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红楼之走剧情 > 2 待字闺中

2 待字闺中(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综欧美)科学怪人一锅萌 只因暮色难寻 白琹引 流年倒转叙深情 谋嫡 未来影帝住我家(娱乐圈) 君心何处重觅幽香 [系统]快穿之将子拖走 空中菜园之变形辨爱记 自由落体

姐姐一出嫁,整个家都空下来了。她未出门子前,也不热闹,她是很安静的人,可少了一个人,就真的空了很多,一家人都不习惯。

三朝回门,也不是以史家闺女的身份,而是高家媳妇儿的身份,不再是我们家的人了。尽管知道这很正常,我还是感到惆怅,总有一天我也会这样,回家变成了做客。

穿越前,我曾以为古代闺秀的日常都在学习管家、出门社交和各种宅斗中渡过,现在才知道完全不是。至少我和姐姐出嫁前的生活并非如此。

学习管家只是母亲有时会告诉我们怎么做,或者练练手,但并没有过多重视,更多时候我们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闺中密友之类,有的闺秀也有一二,只是女孩儿们极少出门做客,我和姐姐是没什么闺蜜的。又没什么住在一块儿的亲戚,简而言之,清静又悠闲。

我享受这样的生活。既然不能像男子一样自由自在、掌握命运,清闲舒适地享受生活也挺好的。

哥哥没走科举路子,因不喜欢念书;也不走武官的路子,他不服管教。只好捐官。捐官是太|祖弄出来的法子,为了给国库攒钱,也为了把空置的官位填上,后来直到一统天下也没有取消,就渐渐流传下来。我疑心太|祖挖坟时,有不小的一部分陪葬品都被下头的人昧下了,不然没道理他这么缺钱,而四王八公这么有钱。

幸而哥哥很怕父亲,也很听话,没有变成纨绔。

后来父亲又有了庶出子女,两个弟弟,一个妹妹。顶小的一个弟弟出生时,哥哥已经成亲了,我刚刚十三岁。这时候的人真的结婚太早了,婆婆和媳妇一同怀孕、叔叔比侄子年龄更小的事情屡见不鲜。同样的,夭折的孩子也多,毕竟科学很落后,医学也只有内科比较好,还都小小年纪就结婚生孩子,死亡率自然高。在哥哥出生前,母亲的长子就夭折了,还没有满月。

母亲对庶子女没什么所谓,虽然几个弟弟妹妹都抱到母亲跟前养着,她并没有多少上心,也未亏待他们。

她跟我说:“待日后你夫君有了庶出子女,很不必费什么心思,总有仆妇伺候,你想起来时问一二句罢了。庶子不过值一点家财,分家时随意打发。庶女若喜欢,就抱来养,日后找一门好姻亲,也是造化;若不喜欢,尽可叫她自生自灭,不用碍于名声对她好,要不是为着扬名,谁管庶女死活呢。”又道,“若日后婆母喜爱庶子庶女,就送去给婆母养,养得好了,自然妥帖,养得不好,夫家也说不出什么。”

再解说我日后的夫家:“荣国公你是见过的,与你父亲至交,同是将门,贫寒出生。荣公夫人,即你日后的婆母陆氏,出自江南陆家,是历经三朝的书香世家。虽说现今还未缓过来,毕竟底蕴深厚,涵养非凡,况她生于本家嫡支。你便是学到你婆婆一点两点都好,可别出嫁后还日日舞剑骑马,不招你婆婆喜欢。虽说荣公夫人性情宽厚,却也有做婆婆的通病,总会看儿媳妇不顺眼。便是你学不好,你儿女也顶好送去给婆婆带几年,颇有益处。”

又讲我未来的丈夫贾代善:“荣公世子好读书,聪颖伶俐,孝悌友爱,亏得一早给你们定了亲,不然这么好的女婿上哪儿找。代婵很喜欢你,日后也不怕同小姑子处不好。自古以来,婆媳、姑嫂就是最难缠的关系。只要代婵喜欢你,她亲娘怎么也不会太难为你。只是出嫁后你是媳妇,不是闺女,必然觉得委屈,切不可心生怨怼,新媳妇都是这样的。等你熬过去,便能收得云开月明;熬不过去,自己受罪。”

这些话母亲说了不少回,越说越多,直到荣国府请了媒人来提亲,瞬间爆发——因着我快出嫁了,她从纳彩问名就很是焦躁。其实这表现比姐姐出嫁那会儿镇静多了,大概是因为有过经验吧。

我很想要求推延婚期,这才十四岁,周岁十三,居然要出嫁了,摧残儿童啊。姐姐出嫁好歹也满十六周岁了,算半个成年人。可古代人不是这么算的,古代人订婚事多数按男方算,贾代善十八岁,应该结婚了。

这方面我也略不解,照年纪看来,定亲的该是我姐姐和贾代善,女大三抱金砖嘛,我比他小五岁,怎么会定亲呢?

