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五、酒赠佳人(1 / 1)
瑶琴欲安慰秦重,谁知扭脸一看,秦重已经重又喜色满面。
秦重似想起一件事来,就问道:“琴儿,你念的诗里提到鸳鸯,你知道什么是鸳鸯么?”
“我当然知道了,自我五岁开始,我娘就教我习针黹刺绣了。我时常绣的枕套上就有鸳鸯,绣鸳鸯的花样子很多。”
“哦,有鸳鸯的枕套,那一定是富贵人家的卧房吧。你那首诗里提到的珠帘、香鸭,我就不知道。我没见过什么是朱帘,什么是香鸭。”
“小哥哥,你是男孩子,当然不知道这些女孩子喜欢的玩意儿嘛。香鸭便是像一只鸭子一样的香炉,可惜那鸭子不会嘎嘎叫的。朱帘便是红色帘子嘛,平日你和你爹的睡床垂下来的帐幔不是红色的么?我家里的便是呢。”
“我和爹的睡床没有帐幔子。我家里也没有鸭子一样的香炉,只有一个寻常人家都见得到的香炉。”
“哦,对了,小哥哥,有时见你在铺子里买油买面,我们也是认识了。我过一段时间会到我外公外婆家里住些日子,他们就在城外的安乐村居住。每年夏天,我都去外公家玩耍,他们村口的鱼塘里有小鱼,我见有男孩子经常在鱼塘里垂钓。小哥哥,你要是愿意的话,明年夏天,我邀你到安乐村一起去鱼塘去玩耍。今天上午我的同窗崔强还与我一起到汴河去垂钓呢,到时候,你带我钓鱼?”
“瑶琴,到了明年夏天,我就去安乐村找你。”
两人到了清波巷,朝相反的两个方向走去了。
隔了几日,秦重又来莘家铺子打酒了。
爹说莘掌柜家的米酒口味甘醇,他很爱饮。秦重想起到樊楼那日,闻到的那股子浓浓的酒香味,真是香飘千里。
秦重没看到瑶琴,正在惋惜这次没见到这位小伙伴的时候,就听到了杂沓的脚步声。
瑶琴从外边回来了,秦重使个眼色,将瑶琴叫了出去。
“瑶琴,你喝过酒么?”
“我没饮过,可我对酒知道得很多。我家铺子里卖酒,你没看到那些竹编的酒篓子么?后院有酿酒的屋子呢。”
“你家后院我哪里见过呢,里面都有些什么呢?”
“我家后院可大了。后院有缸房、磨房、 麴房、粮仓、厨房。缸房门前有一眼水井,井里面打上来的水很清澈,又很甜,我很喜欢饮呢。我家铺子里的酒卖光了,我爹每隔一段就雇请几个酒大公,用高梁、豌豆、玉米、麸子和酒麴酿酒。”
“琴儿,你这些都懂呢。”
“那当然了,小哥哥。我之前问过我爹酿酒的经过呢。”
“琴儿,我这里有个小陶罐,你改天从铺子里拿点酒,我们尝一下。我在樊楼看到那些客人喝酒,闻起来酒香扑鼻。”
“嗯,小哥哥,你去过樊楼啊?我爹娘常说要带我去樊楼,可是他们总是没空。前一阵子我们家在樊楼附近开了家茶肆,我也跟着爹娘到过几次茶肆,离樊楼只有几步之遥,我央着爹一定要带我去,可是爹又说,表叔做账目打理铺子不容易,表叔离得樊楼这么近,都没去过樊楼。爹又要仔细看下表叔做的账目。就这么一耽搁,我又没去成樊楼了。”
“你们家开茶肆了?”
“是啊,爹说,樊楼生意好,在附近开间茶肆绝对错不了。”
“哎,你们家真是好。清晨我爹听到头陀手执铁牌子,敲打着片铁的报晓声,就要起身出门了。”
“小哥哥,改日咱们有机会再一起去樊楼看看。”
“嗯,瑶琴,明日我去樊楼打一点酒来,给你尝下。”
瑶琴一听有酒饮,十分之开心,欢呼雀跃,两个小孩子就约定在东鸡儿巷见面了。
约定时间后,瑶琴就回到铺子里,拿了一只小陶罐,送给秦重,盼着第二日饮下那樊楼的米酒。
第二天晚夕,秦重和瑶琴两个小孩子在东鸡儿巷尾大槐树下见面了。夏天的时候,大槐树摇着槐花,有人拿着竹竿子打槐花,不一会儿,槐花落了一地。那些拿竹竿的人将地上的槐花捡起来抱在布衫里。瑶琴也忍不住去捡了几个,绿色的蒂连着白色的花瓣,闻起来,清香扑鼻,嚼一下,香喷喷甜丝丝的。
“琴儿,来,先把小陶罐里的酒尝一下。”
瑶琴接过小小陶罐,盖子扣得紧紧的。一打开陶罐,一股浓郁的香味散发出来,她莹白的手指映着深棕色的陶罐。
秦重拿着一个小小的酒盏,从陶罐里倾了半盏,往嘴里送,嘴唇轻轻抿了一口,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瑶琴晶亮的眼睛看着秦重,期待地看着他。
“好饮么?”
“不好饮,喉咙像火烧一般。”
“小哥哥,我也想饮一点。”
秦重拗不过瑶琴,就将酒盏中的酒大部分倾倒在地上,只留得一个底。瑶琴小心翼翼地,迟疑地沾了一下嘴唇,立刻就将盏子扔给秦重了。
她的嘴嘟起来了,“真是不好饮,大人们怎么会喜欢饮酒呢?还没有夏天的酸梅汤好饮呢。”
她真是不理解为何酒楼客人那么爱吃酒。
秦重将酒盏小心收到衣服里,赶忙催着瑶琴回铺子了。
“天看着就要晚了,你赶紧回家去吧。”
“嗯,我得赶紧回家了。小哥哥,咱们明天还见面么?”
“明天我得帮我爹到马行街卖发芽豆,咱们后日在大槐树下见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