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 安李姓宗室,武后嫁李琛(1 / 1)
“韩尚食,今日的膳食怎么这么简单?”武太后看着桌子上的一碗菌菇炒鸡子和一碗白米饭后忍不住好奇道。
“娘娘先尝一口这鸡子,奴婢保证娘娘尝过后定会觉得惊喜万分的。”玲珑卖关子道。武太后闻言半信半疑地尝了一口鸡子,尝完顿时就眉开眼笑赞不绝口了。
“这个菌菇朕不曾见过,是什么菇类?这炒鸡子吃着能这么鲜美该是这菌菇的功劳吧。”武太后笑道。
“娘娘好眼力。这个是南诏国特有的绣球菌,生长在南诏国中西部的山林松树间,产于七八月份雨季之时,黑黑的带有一层白色,虽其貌不扬,但味道却鲜香无比,是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此菌有一种酷似腌牛肉干的浓郁香味,回味醇香绵长,肉质坚韧,嚼味无穷。当地百姓称腌牛肉干为干巴,因而此菌又名干巴菌。用干巴菌炒鸡子,其味妙不可言。奴婢将洗净的菌丝浸入鸡子清中打匀后再把它在油锅中先滑一遍,然后再配上火腿丝,放入酱油、细盐等佐料煸炒,之后再盛入盘中,淋上少许白麻油,如此这道菜就兼具火腿和菌之香了,香气也就更加浓郁了,滋味也就更加醇厚了,用以佐饭最能令人胃口大开了。”玲珑笑回道。
“南诏国的绣球菌?你是怎么弄来的?”武太后笑问道,说完不停地夹绣球菌和鸡子吃。
“这个绣球菌是李千里公子派人从南诏国弄了来进献给娘娘的。”玲珑回道。
“是仁儿那小东西啊,自从朕说他是我们家的千里驹后他就改名叫李千里了,李家宗室都视朕为仇人,就这小子还这么牵挂关心朕,还真是难得啊。”武太后笑道,说话间已经把一碗炒鸡子消灭光了,突然不经意间抬眼看到玲珑脖子上的红肿伤痕后就忍不住问玲珑道:“你这儿是怎么受伤的?”
“奴婢谢娘娘关心,娘娘还是不知道的好。”玲珑回道,脸上兴奋的表情一下子黯淡了不少。
“说吧,究竟是怎么回事?谁欺负你了,你只管告诉朕,朕一定替你做主。”武太后追问道。
“奴婢斗胆,除非娘娘向奴婢保证无论奴婢说出什么来娘娘都不生气发怒,否则就算是打死奴婢,奴婢也不敢说。”玲珑继续拖延道。
“好,朕答应你不生气发怒,你快说。”武太后催道。
“奴婢出宫采买食材时听到街头巷尾的百姓都在议论您,奴婢心里很是为您委屈,您为国家社稷操碎了心却还要被人误解,奴婢实在听不下去了,就和他们理论了,结果因寡不敌众而被他们给打了。”玲珑一边将剥好的柑橘递给武太后一边故作委屈道。
“百姓都怎么议论朕?”武太后面无表情地问道。
“不告诉娘娘也罢,免得娘娘听了闹心。再者奴婢怕说出来后娘娘会怪罪奴婢多事。”玲珑拒绝道。
“恕你无罪,但说无妨。”武太后道。
“娘娘,百姓们都说娘娘一定会将李家宗室杀得一个都不留的,他们还说了一些难听的村言俗语,奴婢就不向娘娘禀明了。奴婢知道娘娘很委屈,并非是娘娘想杀他们,而是他们想杀娘娘啊。”玲珑直言道。
“好玲珑,还是你理解朕啊,是他们谋反在先,朕不过是按律处置他们罢了。”武太后感动道。
“玲珑越想越为娘娘委屈,依玲珑愚见,或许有个办法可以让老百姓不再这么误解您,就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玲珑忙趁机回道。
“你快说出来朕听听,朕看看是否可行。”武太后忙道。
“娘娘可以将忠于娘娘的李家宗室提拔重用,或加官或进爵,一来可以堵天下悠悠之口,显示娘娘宽宏大量,善待李家,二来可以让那些受您重用的李家宗室以后更加地效忠娘娘您。”玲珑答道。
“这主意好,朕也有此打算。忠于朕的李家宗亲,朕看除了千金大长公主和仁儿他们外也没有其他人了。玲珑你做尚食真是太屈才了,应该去做国家的宰相才对。”武太后若有所思道。
