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二十四】(1 / 1)
转眼便是春末的五月了,三阿哥弘时娶了嫡福晋,雍正安排他入礼部实习,却未出宫开府,仍住在阿哥所;皇后待三阿哥是说教有余亲厚不足,且自齐妃死后三阿哥约莫是听了些许不清不楚的流言,虽不敢反抗皇后但关系也是淡淡的。
对于弘时,雍正基本是死了教导的心思了,这孩子连成历史上那个熊孩子的资质都没有,向他这个阿玛请安也磕磕巴巴,说他一句就抖成筛子。雍正只好干脆放养,盼望他成个悠哉的闲王也就是了。
因此雍正的朝臣们便多转了几轮心思——现在看看如何站队?三阿哥居长又有皇后教养,勉强有‘嫡长’的名分加分,可这减分的原因也比比皆是,本人性情暂不说,生母不得宠皇后也不得宠本身就更不得雍正看重了,故而朝臣很不看好这位阿哥,可他又有太后和皇后扶持,倒还有那么几分希望。
凭着名声很刷大臣们好感的便是四阿哥,尽管生母只是个宫女,但其养母端妃不仅位列四妃有协理六宫权,还出身满洲八大姓的齐佳一族,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弘历身份上的不足。并且这位四阿哥敏而好学,常常挑灯夜读,为人也有几分聪明。雍正也时常夸奖其奋发的劲头,但也不见得对其格外偏爱些,更没有亲自培养的意思。
至于裕妃所出的五阿哥...他大概是这些大臣见过的最有存在感也最没希望的阿哥了,其不着调的程度近年来屡刷雍正的下限,也因为如此,雍正对他的期望值直接和三阿哥等价。且裕妃母家不显,在前朝几乎就没有一个能有话语权的官员,因此五阿哥弘昼基本就不在朝臣心里的名单上。
而六阿哥还是个婴儿,看他竞争力如何还要等十几年,当今最宠爱的慧嫔又暂时无子——朝臣们快愁白了头发。其实若按康熙爷活得岁数看,雍正少说也有二十多年可活,还不到考虑皇储的时候,大臣们却很着急——皇上您起码在现有几个皇子身上表表态让臣等看看标准如何啊!
不过前朝的大臣们很快就又安静了——雍正在继除了年羹尧仅半年后,下诏削隆科多太保职及一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命其往阿兰善等处修城垦地。
*
坤宁宫
皇后正静心屏气临着字帖,恭常在在一旁安静的磨墨。
皇后瞥一眼恭常在娴静恭敬的侧脸,满意道,“你往日请安来的最早不说,还日日陪着本宫练字,不骄也不燥,这份用心实在难得。”
“奴婢是得赖娘娘提拔才有今日的,”宝钗语气越发恭敬,“哪敢忘娘娘恩德?”说罢又状似抱怨道,“只娘娘,慧嫔眼见将成昔日华妃之势,奴婢怕——”
“才夸你不焦躁,这就开始着急了?”皇后不急不缓,“其她妃嫔都老实着呢,还不到本宫出手的时候。何况还有端妃敬妃看着,本宫实受挟制。对付慧嫔,不急。”——要先想个办法让皇上把三阿哥记在她名下,稳固自己的地位。皇后心中暗暗盘算,再不济也还有襄嫔。
当年曹琴默怀温宜时她就是太过着急方落了下乘的,这次自然该吸取前事教训。
宝钗听后便不再言语,只默默研墨。一时却忽觉腹中酸意上泛,几欲作呕,手一抖,几滴墨痕便溅上洁白的宣纸。
皇后察觉有异,敛眉道,“怎么了?”
