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天地变换(1 / 1)
赦儿十六岁,娶了世家女徐氏,其父任职翰林院,大伯和太子太傅是忘年交,算半个□□。就亲戚关系而言,赦儿媳妇是老太太的侄外孙女,亲家母和贾代善是嫡亲的表兄妹。本来徐家不愿把闺女嫁给文不成武不就的赦儿,后来赦儿给亲家公淘了几件古玩。亲家公平生没甚喜好,就是爱字画古董,见了很是欢喜,遂把女儿嫁来。——这女婿挑的也太草率了吧!
可见爱玩儿还是有点好处的,我跟赦儿说:“你媳妇看这些的眼力不知如何。倘她与你一样儿眼尖,往后家里没钱了,你们还能去开个古玩店,靠这个赚钱。”
赦儿无语道:“她和岳父一样眼拙,没这个天赋。”
赦儿媳妇一直没怀上。过些年政儿媳妇王氏进门,她还没孩子;太爷贾源去世,孙辈守孝一年,更没消息了;再过两年政儿媳妇生了珠儿,她还是没怀孕,顿时压力山大。
我不愁,知道她会生贾琏——话说贾琏是她生的吧?其他人却都很愁。赦儿媳妇各种求子,太医也诊治过,夫妻俩都没问题,可偏偏生不出。我安慰她,说:“这是缘分未到,放宽心,过几年自然会有的。”她应是应了,然而越发愁烦。
老太太也愁得很,她年逾古稀,没什么心愿,就想看重孙子。结果政儿有孩子了,赦儿却还没有一儿半女。她也不是不重视珠儿,但老太太的观念里,长子长孙的后代更打紧,继承人嘛。要说起来,她宠珠儿可是宠得很,要星星不给月亮。
荣府也算四世同堂了,除了玫儿,没什么不完美的。
敏儿与赦儿媳妇很处得来,倒不是说她就不喜欢政儿媳妇,只是政儿媳妇文化程度不高,她俩没甚共同语言。赦儿媳妇比她大得多,带着她像带女儿一样,空闲时还会教她念书。
万幸,过一年,赦儿媳妇与政儿媳妇相继怀孕,生下贾琏和元春。老太太开心得出去走亲戚,带着三个小孩子,逢人炫耀。我们都胆战心惊,生怕她一个不好,跟着太爷去了。她平时不运动,一身富贵病,走几步就累,还满面红光,看起来特吓人。好在,她并没有因病痛而死,离世时非常平静,走之前居然还告诉我们:“我要走了,你们去给我准备后事吧。”把我们吓一跳。说完不久,她就离开了。
伤心是必然的。我嫁来几十年,老太太一直对我很好,她是个温柔和善的人,没什么脾气,也放纵我做一些闺秀千金不会做的事情。那么多年相处,我早已把她当做至亲,和自己母亲一样。
人去了,其他人还要过下去,就好像玫儿离开了,我还过得好好儿的一样。
很多时候,当悲伤沉淀下来,那些痛苦会渐渐消失,只会记得开心的事情,每次想起都感到一种惆怅的幸福;所以死者大于天,死去的人总能让人想到好而不是坏。这大概是每一个生物都有的自我保护机制吧,摒弃伤痛,保留幸福。
日子越发平顺起来,一切仿佛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我特意锻炼三个姑娘并两个儿媳的身体,政儿媳妇活得久,然而其他四个都是早死的命,我只能想办法让她们拥有健康的身体、铺顺他们的道路,尽我可能。
我和贾代善给二姑娘、三姑娘寻了两门亲事。一个是商户家的举子,有钱,不会过苦日子,对方也要依赖荣府,好好待她;一个是政儿的同窗,人品有保证,和政儿交情好,不会亏待姑娘。不管怎么说,我尽了我的责任,给她们挑选各方面而言都比较好的夫婿,也保障她们在夫家的地位。
贾代善原来想要让她们联姻太子|党,宁荣二府不算完全的太子|党,但是就姻亲方面非常偏向。我觉着吧,先不说这联姻有没有用处,光看当事人,她们高嫁不一定过得好,反而低嫁的话有娘家做后盾,日子更舒心些。贾代善后来被我说服,才挑了这两个女婿。
最要紧的,是敏儿的亲事。
敏儿年纪渐长,提亲的人也不少,甚至由于玫儿死后的名声,提亲者众多,一半儿都是将门,但我总能挑出刺儿来。将门不可能,玫儿的前车之鉴还在,我没什么国家大义,就一俗人,普通人,只想让自己闺女过得好;林如海更加不用想,我怕敏儿嫁过去早死,君不见林家几代单传,总归是身体有问题,才会在没有计划生育、合法三妻四妾的古代那么人口凋零;可是,其他候选人全都远远比不上林如海。这要是差得不多,我还能考虑考虑,然而能有林如海一半优秀的都罕见,何况相近呢!敏儿虽说嫁给他命运不大好,至少婚后琴瑟和睦。
贾代善特别满意林如海,无数次企图说服我:“林家公子有什么不好的?林大人只有这一位公子,嫁过去没有和妯娌、小姑间的问题,也没有婆婆要伺候。他又上进,出身也可以,况林大人简在帝心,侯爵多袭两代,日后前途无量,哪儿有不好的?林府还很近,你要去看随时都能去。你到底哪里不满意呀?”