从我一岁定亲,直到议婚订婚,十来年的时光,我只见过贾代善和他爹贾源一回,他娘陆氏倒是正经见过四五回,他妹妹贾代婵一起玩过几次。那是特别聪明、特别通透的一个孩子,完全称得上多智近妖,算是神童了,我和她就是渣渣,情商为零。可惜生在这个时代,不能发挥她的高智商,若是生在现代——不用现代,只是民国,她都必能取得成就。

说到底,还是这个社会太扭曲、畸形。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也没有勇气和能力,只好让自己融入这里,混过一生。至少作为贾母,一生平安是必有的。

等母亲终于说教完,放我回屋,鸳鸯、鹭鸶两个上前伺候。我问:“珍珠翡翠呢?”

鸳鸯道:“珍珠去安排新调来的几个丫鬟,翡翠寻库房给她们收拾屋子。”

这几个是母亲挑出来给我的,日后到夫家可补二等丫鬟的缺。母亲的意思是几个心腹去做姨娘,二等丫鬟升做一等后,现在的三等丫鬟们还不太够资格填二等丫鬟的缺,便精挑细选几个□□好的家生子,连带她们一家的身契都给我陪嫁。

关于心腹做姨娘这回事儿,我原先不太明白,看小说还以为很不好,现在总算理解了。陪嫁心腹做姨娘,身契在自己手里,想拿捏就拿捏;还有多年的情分在,大多数姨娘都指着正室过活,何况原本是正室的丫头;另外,关于心腹的婚事,若对方家境不好,就算是去做正头娘子,也很受苦,还不如收做姨娘,至少锦衣玉食的过一辈子。只要正室不磋磨,姨娘的日子还是很好过的。就算生下庶子庶女,倘不是太多,更无须在意,庶出终究分不掉多少财产。因此这在古代很正常。

之所以有那么多女子不愿意,只是因爱生妒罢了。这不是错,而是一种深切的无奈。像王熙凤这般爱吃醋的泼辣人,不也含着苦水把平儿开脸了。这不是任何一个女人的错,而是大多数男人,或者说整个封建体系的错。

古代男人不是各个三妻四妾的。像明孝宗朱佑樘,那个被万贵妃迫害却宽恕万家、统治期间被称为“弘治中兴”的皇帝,一辈子只有张皇后一个妻子,没有任何嫔妃、从未纳过宫女,过着平民夫妻一般的生活,对妻子忠贞不二。是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唯一一个好男人。

所以说,古代有钱人并不是非得纳妾的,只是他们大多数人都纳妾,渐渐以之为正常。朱子那个直男癌都说过,“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又说要“存天理”而“灭人欲”。说明他们知道纳妾不好,但非要为了色|欲而给女人套上枷锁,说嫉妒就是不贤。何等扭曲而不道德!

我没对贾代善抱有指望,他生于权贵之家,和我不是患难夫妻,没道理专要我一个而不纳妾,我更没那个智商把他调|教得只要我一个。可我也没打算硬把心腹丫鬟都开脸。她们若有愿意嫁出去的,我就找一门好婚事,叫她们风风光光地嫁人;若想做姨娘,我自然不会亏待。

说到底,比起几乎是盲婚哑嫁的贾代善,我对这些丫鬟的感情深得多。不,这根本不能比,一边是陌生人,另一边是从小到大朝夕相处的小伙伴,谁更要紧,根本不用想。

婚期订得比较早,初秋我就要嫁过去了,距离订亲不到半年。好在,在这之前我能过一个痛快的生日,不用在一年一度的生日时还得伺候婆母。

晚食后,母亲对父亲忧愁道:“老爷,梨儿早早嫁人,连及笄礼都不好办,亲家也太着急了。桓儿媳妇才刚进门,我还没缓过来呢。”

她说这话,并非为了拖延婚期,只是抱怨几句罢了。父亲直脑筋,说:“那我去和贾源说,改一下婚期,明年再嫁。”

“哎呀,都订好了,哪有这样反悔的。”母亲赶紧说,“我就是觉得委屈了梨儿。”

“……”父亲无语,估计不明白母亲到底搞什么,我也很茫然,完全没有这根筋,“你说怎样呢?”

“梨儿爱马,不如把城南的马场给她?以后到底在婆家,总是做人媳妇的,不好在府中策马。”

这类经济来源一般不归妻子管,是丈夫管的。多数有钱人家都不会让女眷做这些,他们觉得这算是抛头露面,不合规矩。母亲能想到这个,也挺厉害的,至少我对这类事完全没脑子。

话说回来,这果然是亲妈啊……虽说老是偏心哥哥吧,但对我和姐姐是掏心掏肺的。不过,貌似陪嫁一个马场也无济于事,我未来是荣公夫人唯一的儿媳,没什么时间去马场。这就是大儿媳妇的悲哀。

父亲很干脆地答应:“行。我们家在城南还有马场?”

“前年收来的,前东家姓李,这两年还送过年礼,老爷想起来没?”

“哦,那家啊。”父亲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