此番前来,本是说服齐国和秦国结盟,此时正巧不巧,楚使带来了要和齐国断交的消息,与其说是天意,我看更像是人为啊。”
张仪笑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天公不作美,人能谋事又有何用?何况,不管是天意还是人意,秦国和齐国的结合都是大势所趋。”
齐王桀骜道:“本王最讨厌读酸腐的史书,什么大势所趋,不过是有心之人的骗局罢了。何况,我大齐虽力微,但也绝不会附庸是楚国或是秦国,岂是你们想结盟就结盟,想断交就断交!”
张仪道:“大王果然与众不同,这也是秦国极为想要与齐国结盟的一大原因。或者不是结盟,只是合作。楚国如此任性地单方断交,致多年情谊于不顾,大王难道不想给楚国一些教训吗?”
齐王邪笑道:“楚国任性自负,如此小瞧我齐国,本王自然会要楚国好看,作为他背叛的代价!”
张仪也似有深意地笑道:“张仪已有一计,可助大王一臂之力教训楚国,不知大王可有兴趣。”
齐王撇了张仪一眼,道:“看来张公子是铁了心要秦国插手齐楚之事了?”
“插手不敢,只是如果有能打击楚国的方法,不是耗费国力越少越好么?”
齐王道:“本王此时虽然极为想教训楚国,但也并不想和楚国展开正面对抗,不过,张公子有什么计策,说来听听也无妨。”
齐王此言,明摆着对张仪的不信任,而张仪却没有一丝心虚,笑道:“此计并不需要齐国和楚国正面交锋,等到大王愿意和秦国合作,张仪便会用计激怒楚王,使楚王来攻打秦国,到时候秦国为主力军,齐国伺机而动,对楚国两面夹击,大王以为如何?”
齐王道:“不知张公子有何把握能激怒楚王,而且怎能肯定楚国一定会起兵攻秦?”
张仪道:“楚怀王的幼稚与固执世人皆知,激怒他的方法千千万万,只是他身边一直有个碍事的屈平,使得他能勉强维持理智,而如今天赐良机,屈平远在汉北,鞭长莫及。怀王此时可以说是一匹脱缰的野马也不为过,楚国与齐国的断交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而一旦惹怒了楚王,如果他不报这一箭之仇,那他可是吃了大亏,那绝不是楚王的作风。”
齐王思忖,不管张仪使得什么计策去激怒楚王,一旦楚国发兵攻秦,就算没有齐国相助,楚国也未必能成功。不过,如果与秦国合作,那么楚国不但必败无疑,而且必将会损失惨重,从一蹶不振也说不定,到时候,天下可就不再是秦楚两家独大了,齐国必会一跃超过楚国。只是这张仪是出了名的狡猾,看他的意思似乎对激怒楚王很有把握,能把楚国玩弄于鼓掌,说不定齐国的反应,也都在他意料之中。
齐王道:“张公子的提议,本王会好好考虑的。”
张仪并没有继续劝导,只是说道:“秦国上下静候大王佳音。”
如今距屈平出发至汉北已有半年之久。
楚国这边,怀王派遣到齐国的使者回来之后,又派遣使者出使秦国,要求秦国兑现六百里的承诺。
怀王想着就算屈平行程再慢,这几个月也应该到了汉北了吧,不知他是否平安。等到从秦国得到那六百里的土地,就将屈平召回楚国,让他看看到底是谁的决定才是正确的。
怀王的如意算盘打得正响,出使秦国的使者就回来汇报了。可让怀王没有想到的是,使者此次出使秦国并没有见到张仪。
怀王心里不禁有些失落,之后又派了几次使者去见张仪,得到的消息不是张仪不在秦国,就是张仪称病卧床避不见客。
渐渐地,怀王心里有些迷茫,也有些慌乱了。如果说出使一次见不到张仪,还算说得过去,可是每一次都不能见到张仪,那就有些蹊跷了。是楚国的诚意不够吗?是楚国与齐国断交地不彻底吗?还是……
就当是楚国诚意不够吧,如果张仪胆敢玩什么猫腻,那他是活得不耐烦了吧。
想到这里,楚王也就放宽心,想着怎么去和齐国绝交的彻底。
在出使秦国来来往往三个月余之后,怀王又派了几名勇士,到齐国的都城去大肆辱骂齐王。齐王大怒,将那几名楚国的勇士,公开处以极刑,并将人头悬挂城头羞辱。
事已至此,齐楚两国已经势如水火,无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