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缘分(1 / 1)
十一假期的时候,石晓峰跟撒欢的野猴子似的,来找常夏和沈彦川了。
石晓峰考上的三十八中,是A市唯一一所重点寄宿高中,这所升学率不错,可报考者明显比其他重点高中要少一些的学校,有俩不招学生待见的特点:上课时间奇长无比和日常管理极为严格。
石晓峰当初觉得终于能开始住校生活,脱离他娘的魔爪,应该很幸福才对。可军训结束正式开学之后,石晓峰彻底傻了眼。三十八中的日常作息时间是这样的:每天早7点10分开始早自习,一上午课,中午午休40分钟,一下午课,晚间休息40分钟,晚自习到10点结束。周一到周五每天如此就不用说了,学校连周六都不放过,只是早晨稍稍晚那么一个小时上学,晚上不用上晚自习,只有周日能真正休息半天。一个月下来,石晓峰简直跟蹲了一年大牢差不多,整个人都快憋疯了。
不过,在讲述这些糟心事儿的同时,石晓峰也给常夏和沈彦川讲了他遇到的唯一的好事儿,虽然这事儿在别人看来,可能并不那么美好。
三十八中新生报到当天,所有学生交完学费和杂费,领好被褥、脸盆、暖壶等日用品,就可以直接去宿舍安家落户了。刚上高中的毛头小子、毛头丫头们,大多身边都陪伴着爸妈,有的身边还围绕着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一眼望去,长长的交费队伍里,甚至看不到几个学生的身影。石晓峰当然没让老妈跟着,他一个人顺利地交钱领东西,一手扛着被褥,一手勉强拎着脸盆、水壶,快步走向了寝室。
石晓峰的寝室在四楼,他瞄了一眼略有点狭窄的楼梯,还是心一横,一步两级台阶地往楼上跑,他想快点上楼,尽快摆脱身上这些累赘。谁成想,爬到三楼刚要拐弯的地方,石晓峰结结实实地跟迎面下楼梯的一个男生撞到了一起。一时间,水壶与脸盆齐飞,石晓峰和对方连着棉被,噼里啪啦地滚下了楼梯。
摔到平地上的时候,石晓峰整个人都木了,被他压在身下的男生,表情更加痛苦。石晓峰挣扎着从对方身上爬下来,检查了一下四肢肩颈,发现除了一些青紫,应该没有大碍。他神色尴尬地伸手给地上的男生,问道:“哥们,实在对不起,你没事儿吧,还能起来么?”
滚下楼的瞬间,男生用手挡在了石晓峰的脑后,石晓峰心念电转,也揪住棉被勉强护住了对方的头颈。此时此刻,看到对方还缠着棉被倒在地上,石晓峰心里又是感激,又是不好意思。
男生冲石晓峰摆了摆手,又停顿了几秒,慢慢地爬了起来,万幸的是,也没有大碍。
这一出惊险的滚楼梯引来了不少关注,围观的人看俩人都没事,开始七手八脚地帮石晓峰捡起散落的东西。石晓峰的暖壶彻底摔碎了,沉甸甸的白铁皮洗脸盆也摔凹了一小块,毛巾、香皂什么的倒是还能用。周围的人大多也都是来报道的新生和家长,这时候才缓过劲儿来,其中有两三个男生还热络地跟他们攀谈起来:“你俩运气不错”,“是啊!我头一次看到真人滚楼梯,哥们,挺刺激吧?”,“人没摔坏就好!”……
石晓峰自己也有点哭笑不得,稍稍一回想,还真挺刺激的,这也算是个独特的人生体验了。他随便应了周围男生几句,就凑到摔倒的男生身边,再次确认了一遍对方的伤势。期间三言两语的对话,石晓峰闹明白了,被他撞到的这位,叫莫潇,跟他一样是高一新生,跟他一样刚交完钱,领完东西,跟他一样也是一个人来报道,只是人家没有托大,让宿管大爷帮忙看着东西,自己先把被褥运上了楼,这正准备下去取第二趟的时候,就跟石晓峰撞上了。最最凑巧的是,他们俩不光同班,还住同一个寝室。
笃信缘分的石晓峰,当即觉得,这简直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啊!他不顾自己散落一地的东西,反倒热络地陪着莫潇下楼取剩下的生活用品,美其名曰“反正东西都脏了、坏了,也不在乎再多放那么一会”。而且,刚刚围观“滚楼梯”事件并发表“挺刺激”言论的男生,听说他们俩也是七班的新生之后,主动要帮石晓峰看东西。三个男生一起七手八脚地把所有东西都搬到四楼,围观男张松林刚好住他们隔壁,石晓峰拍着对方肩膀许诺“哥们,回头请你吃饭”,转身跟莫潇一起进了他们寝室407。
三十八中住宿条件挺不错,四个人一间屋子,另两个男生此时也都到了,只是他们的爸妈亲戚也在,本来不小的寝室挤了□□个人,立马显得有点无处落脚。
简单地收拾好东西,也跟另外两个室友相认之后,石晓峰硬拉着莫潇的胳膊出了门,说要请对方吃饭。莫潇的表情明显不太情愿,可一贯性格冷淡的他,还真没怎么应付过石晓峰这种热络的人。莫潇嘴上的推拒都被石晓峰当成了耳边风,他们俩各怀心思地在校外小饭馆,吃了相识的第一顿饭。
这之后,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石晓峰,跟块牛皮糖似的,黏住了莫潇。
三十八中开学的军训,是在校内进行的。军训的时候,石晓峰第一时间霸占了莫潇身边的位置——两人身高相仿,倒是没受阻拦,而且,因为个长得高,脸长得也不错,他们俩还被一起选中,当上了他们班受阅方阵的领队。
