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第2章 涅而不缁(1 / 1)
“后悔是长大后才该干的事”
银时出了校门后,直接坐电车去了一家名为“肉球\"的甜品屋。
虽然这店名起的和店主一样蠢,但生意却好得出奇。对此,银时把大部分的功劳给了店里那两只大眼睛的小奶猫。
\"肉球\"分为两个房间,向南的那间属于便利店性质,买完即可离开;向北的那间占地面积较大,客人可在里用餐,饮品半价。
店主习惯于呆在北店。
“假发,我来了。”银时推开北店的玻璃门,带起来的风推动着门顶的猫型风铃“叮叮当当”地响了起来。
店里有一股甜腻的奶油味和烤面包的麦香味,银时用力嗅了嗅,瞬间觉得干劲满满。
客人的数量和平时差不多,店主待在柜台里,正在逗那只黑耳白毛的小猫。有小女生偷偷用手机在拍照。
“不是假发,是桂。”闻声,店主一脸正色地抬头道。
银时习以为常地走过去摸了摸小猫的脖子,然后去换衣间换上了侍者服,与其他服务生打了招呼。
“啊对了银时,\"店主拿出一份新印的甜品单,脸上挂着招牌式的蠢笑,“最近突然喜欢上蛋黄酱,所以推出了一系列的蛋黄酱甜品!”
银时看着长长的新品单,胃里一阵翻涌。
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和他捏着涂满蛋黄酱寿司的修长手指。
这时,风铃声又响了起来,一位客人如常到来。那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人,个子不高,总穿一身笔挺的西装,面色阴沉。
“一份抹茶蛋糕,一杯红茶。”和以前一样的单子,男人也依旧坐在了一个靠窗的位子。
银时看着如常坐在那位客人身边,笑得一脸单纯的店主,默默别过了头。
所谓当局者蠢,旁观者智。
在“肉球”的打工于八点结束,三十分钟后,银时带着当日的薪水和一袋子剩下的甜点回到了出租屋。
他特意将有蛋黄酱夹心的面包挑了出去。
银时住的出租屋在一条开满小店铺和酒吧的长街上,这里每天都充斥着埋怨,叫骂,喧嚣。他见过无数人的丑恶嘴脸,也对这一切几乎麻木。
今天银时意外地在屋前的路灯旁看见了登势——自己的租主。
登势应该已经等了很久,她鞋子边散落着几个烟头,指尖的那支烟也几乎燃到底。
“嗨,老太婆,”银时冲她打了个招呼,发觉昏黄灯光下的她显得格外苍老。
登势吐出一口烟雾,边走边道:“你父亲今天寄钱来了,付了三年的房租。\"好像她等那么久,就是为了说这么一句话。
银时顿了顿,然后轻轻“哦”了一声,没拎袋子的右手掏出钥匙,摸索着碰向锁眼。门开的时候,登势已经走到了十步开外。
这时她听见银时不大不小的一声“谢谢”,和一句坚定的“总有一天我会离开这儿”。
父亲是否会寄钱来银时很清楚,他感谢登势没有将施舍说穿,保护了他年少的自尊和傲气。
远处的登势捻灭烟头,笑道:“你离开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去送的。”
第二天,银时所在的A班和B班一起上体育课,体育老师是个帅气的年轻男人。
“作为热身我们先进行长跑吧,男生1500,女生1000,”在两个班的惨烈哀嚎声下,男人双手交叉活动着筋骨,微妙地笑了一下,“忘了说了,我叫神威。”
银时和土方分到了一个小组,但他这时并不知道土方的名字。
站在跑道上后,银时被土方凶巴巴地瞪了一眼,突然发现那个狗粮控有双相当漂亮的烟蓝色眼睛。
哨声吹响,银时控制速度跑在了队伍的中间部分。土方跑在了最前方。
四百米的跑道,两圈半下来,不少男生已气喘连连,放慢了速度。包括土方。
银时的呼吸声加粗,但迈步的节奏依旧平稳,他看着相距不远的土方被汗浸湿的运动上衣,心里腾起一股想超过他的冲动。
无所谓什么荣誉感或名次,只是少年的好胜心在这一刻占了上风。
银时加快迈步的速度,拼尽全力向前冲去,超过土方时,银时侧过脸,下巴仰起,露出一个称得上是挑衅的坏笑。
他看见土方划过汗水的泛着潮红的脸颊,因惊讶而微微张开的嘴唇,和随即的,快溢出眼眸的恼怒与倔强。
赢了他,两人心里拥有同样的想法。
无谓肢体传来的酸麻,无谓被汗水模糊的视线,无谓围观者的惊呼,只要身边那个人还在拼命,自己就没理由后退。
两人硬生生地将一场长跑比出了生死搏命的味道。
几乎同时冲过终点线的那刻,银时想,真他妈痛快。
赛后,土方想走向休息区,但脚步踉跄了一下,透支的身体不受控地向前倒去。
银时在旁边伸出一只手,挑眉看着步伐不稳的土方,但后者仅仅是向前弯腰扶住了自己的膝盖,然后慢慢直起了身。
真是个有趣的人,银时收回手时想。
当天的国文课后,银时抱着当堂小测走在吉田身旁,吉田同时是A班的班主任。
高一的教师办公室在五楼,走到四楼通向五楼的转角时,银时突然停了下来,“B班的国语课代表叫什么?”
“土方十四郎,”吉田答,同时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继续往上走的银时,“你不像是会对这种事上心。”
银时没说话,只是默默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土方十四郎。
细碎的阳光从窗口落到银时挺直的背上,微风袭过,衬衣的领子和衣摆一起摇晃起来。
果然,只有纯白的衬衣,才最适合这个年纪的孩子。
吉田没来由一阵感伤。
“想做什么就放手去吧。”吉田道,“后悔是变成大人以后的事。”这句话更像是说给年少时的自己听,可时间从不会为了谁往回走。
银时用漫不经心的语气回了句“真啰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