我真是有苦说不出,简直跟我在无理取闹一样。可我真的怕敏儿嫁过去无子又早死!无子没关系,有两个哥哥,敏儿不愁过不好日子,顶多压力山大,可早死怎么办?到时候绛珠仙子一出生,一僧一道上门来,完了,全家都死光!
不对,也不能这么说,没有林黛玉,敏儿嫁给别人,说不定还有王黛玉、李黛玉。哎呦喂,这可怎生是好!
一开始贾代善还劝我,后来看我死不同意,也生气了,说:“你要是找不到比林海更好的,就把敏儿嫁给林海!”
我真想冲上那什么离恨天找警幻仙子,问问她,能不能别让神瑛侍者和十二金钗投生在咱们家?她们是很好,可我怕呀!特别是林黛玉,看《红楼梦》的时候有多喜欢她,我现在就有多害怕,甚至十倍、百倍的害怕。她是天上的仙子,只是来人间走一圈就走,我却要因此承受失去女儿的痛苦吗?
曹公你那么喜欢林妹妹,怎么不让她父母双全呢!岂可修!
我急得团团转,召集赦儿、政儿和两个儿媳,把难题列在他们面前,道:“现在的紧要目标,便是找到一个不逊于林大人之子的人选。”
两个儿媳一言不发,赦儿叫道:“啥?太太你不是在蒙我吧?”
我瞪他一眼,“瞎说八道什么呢!当然是真的,认真的,很重要的。”
赦儿道:“别,还不逊色于林海,我连有他一半儿厉害的都找不着,上哪儿找去?二弟说不得还认识。”
我看向政儿,他沉默了一会儿,说:“林公子之才、貌、德皆万里挑一,敏儿怕是寻不着更好的了。”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老大家的?”
“媳妇愚钝,一时想不到。”
“老二家的?”
“媳妇愚钝。”
好吧,他们靠不上,我……我也无计可施。
为今之计,只能以敏儿年幼拖一拖了。她才刚十五,争取在三年内找到合适的人选吧。
我不是不心动的,真的,敏儿和林如海是天作之合,极其般配,站在一起那真是郎才女貌、金童玉女。可般配不能当饭吃,我一想到敏儿死得早,就打退堂鼓。
然而,我和全家人的注意力,很快从敏儿的婚事上转移了。
永康三十七年夏,太子造反,失败后自尽。太子母族、妻族、詹事府、太子|党、叛军世家……所有相关的人员,全都一族灭尽。没有诛九族,却也和诛九族差不多了,甚至更为厉害。
京城血流成河,每天都有许多斩首、流放、充作官奴的人。
代婵一家也在其中。尽管姑老爷家已经分家,姑老爷毕竟是太子妻舅,况他是铁杆杆的太子|党。代婵和她的三个儿子、未出嫁的小女儿,以及三个儿媳、孙子孙女们,统统斩首。我还记得她家老大年幼时装模作样地说“龆龀之年”的样子,可爱伶俐,仿佛还在昨日。而现在,全都没有了。
同时受到牵连的还有赦儿媳妇和贾敬。赦儿媳妇的伯父虽然与此事无干,但他算大半个太子|党,与太子太傅私交甚笃,徐家这一支统统充作官奴,她伯父家流放。赦儿媳妇一听这个消息,登时昏死过去。醒来后药石罔效,太医说这是心病,若想不通,只怕就要准备后事了。
贾敬的老师是太子|党,贾敬虽然考中了进士,但还在翰林院熬资历,没有实职;又有北静王这个铁哥们想尽办法保他,并贾代化生前深得帝心;更兼太子|党的小鱼小虾实在太多,清算不过来,才没有被波及。但也官途无亮,自请辞官,出家做道士去了。
荣府人人自危,这些受到牵连的人,哪样不是姻亲、同族?贾代善原本只是满意林海,如今是恨不得立时把敏儿嫁过去。林大人是皇帝的心腹,贾府如今需要这一门婚事作为保障。
我没办法反对。在我和贾代善为了这件事吵起来时,敏儿进来,对我跪下,磕头,说:“求太太允准。”
那一刹那,我不知道有多少委屈、多少眼泪,奔流而出。
这到底是谁的错?我突然发现,我曾经把一切错误都归到自己头上,甚至其他人、作者的身上,然而这不是任何人的错,而是这个社会、这个皇权、这个命运的错。
我多么希望,自己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它带给我快乐、幸福、家人与羁绊,更带来痛苦、无助、悲伤与离别,使我眼看着命运的车轮,一点一点地,按着轨迹转动,无计可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