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关于一碗汤的距离(1 / 1)
偶尔回忆走过的路,和失去的梦想,有时还是有点失落。但我们都不曾抱怨过。
第一节梦想很长现实很短
记得小时候的理想就想当作家,想考上北大中文系,在未名湖畔吟诗作赋,看春花开、见秋草黄,后来,坐在编辑部里,看那些作者的文章,给他们讲得失,论短长。可是理想和现实的距离太长。现在看来那也不是什么理想,最多就是个梦想,多好的梦都只是梦而已。
因为没让我复读,上了个破学校,早早的就业了,妈妈一直心里很难过的,每年高考时,她就躲在自己的屋子里,趴在窗台边,自己掉眼泪。很多年都是那样,好几次跟妈妈聊天,她都觉得很对不起我,没让我重考,我就劝她,这是命运,是我没有上大学的命,谁也不能埋怨,就是命不好吧。
其实,梦想都是很长的,一直拖啦啦地到了后半生,可是现实很短,转瞬即逝的机会失去了没有返回键。
第二节破碎的教书梦
中考的时候,妹妹想报考师范学校,老师看了看她说她的身高不够,就给她报了个卫校,结果那年卫校录取分超高,而妹妹的成绩上师范时绰绰有余的。
这个事情父亲很后悔的,没给她把把关,后来妹妹想去念高中,因为成绩很好的估计考个上好大学没问题的,可是,她也只上了技工学校。
那时的技校,很辛苦的,每天跑早操10公里,然后吃饭都是圆桌的,十个人站着吃,限制时间的,她抢不上的时候多,所以营养没跟上,个子也没再长。
尤其是那的小腿,跑早操变得很粗,每次她陪我去买靴子,她都只看着穿不上。小时候不知道,跑前要运动一下,上来就跑,小腿就变得又粗又硬了。
妹妹倒是心大,对于破碎的教书梦,没有一点留恋,或者是说早就认命了。
在技工学校的军事化管理呆了三年,她的自理能力很强,很迅速地把自己的行李打包,或者把被子叠的有棱有角。尤其是她说话也快,小眼睛一转很多点子都来了,她一直是父亲最喜欢的宝贝,也是父母觉得最亏欠的孩子。
第三节弟弟的理想很现实
弟弟从小就是个听话的孩子,小的时候白白的像个小姑娘,妈妈给他收拾的干干净净,有时候玩泥巴回来,就使劲地拍拍身上的泥土,很怕母亲看见了生气。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的学校在火车道的西边,家住在东边,每次都要穿过火车道去上学的,估计需要走半个多小时,那时候也没人接送,都是自己跟几个小伙伴一路同行的。
那时的弟弟最小,最顾家,记得有时放学回来,就会抱回一些芦苇,或者拾些木头,回来点火,那时烧的是煤炉。
有一天晚上,吃饭时好像爸爸跟我们边吃边聊,长大了要干些什么,我说要当作家,妹妹要当大夫,弟弟吭哧了半天说,要当火车站的装卸工,我们都很奇怪的看着他,他的理由很简单,每天上学放学路过货运处,就看到装卸工们搬运苹果,还可以吃苹果呢。
全家人都笑得肚子疼,一阵的爆笑,关于弟弟这个理想,一直是我们家一辈子取笑他的话把,每次聚会提到这个事情,我们就乐半天,弟弟就憨憨地笑了,他的个性是忠厚的除了有时脾气不太好,就是憨实的孩子。
第四节一碗汤的距离
父母养育我们很不容易,儿女永远应该有感恩的心对待他们,要知道赡养父母亲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应尽的义务。
记得2008年5月,我曾在搜狐博客上写过一篇文章《一碗汤的距离》,当时父亲和母亲都很健康,原文是这样的:
清晨阳光很明媚,我们的城市,终于盼绿树林,终于等开花朵,憨实的北方人,终于看到了忸怩的春光,那淡蓝色天上,浮动着的大片云彩,像棉花糖一样,让人感到异常甜蜜,真想永远浸在这幸福里!
走在上班路上,看见卖上海小笼包子的店生意很不错,就去凑个热闹买了些包子,顺路给母亲送了过去,妈妈一面埋怨这我多余,一面幸福地接了过去,满脸的皱纹都笑得挤在一起,其实,包子哪里都有卖的,关键是看是谁卖的,意义是不同的么。
之后的路上,我就一直想:孩子和父母的距离,到底应住多远合适?其实我想,就是应该一碗汤端到眼前不会凉,就和我一样吧,端一碗汤不凉的距离是最好的!
都说住在一起好,方便照顾老人,老人也能给照顾孩子。但是,年轻人和老人是有很不一致的地方,说好听点是有“代沟”,生活习惯不同;教育观念不同;思维方法不同。即便是可以容忍地过日子,也是有一面放弃自己的生活原则,去迁就另一面,看过电视剧《双面胶》就会更明白这个道理。
住的离父母太远,受不了刻骨铭心的思念。每逢中秋佳节还要倍加思念亲人,一直等、一直盼,一直到了腊月二十八九,才背大包、楼钱包、拖着孩子、带老婆,匆匆往家赶,平时父母头疼脑热的都不能忙前顾后,尽不到一点孝心。不是说养儿防老吗,有孩子,要放在那么远的地方,心里总是牵挂着,享受不到天伦之乐,老人也觉得很没意思的吧。
这样吧,有长大的孩子呢,就让她住在你的城市里,保持一碗汤的距离,这样你得人生才没有缺憾!有远方的父母,就接到你的城市里,也住在一碗汤的距离吧,这样你的人生才能浸润在幸福里!就要这端一碗汤不凉的距离!
七年过去了,当时写文章的心情还记得,那时的父亲是快乐健康的,如今文章还依旧留在我的博客里,可是父亲不在了,他再也吃不上喜欢的上海小笼包,再也不会幽默的说自己是刚果人,再也不会慢条斯理地叮咛我说:工作是要紧,更要注意身体。
此刻,眼前又浮现出父亲抚着琴,您和母亲一起哼唱起那首《骏马奔驰保边疆》的情景:
骏马奔驰保边疆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
钢枪紧握战刀亮闪闪
祖国的山山水水连着我的心
决不容豺狼来侵犯
阿爸帮我饮战马
阿妈给我缝补衣衫
亲爱的姑娘向我招手笑
喝一杯奶茶情意深
边疆就是我的家
人民和军队心相连
到处都有母亲的爱
到处都有亲人的笑脸
到处都有母亲的爱
到处都有亲人的笑脸
啊嗨...
啊嗨...
啊嗨...嗨...
父亲,
您在天堂可好吗?
女儿真的很想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