“娘娘谬赞,奴婢做庖厨中的宰相或许还有可能。奴婢想跟娘娘告个假,望娘娘能应允。”玲珑笑道。
“又要去桂苑了?”武太后笑问道。
“是,昨日奴婢梦到吴国太妃了,她托梦叫奴婢好好照顾她的琛儿,琛儿至今都没个夫婿,她在那儿很是牵挂。”玲珑神情黯然道。
“琛儿如今多大了?朕想加封她为信安县主并给她赐婚。”武太后略微思考了一会后问道。
“县主今年四十有二,吴国太妃仙逝前嘱托奴婢得空常去照看一下县主。”玲珑忙回道。
“该给她找个什么样的婆家呢?肯定要是现在丧偶或离异的男子,最好还没有子女,那样的话她嫁过去后也不会过得太委屈了。”武太后自言自语道。
“娘娘真是菩萨心肠,虑事周全。其实太妃生前已有相中的孙女婿了。”玲珑笑道,武太后闻言忙问是谁,玲珑便将元思忠的名字告诉了武太后。
“为什么就相中他了呢?”武太后笑问道。
“她是元妃的侄子,有一次太妃去蒋王府时偶然见过一面就喜欢得了不得了。他生得英俊,又善言谈,文武双全,把太妃哄得很是开心,而且他跟县主年岁相当,他早年娶过一位夫人,后来离异了,无一儿半女,至今孤身一人,现任虢州卢氏县县令。”玲珑笑回道。
“看来你一直都很关注他啊。既是太妃相中的,想必也错不到哪儿去,那就定他给县主做夫婿了。”武太后笑道。
三日后,宫中特使带着加封和赐婚的圣旨一起飞马来到桂苑向众人宣读道:
鸾台:郁林王之女李琛体质柔明,神情敏畅,少而婉顺,长而贤明,行合礼经,言应图史,品貌出众,才华超群,太后与朕闻之皆甚悦。故封李琛为信安县主,赐食邑一千户。兹闻叠州刺史元仁虔之子元思忠颇具美仪,文武双全,现任虢州卢氏县县令,为官清明,治县有方,至今未娶且与县主年岁相当,堪为良配,为调和阴阳,成佳人之美,特命县主出适元思忠,择良辰完婚。布告中外,咸使闻之。萧氏虔心礼佛,上敬祖宗,下慰朕心,教女有方,即日起复郁林王妃爵,与蜀王妃杨氏一起出离桂苑,苑中所有奴婢仍随主伺候。所司准式。
“姐姐,我们终于自由了。”杨妃哽咽道。
“妹妹以后有何打算?”萧妃问道,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李璠刚到归诚州就染病死了,杨妃仅剩的两个庶子中李畴也已病故了,就剩个李瑾却又远在巴州,崔思古又在上任溱州司户之前得病死了,如今杨妃就只剩宝安县主这一个离得较近的亲生女儿了,论理杨妃也可随女儿同住,可她偏偏又跟女儿的婆婆隆山县主不甚相合,因此她恐怕也不愿意和隆山县主住在同一屋檐下。
“我去跟洁儿一起住,她现在搬去洛阳住了,姐姐帮我问问她愿不愿意,说得含蓄点啊,她要不愿意的话,那也能免得我们以后见了面彼此尴尬。”杨妃道。
“好啊,我替你去问问,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说,只是万一洁儿同意了,你要怎么跟玘儿解释这事呢?”萧妃无奈道。
“这个我自有说法,姐姐就不用操心了。姐姐打算和谁一起生活?”杨妃道。
“我本来打算跟琛儿一起生活的,但我希望还能和你一起生活,所以我干脆也跟洁儿一起生活得了。”萧妃回道,杨妃点头表示赞同。
“妹妹,你很快就要嫁给元公子了,是不是很高兴?终于盼到这一天了。”珍珠笑道,笑中带泪。
“是啊,等我成亲后我也要替你们各择一个良婿,让你们也都能风光大嫁。”李琛笑道。
“我早就不盼什么良婿了,我只想一直陪在妹妹身边。”蕊珠笑道。
“我也是。”珍珠忙附和道。
三个月后李琛与元思忠举行大婚,经过一系列繁琐的婚礼仪式后终于步入了洞房。这个注定意义非凡的非常之夜究竟又会发生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