平时吃饭的时候就更不用说了,石晓峰一定会拉着莫潇,还主动帮对方决定今天吃食堂,明天吃炒面,后天小吃部……而且,张松林很快也加入了吃饭小团队,莫潇的推拒全不奏效,他不得不半推半就地被石晓峰和张松林牵着鼻子走。
正式上课之后,新班级安排座位,石晓峰和莫潇都是将近一米八的身高,理所当然地坐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在石晓峰的强烈要求下,他的同座也成了莫潇。
而且,石晓峰、莫潇、张松林三人都有锻炼习惯,只是石晓峰和张松林是在早晨,莫潇是在晚上。自觉刚刚混熟的石晓峰,明示暗示地想劝莫潇“弃暗投明”,奈何莫潇本来就疲于应付两个聒噪的家伙,坚决不从,他越是如此,石晓峰越是较上了劲儿,开始每天晚上跟着莫潇一起摸黑跑步,当然了,跑步的时候,石晓峰的嘴可没闲着,不出一个礼拜,莫潇就告饶了。
开学一个月,石晓峰和莫潇每天二十四小时,几乎是形影不离,加上爱凑热闹的张松林,三人隐隐成了七班的铁三角。生性有些冷淡的莫潇,头一次遇到石晓峰这么粘人的人,偏偏这个人还挺有趣、乐观、大方,你前一秒讨厌他了,后一秒又很快被他逗笑了。莫潇根本不相信什么莫名其妙的缘分,所以他也一直都不明白石晓峰到底是看自己哪里顺眼。不知不觉间,莫潇也习惯了石晓峰和张松林的陪伴。
莫潇表面虽然冷淡,其实并不懂得拒绝。很多时候,石晓峰就是想试试莫潇的底线,才一次次地强迫对方陪着自己吃饭、打球、爬山、胡闹,加上在一边推波助澜,不怕事儿大的张松林,莫潇虽然开始会推拒,但只要俩人一起坚持,他基本上每次都会妥协。
对于石晓峰来说,他交朋友向来如此,可能就是因为对方的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再加上一点玄而又玄的缘分。张松林的一句“刺激”,莫潇护住石晓峰头的一个动作,都足以让石晓峰主动拉开一段友谊的序幕。热热闹闹地日夜相处,石晓峰倒是真心实意地喜欢上了热心的张松林和冷淡的莫潇。
石晓峰连比划带动作地给常夏和沈彦川重现了他当日“滚楼梯”的盛况,常夏和沈彦川默默地对视了一眼,明目张胆地交换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笑容。石晓峰的讲述满是对兄弟的溢美之词和对三十八中的无情吐糟,直到常夏和沈彦川两人都表示,听完他说的,再也不想考三十八中了,石晓峰才傻了眼,话锋一转,立马开始吹嘘起自己学校的设施设备多么完善,老师们是多么博学多才,同学们是多么热情善良,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么广大,宿舍的居住环境有多么美好。
最后,他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三十八中有奖学金政策,期中期末考试,年级前十名,和单科第一名,都有不同额度的奖学金,家庭贫困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助学金。这话算彻底说到常夏心里去了。其实,以常夏现在的成绩,考三十八中,还有些困难。但比起一中、二中那些高不可攀的名校,常夏努努力考上三十八中的希望,还是比较大的。而且,石晓峰在三十八中不说,单单是住校这一点,就特别符合常夏想离开那个家的心愿,他其实心中早就暗暗把三十八中列入了中考志愿的首选。
沈彦川看了看常夏心驰神往的神情,没有说话。
石晓峰倒是又接着说道:“小夏子,你可以跟哥哥我一起考三十八中,到时候哥哥罩你。川子的话,以你的成绩,考三十八有点可惜,还是使把劲儿,考一中吧。”
常夏闻言,转头去看沈彦川。这其实是他们第一次认真地讨论中考志愿的问题。沈彦川却摇了摇头说:“现在说这些太早了,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什么结果都有可能。”
常夏有点失望地低下了头。其实他心里很清楚,好不容易追着沈彦川的脚步,考进了快班,但是,在一起的时间,大概也只剩下了短短的一年。一年之后,学习成绩出类拔萃的沈彦川,肯定会考上最好的重点高中,而自己的路在何方,现在确实是个未知数。可能这是他们最后的相聚时光,一年之后,大概就只能各奔东西。
看出来两人兴致都不高,石晓峰转移了话题:“有机会带你们去我学校玩玩,我介绍莫潇和张松林给你们认识。咱们还可以去学校附近的小饭店解解馋,有一家的西红柿炒鸡蛋简直绝了,连不爱吃鸡蛋的莫潇都说味儿特棒,我一定要带你们去吃。”三个人又讨论了半天三十八中食堂及其周边的伙食情况,还关心了一下三十八中后山上松鼠的成长情况……天南海北地胡扯一通,三个人心满意足地告别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