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初访李玘府,元郎识李琛(1 / 1)
“崔大哥,玘姐姐,小弟我初次登门拜访,特备了一点薄礼,还请你们笑纳。”元思忠对崔思古夫妇笑道。
“弟弟,你真是太谦虚了,这么贵重的礼物,你怎么还说是薄礼呢?你让我们怎么好意思拿呢?你还是带回去吧。”李玘看了一眼元思忠手中那个做工精细的和田玉笔筒后便笑道。
“姐姐若真心疼顾我,那就一定要收下。”元思忠笑回道。
“此话何意?”崔思古插话道。
“我若把它再带回去,姑母必定会说我太不懂礼数了,连这点子事都办不好。”元思忠道。
“既如此,那我们就收下了。下次你再来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带什么礼物过来了,你在姐姐家就如同在自己家一般,跟自家人不必这么客气。”李玘笑接道,心说七婶不光肯放你来我们家了,而且还替你准备了这么一份大礼让你带过来,她这是打算和我那不苟言笑的婆婆和解了吗?原来李玘的婆婆隆山县主太过一本正经,不仅自己不爱说笑,还十分反感别人说笑个没完,因此得罪了不少皇亲。
“是,姐姐,弟弟一定谨遵姐姐之命。”元思忠调皮地笑回道。
“对了,你的小跟班怎么没跟你一块过来?平时他可都寸步不离地跟着你呢。”李玘看元思忠独自一人前来便忍不住好奇道。
“姑父在洛阳得了个宝贝屏风,来信叫五儿和王府里其他一些年富力强的小厮一起去洛阳当搬运工了,今早刚走,恐怕要过十多日才能回来呢。”元思忠笑回道。
“七叔还是那么喜爱倒腾那些古玩珍奇,还真是玩心不改啊!”李玘笑道。
“忠弟,你既然来了,那就一定要去我书房参观一下。近日我得了一幅好画,要有劳你帮我临摹一幅,我把那幅原画藏起来,把你的临摹之作带出去给众人瞧,你的丹青还是很不错的。今日家母带着你侄子和侄女去寺里还愿了,家里就我跟你玘姐姐在。”崔思古笑道,说完便要拉元思忠去书房。
“三郎,你急什么呀?忠弟还没说答不答应你呢!”李玘笑着打趣道。
“姐姐,我怎么会不答应呢?举手之劳嘛!只要大哥不嫌我临摹得不好,那我就心满意足了。”元思忠忙谦虚地回道。
“你别理你姐姐,咱们快走吧。”崔思古笑催道。
“那姐姐,我先去书房了啊。”元思忠笑道。
“去吧,我叫厨房备下了午饭,弟弟一定要吃过饭后再回去。”李玘笑道。
“夫人,你放心,以后忠弟会常来咱们家,你有的是机会一展你那高超的厨艺。夫人的厨艺可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就连商朝的伊尹都要拜倒在夫人你的石榴裙下呢!”崔思古笑道。
“三郎,你这张嘴就会拿我寻开心,我先去厨房看看了。”李玘笑骂道。
“忠弟,你看看,这就是我的书房了,你觉得怎么样?”崔思古笑道,迫不及待地向元思忠展示着自己的书房。元思忠仔细地观察着书房里的一切陈设与布置,只见窗下的书架上磊着满满当当的书,书架旁放着一张黄花梨木嵌大理石的大案,案上一边码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方端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小树林一般,另一边摆着斗大的一个邢窑花囊,花囊里插着满满一囊水晶球般红灿灿的芍药,西墙上正当中挂着一大幅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
“大哥的书房布置得极具韵味,给人一种恬静清幽而又不失活泼俏皮之感,弟弟我都看呆了。大哥叫我临摹的是那一幅画吗?”元思忠指着阎立本的那幅《萧翼赚兰亭图》问道。
“不是,你要临摹的那幅画在壁格里,我用画筒把它装了起来并放在了木盒里。你等着啊,我这就去取。”崔思古道,边说边走向东墙的壁格。
“大哥这么宝贝那幅画,想必定是哪个名家的画作吧?”元思忠笑道。
“不怕你笑话,并不是什么名家的画作,不过也绝对能称得上是丹青高手,是你玘姐姐的堂妹琛儿妹妹的画作。我之所以叫你来临摹,是因为这幅画上有我琛儿妹妹的题诗和印鉴,因此不方便拿出去给众人瞧,你临摹完后只敲盖上你的印鉴就行了。你可千万不要对外声张此事啊。”崔思古道。
“是,大哥,快让我瞧瞧吧!”元思忠笑道,并和崔思古一起将画打开,只见画中画着一大片粉色、红色、白色、黄色、紫色等各种颜色的牡丹花,鲜花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千娇百媚,仪态万千,花丛中石凳上有一美人正独坐在那儿看书,那美人发髻上珠环翠绕,鬓角处斜插着一朵粉红色的牡丹花,鹅蛋脸面,鲜眉亮眼,朱唇皓齿,削肩细腰,右上角有四句十分应景的题诗:花瓣柔柔层层爱,芳蕊茸茸灼灼开。百花丛中映日笑,一片春*色尽揽怀。落款是李琛之印的印鉴。
“大哥,这个画中的女子就是你说的琛儿妹妹吗?”元思忠试探道。
“是啊,说起来她还与你同岁呢,论生辰,她还比你大一个月呢。上次咱们去桂苑附近打猎,炜弟口中所言住在桂苑的琛姐姐就是她了,她是郁林王的女儿。我再跟你说一遍,我让你临摹她画作这事你可一定要保密啊。”崔思古笑道。
“大哥放心吧,弟弟分得清轻重。我虽花费一天的工夫就能临摹好这幅画,但却着实担心自己在匆忙之下因临摹得不好而亵渎了这幅好画,若要细细地临摹,那明日定可完成了,所以明日我还要来讨扰大哥呢。另外画中的这些牡丹花画得实在太美了,因此我想等临摹完后将临摹之作带回家去再多临摹一幅,完了再还给大哥,可以吗?大哥放心,我只会把它留给自己欣赏,绝不会把它拿出去给别人瞧的。”元思忠笑道,一边仔细端详着眼前的画作一边极力强掩着心中的激动,心说崔大哥口中所说的琛儿妹妹不就是几次都与我不期而遇但却几次都与我擦肩而过的梦缇萦吗?我千方百计想要找寻的美人却原来一直就在我身边啊!