宝钗闻言顺势低下头,让莺儿扶住自己,不着痕迹的把捂住嘴的动作改成扶着额头,一副头痛难忍的模样,虚弱道,“臣妾自去年染上风寒痊愈后便添了时有头痛的毛病,太医瞧了几回也不见好,奴婢忍忍就过去了。”
皇后听后不疑有它,淡淡道,“本宫也时有头风发作时,那方子倒还有用,过会让绣夏给你送去。”
“奴婢谢过皇后娘娘恩典。”
正说着,剪秋进来道,“娘娘,太后娘娘突然病倒了。”
“怎么会这样?”皇后不由拧眉。
宝钗见剪秋欲言又止的模样,借机道,“奴婢身子实在不适,就先行退下了。”
“也好,”皇后额首,“你近日也不必再来请安了,先养好身子吧。”
“是,奴婢告退。”
见宝钗走出主殿,剪秋这才上前低声道,“奴婢听说是太后娘娘和皇上关于前朝的事吵起来了——”
待出了翊坤宫,宝钗深吸口气稍作歇息才将喉咙中的酸意压了下去,半晌,她低低道,“莺儿,扶我到御花园走走吧。”
“是。”莺儿小心翼翼的扶着她往御花园的方向走去,拼命遏制住自己想要往小主腹部上看的动作。
一直走到倚梅园附近,看不到一个人影,莺儿方小心问道,“小主,您莫非是——?”
“还不到一个月呢。”宝钗摸着自己的肚子,苦笑道,“前阵子因着华妃的事,皇后对我的看管有所松动。我便在赐下的药里加了几味相克的东西,只是这孩子来得却有些不是时候...”若能晚上一个月,等皇后按捺不住与慧嫔相争,她便能挣得残喘机会在皇后眼皮子底下诞下皇子了!到时也就有翻身的机会了。
想到这宝钗不免露出几分遗憾的神情来,“我方才拿话试探皇后,她忍得,我却等不得了。”她叹了口气,“头痛的借口最多也只能撑一个月...莺儿,回去后记得告诉敬事房的公公这一个月内把我的绿头牌摘下来。”
“是。”莺儿见她眉头紧锁,宽慰道,“小主别急,总会有法子的。”
宝钗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忽然侧耳听了一会,犹疑道,“莺儿,前面是不是有人在说什么?”
“...姐姐怎么整日在宫里闷着?也不出来多走动走动?”
“你是知道我的性子的...,出去搅了是非又有什么意思...”
宝钗听着声音很是耳熟,抬眼望过枝丫间却只能见几个模糊的身影。正想看得更仔细些,却听莺儿‘啊’了一声,提醒道,“小主,那是慧嫔娘娘和贾常在。”
林黛玉...和贾迎春...?宝钗微微一怔,但她很快反应过来,带着莺儿疾步上前,“那我倒该上去一叙。”
“慧嫔娘娘金安,贾常在安。”
梅林里黛玉正指着一株梅花和迎春点评,乍一下窜出来两个大活人把黛玉一干人等都下了一跳,仔细一看才看清是宝钗。
一时场面不禁有些尴尬,黛玉稳了稳,学着雍正的口吻淡淡道,“免礼,恭常在起吧。”——效果也很显著,宝钗是没见过这么有主位气势的黛玉一时发愣,紫鹃等则是暗暗腹谤怎么自家主子学起皇上的表情了。
几个人面面相觑,相顾无言。说起来她们三个虽同住东六宫,这还是头一次私底下见的。迎春基本不怎么出宫,黛玉常陪雍正,宝钗则紧扒住皇后,哪怕在坤宁宫请安时也是从不跟对方说话的。
究其原因,在贾家时宝钗黛玉两个因属性设定部分重合而相性不合;迎春则因透明度太高不在宝钗故意交情甚好的名单之内;迎春性子温和,不计较世事,但不代表她不会否定宝钗的作为。
最后还是宝钗先出声道,“说来奴婢始终未曾前去拜访过慧嫔娘娘,真是失礼,望娘娘见谅。”
紫鹃心说你不来我家小主才清静呢,对宝钗更是打起了十万分的警惕。
黛玉面上不咸不淡,“恭常在平日尽我等的心意尽心侍奉皇后娘娘,本宫怎敢抢了皇后娘娘的人?不劳常在惦念了。”
宝钗想起现在自己的情况也不再纠缠,心底盘算一番,看着黛玉和沉默到底的迎春露出得体的笑容来,“那奴婢就不打扰娘娘游园的雅兴了。”
看着宝钗和莺儿离去的身影,黛玉也颇觉索然无味,什么兴致都没了。迎春便道,“走了也有一会了,回宫吧。”
“也好。”黛玉回头又望了一眼,难得有些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