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十三问(1 / 1)
冷静了几天之后,怀王传来了屈平。
有些事情迟早要面对,有些问题必须要解决。如果总是抱着过去不放,就无法前进。只是,有些怀疑一旦产生,过往所有的信任都将土崩瓦解。
“法案的事情办得如何了?”怀王面无表情的问道。
屈平道:“大体上已经完成了,只是有诸多细节尚待完善。”
“恩。”
怀王并没有继续说什么,二人陷入了沉默。
屈平也一直为魏女的事踌躇不已,此时的怀王看不出是喜是忧,也不知怀王对魏女之事是否真如上官所言,但事情过去这么久了,就算怀王当时憎恨魏女至极,如今也平淡了吧,毕竟时间可以冲淡一切。
屈平终于下定决心,道:“正则有一事想请求君上答允。”
怀王的眼神忽然锐利了起来,终于来了吗。他双眼微眯,问道:“什么事。”
屈平道:“不知君上可还记得魏女?”
怀王拍案而起,桌上的摆设无一不在颤抖,屈平更是吓得一惊。怀王自己也没想到,自己在听到屈平亲口提到魏女的时候如此激动,他本以为自己已经完全冷静了,可以从容解决一切问题。他再一次强迫自己迅速冷静,这一次绝不能意气用事。他拂袖把手背到身后,转过身去,背对那人,说道:“你继续说。”
屈平对怀王的反应更是云里雾里,看样子怀王似乎是知道他想说之事,只不过为何开始像是十分震怒,而又迅速平静?
屈平道:“这件事已经过去很久,相信君上对魏女也已怒气渐消。正则最近得知魏女生前和郑妃娘娘情同姐妹,又是魏国进献,不知君上能否答允,为这魏女补办葬礼,超度亡灵,一来慰藉郑妃娘娘伤痛,二来平息魏国多年来的不满。”
“情同姐妹?你是真不知魏女犯了何事,还是故意装傻充愣?”
屈平一愣,望着怀王的背影道:“正则虽有耳闻,但具体细节却不得而知。”
“呵呵,是吗?”
不等屈平解释,怀王又继续道:“葬礼就免了,超度的事我答允了,你去办吧。记住,这件事到此为止,以后不要在我面前再度提起,否则……”
否则怎样?时间确实可以冲淡一切,只不过偶然想起以为忘记了的事情,心里依然非常不是滋味,就不能真的不再想起吗?
怀王烦躁道:“总之不要再提起!你下去吧!”
“是,正则告退。”
屈平正走到门口,忽然听到怀王叫到:“等一下!”
他只得又折回怀王面前。
此时怀王已经转过身,他深呼一口气,道:“我还有些话对你说。”
“是。”
“你觉得苏秦为人如何?”
屈平面露疑惑,不知怀王为何突然问起苏秦。只得如实道:“之前听说苏公子对学问极为勤勉,悬梁刺股,见面之后觉此人果然出口不凡,远见卓识,天下形势尽收眼底,应对之策滴水不漏,世人虽说苏公子爱慕虚荣,但这荣华富贵,他确实受之无愧。”
“那你是觉得这合纵之术行之有效?”
“理论上确实是万全之策。”
“呵呵,你也知是理论上。所以实际应用起来,未必是如此。而且,事实也已经证明,那只不过是苏秦一人不负责任的空想罢了!”
“其实只要六国放下成见,此计必能发挥极大功效。”
“放下成见?说得轻巧。这世上不会有想法一致的两个人,更不会有想法一致的两个国家,更何况是六个国家。光从楚国来说,你觉得楚国是更像秦国一些,还是更像赵国一些?”
这个问题,屈平却是从没有想过的,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那么明显:“更像秦国。”
“既然你知道,也不必我再多说些什么了。大楚志在天下,怎可与那些小国相提并论,他们终将只是大楚的一部分。而且,”怀王又换了个问题,“你觉得想要得到天下,最关键的是什么?”
屈平毫不犹豫道:“自古以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民心者的天下,最重要的当然是民心。”
怀王哼笑道:“我就知你会这样想。你和苏秦一样,看问题都太理想化了。民心是什么?不是得民心者的天下,而是得天下者得民心。更何况在这乱世,民心早已一钱不值,硬实力才是绝对的话语权。我以前一直不忍心对你说这些,一方面不想打破你那仁政爱民的美梦,另一方面治国确实需要仁政爱民,但不是一味地仁政爱民。灵均,看看现实吧,治国至少是要软硬兼施的,但实际上,那一部分的‘软’是可以适当忽略的。希望你回去之后好好想想,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屈平不语。
“行了,我也不多说什么了,你这就回去吧。”
“是。”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屈平总觉得怀王和以前不一样了,大概是比以前更像是个君王了吧。
既然如此,他也要更像是一个臣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