“恐怕吸引忠弟的不光是牡丹花吧?”崔思古若有所指地笑道。
“大哥,你想到哪儿去了?我是真的喜欢这些牡丹花。”元思忠红着脸辩道。
“好,好,我答应你就是了。”崔思古笑道,于是元思忠就开始认真地临摹起了李琛的这幅牡丹画。不知不觉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李玘来书房叫丈夫和元思忠一起去饭厅吃饭。
“弟弟,你多吃点啊!这个菠菜你可爱吃?”李玘笑道。
“爱吃,只要是姐姐做的菜我都爱吃。这个菠菜可是很难得的,姐姐是从哪儿得来的?这个菠菜豆腐究竟是怎么做的?吃起来十分可口啊。”元思忠笑回道,知道菠菜是贞观二十一年尼泊尔国王那拉提波从波斯拿来后将其作为一件特别的礼物派使臣送到长安进献给太宗皇帝的,因此特别贵重,几乎只有宫廷中的贵人才能吃到。
“姐姐先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这个菠菜是姐姐的祖母吴国太妃所赐。至于第二个问题嘛,姐姐把菠菜用开水焯烫一下后再与豆腐同煮并加入调味料,既然你喜欢吃我做的菜,那等你下次再来的时候,我再做更多好吃的菜给你吃。”李玘笑回道,听元思忠夸她厨艺好,心中不禁一阵狂喜。
“如此就太谢谢姐姐了。”元思忠笑道。
“忠弟,你不知道,你姐姐只此一个爱好,那就是痴迷于烹饪,你侄子和侄女都让她喂成个胖冬瓜了。”崔思古打趣道。
“民以食为天,有人不喜欢吃吗?但并不是人人都会做。”李玘颇感自豪道。
“对了,夫人,过十日咱们要一起去巴州看望父亲,因此这几日就得开始准备了,临行前还要去桂苑跟母亲告个别。”崔思古道。
“是,晓得了。你每年都会去巴州,而我有两年因怀孕而没去。咱们这次把孩子们一块带去吧,他们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外祖父呢。”李玘感慨道。
“好啊,先前没带他们去是因为他们实在太小了。”崔思古应道。
“弟弟,你多吃点啊,在姐姐家不要客气。刚刚我和你大哥尽顾着说我们俩的事了,居然都把你给冷落了。”李玘对元思忠笑道。
“姐姐和大哥商量正事要紧,不用管我,我拿姐姐当亲姐姐,又怎么会和姐姐客气呢?我一定多吃点。对了,大哥,那幅画我明天还要来临摹。”元思忠笑道,想要将话题转移到李琛的牡丹画上来。
“好啊,不着急,弟弟你就慢慢临摹好了,我这位妹妹的画作也不是那么好临摹的。”李玘不等崔思古答言便笑道。
“我记得夫人说过,有年重阳节,琛儿妹妹送给了祖母一幅画,那幅画画的是祖母和琛儿妹妹一起放飞纸鸢的情景,祖母喜欢得不得了,回宫后就把那幅画当宝贝一样地裱挂了起来,后来有回我进宫去给祖母请安时看到了那幅画,小小年纪就画工了得啊,琛儿妹妹画那幅画时只有十三岁吧?”崔思古笑赞道。
“是啊,那丫头确实挺会画,我可画不了那些,我只对烹饪有兴趣。”李玘笑说道。
“姐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元思忠调皮道。
“还真是人以群分啊,跟三郎你一样能说会道的。”李玘笑向丈夫道。
“我若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定能强过张仪苏秦,说不定也能混个宰相当当呢!”崔思古自信道。
用过午饭,元思忠稍事休息后就又接着临摹起了那幅牡丹画,直到天将黑时才回蒋王府去,次日一早又独自一人前来崔思古府上继续临摹,而后又将已经完成的临摹之作带回了蒋王府,等过了两日临摹完后再将临摹之作送还给崔思古,而崔思古这边正忙着和李玘一块准备带去巴州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