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章一(1 / 1)
军饷案告破,韩王大喜,下令宴请军饷案中有功之人。
是夜,大殿中灯火通明,莺歌燕舞,受邀的官员跪坐于大殿两侧,正三三两两聊些闲话。
相国张开地走进大殿,引来一阵寒暄恭贺之辞。张良亦步亦趋地跟在祖父身后,微垂着目光,一副温谦恭谨的模样,眉头却微蹙着。
这样的场合,他向来是不喜参与,祖父也一直因他年少而不加强求随他意,但这次不同。今辰传令史的话仍回响在他耳畔,“相国大人,请务必携令孙张良一同前往——这是王上特意嘱咐过的。”
特意嘱咐。务必。
这话来得唐突,又带着点刻意。张良敏锐地感觉到些许不妥,暗自思忖。
随着祖父落座后,张良还是没什么头绪,只得敛了思绪。抬起头,环顾四周,他不禁暗叹朝中派系争斗太过明显。
相国一派的官员,统统和祖父坐在右侧,而左侧大多是姬大将军的人,除了他——
张良撞上韩非的目光,后者轻松地晃了晃酒杯,冲他微挑了挑眉,眼中尽是笑意。
张良只觉心里忽地轻了些,神情也柔和起来。若是有他在,总觉踏实了许多。他冲韩非极轻微地点了点,作为回应。
片刻后,两人均是极为默契地错开目光,并不想旁人知晓二人的熟稔。
大殿中突然喧哗起来,众臣纷纷俯首行礼,原是韩王从屏风后满面春风地走出来。
宴席正式开始。
面前的吃食自然是极为精致,但张良却无心细品。
本是歌舞升平的庆功宴,歌功颂德中却隐隐有些刀光剑影,他又如何听不出来。
“军饷一案确是奇哉!相国大人智破悬案,实在是令老臣佩服!”
“姬将军也是勇猛无畏,丢失的军饷都能从鬼兵手里讨回来!”
“若无相国大人临危受命,姬将军怕是也孤掌难鸣吧。”
“是极是极,相国和将军大人一文一武,智勇双全,是乃我韩国之福啊。”
一片迎合称赞声中,张良听得姬无夜朗笑道,“若说此案,最大的功臣却是公子非和相国大人的爱孙张良。”
原来,在这里等着呢。张良的心猛得一沉。
“哦?”韩王放下酒杯。
若说张良有功也便罢了,早听说张开地有个秀外慧中,知书达理的好孙儿,可那韩非……却是整日花天酒地,玩世不恭。
想来也确实奇怪,这品性迥然不同,年岁上也差了一轮的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
且不说他俩,单说相国张开地,他对韩非这样玩世不恭的公子王侯,向来不太看得上眼,可是——
韩王隐约回想起上次回报案件进展之时,韩非和张良就恭手站在张开地几步之遥。
莫非,是张开地的态度,有了转变?若是这样,那可……
目光在张良和韩非间游走一趟,韩王饶有兴致道,“寡人只知道非儿和子房参与到破案中,其他的倒是不清楚…姬将军可说说看?”
“回王上。他们二人自幼便就熟识,如今相国大人接了这宗奇案,公子非又恰好求学归来,自是没有旁观的道理。公子非颖悟绝伦,子房也是聪慧过人,这才从蛛丝马迹中寻到线索,智破此案。此案后,相国大人惜才,还特意举荐公子非为司寇,掌管法刑大全。”
姬无夜盯着韩非,嘴角微扬似是在笑,目光中却半点笑意也无。
“说起来还真是羡煞旁人,公子非才回来不久,便和相国爱孙如此交好,更得到相国大人的看重……”
张良的额头沁了薄汗。
公子与相国结党,好大的罪名,王者最忌讳之事莫过于此。姬无夜字字切中要害,却几乎全是事实,让人反驳不得。
不用抬头,他都可以感受到韩王的意味深长的目光,牢牢地锁住自己,似是要探个究竟。
“姬大将军说笑了。”韩非突然轻笑一声打破了沉默,修长的手指摩挲着酒觞,“军饷一案,案情扑朔迷离。与其说韩非帮助相国大人,不如说韩非愿为父王分忧。毕竟多年求学,一直不得在父王身侧分忧,此时归来许也是天意。”
韩非一边说着,一边斟满酒觞,“且不说韩非,姬将军不也出智出力,既举荐了相国大人,又亲自助其追回军饷,实乃赤胆忠心为国效力的典范,韩非佩服,敬姬将军一杯!”
轻描淡写几句话,撇得干干净净,既替自己和祖父解了围,又不动声色地把话抛回给姬无夜。张良轻舒了口气,感激地望向韩非。
韩王没有料到韩非竟说出这样漂亮的一番话,也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拊掌大笑道。
“好!好!非儿说得好!韩国的未来就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说着,目光却又转到张良身上,意味深长,“之前倒是未曾留意——子房也长大了啊,如今也有舞象之年了吧,真是眉清目秀,俊俏伶俐。”
张良忙俯身道,“王上谬赞,子房不敢当。”
韩王仍是兴致很高的样子,不以为意地摆摆手,“今日既然来了,你们二人便都别走了,在宫里多住几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