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圆圆风流史 > 10 冲冠一怒为红颜

10 冲冠一怒为红颜(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真爱的天平 丧尸时期的爱情 后知后觉的爱情 我一直在等你 风吹云动心亦动 K-纯洁关系 HP夜曲与晚钟 追夫手册 [空之境界]兽医 女帝万万睡

军队行驶得很快,人们由于兴奋,并不在乎有多少累了。三桂带头来到永平西沙河驿站,他望着北京的方向,势担负重地说:“今天就在这休息营夜吧,明天继续上路。”众人没有一个不赞同的,全都兴奋不已。

这时,前方来了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正拼命地跑到三桂面前。

旁边的护卫忙抽出佩剑,个个提高警惕。

“乞丐?”为首的一个士兵问。

带头的一个小伙子抬起头,三桂一看,此人蓬头垢面,却是自己的亲兄弟吴启!“长兄,我……”吴启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弟弟,你怎么来了?……父亲……怎么样了?”三桂问。

吴启咽了口唾沫,说:“我是从京师里逃出来的,我身后的几位都是直隶人氏。父亲基本上没出什么事。”

“那……圆圆,她怎么样了?”三桂迫不及待的问。

“她,她……唉,长兄,你还是别问了,越问越伤人。”

“胡说!”三桂变得凌厉,“发生了什么?你说,一字不漏的说出来!”

“那……长兄,你先挺住,千万个挺住。不要因为我说了什么而失了分寸,当务之急……咳,我说,我说,京城被李自成部下大掠,拷掠净尽,打击官宦地主,我和这些人逃了出来,又听老百姓说嫂子被刘宗敏抢占为己有了……”吴启说。

“什么?占为己有!”三桂犹如晴天遭霹雳。

他之“决意降李”,并非是其立场的转变,而是在敌我形势悬殊下的投机之举。他希望自己的投降至少可以保证已有的特权和在京家小财产的安全,也许还抱有充当新王朝的佐命功臣的幻想。但是,农民军进京以后的革命措施使得他的这些幻想成了泡影。

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对于投降的地主阶级严厉拷掠,虽然已经占据了大半个中国,但是完全反对地主阶级,坚决消灭地主阶级,如此就和他的既有利益冲突,和他的家族利益冲突,和他的支持来源冲突。这些,他千忍万忍,已经忍了。

可是,这一刻,他已清楚的知道,他和他的阶级不能和李自成的大顺王朝共同相存。

而更重要的是,他的圆圆,他的视如珍宝的圆圆……

“该不会是谣言吧?”

“就是就是,李闯王从来就不是这种人,怎能让手下为所欲为。”

“可万一真的这样,那吴将军岂不吃了大亏了?”

“哪个混蛋说的?老子揍死他!”

“没准是徒有虚名,我也早就听说李闯王的妻妾不亚于崇祯皇帝的呢!说不定啊,他那帮喽啰见了心痒痒,也鸡奸狗盗的生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唉,这也难怪,毕竟是他们攻了城啊,此后是他们的天下了啊。”

许多人议论纷纷。

三桂火冒三丈,抽出宝剑,”嗖“的砍掉了案头一角,指着北京城的方向吼道:”大丈夫不保一室,何以为生?李闯贼啊李闯贼,我吴三桂若此仇不报,定非君子也!你给我等着,我要你拿命偿还!“三桂本来是迫于形势逆转,出于无奈,只得投靠李自成,可现在听了吴启的消息,对闯王失去了信心。

三桂拨转马头,决定向那帮蛮夷借兵。正好此时,圆圆命送信至三桂的家仆赶到了,他见这副情景,料知不妙,连忙把圆圆的信烧毁掉,落荒而逃。

这边三桂派副将杨坤持书到满清大营,乞求睿亲王多尔衮出师相援,准备好好地惩罚一下李自成的大顺王朝,以泄痛失爱姬圆圆之恨。

满族总兵多尔衮正愁山海关兵精粮足,能否打下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看到三桂主动来降,欣喜万分。

三桂是以明朝臣子的身份向北朝求援,请兵之目的是“灭流寇”,并使明朝得以“中兴”,而不是让满入主中原。在消灭农民起义军之后,将以“子女玉帛”和部分土地作为对北朝出兵的酬谢和报答。在满军进关路线问题上,三桂要求满兵“直入中协、西协”,而他本人却“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门”。按照这一规定,不但可以保护自身安全,防止满军乘机行其假途灭虢之计,而且还可以促使满军与李自成主力进行火并,他自己可坐收渔翁之利。当时山海关形势虽然紧张,但李自成大军尚未东行,三桂尚未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对清仍心存疑惧。

多尔衮想来也不差,同意了和三桂签订盟约,联手打败李自成。

21日傍晚,三桂率领十万满兵进攻北京。此时李自成已得知消息,命二十万东出京师迎战,死伤无数。三桂越战越累,快不行了,自己借来的军队人数也不到三分之一。突然一支冷箭射来,三桂一闪,险些丧命,连忙再去请求多尔衮借兵支援。

多尔衮见三桂狼狈的不像样,而且又打了败仗,不肯再借兵。

在形势的逼迫下,吴三桂被迫改变初衷,由不许满兵自山海关进关转而迫切要求其自山海关进兵,以与即将到来的农民军作正面的交锋。

多尔衮这才稍稍满足,但还想再摆出点气势来鼓着肚子装胖。

“请大人开恩。”三姑忧心忡忡。

“吴三桂,你可曾想过,借了你这么多兵还是输了,谁还会相信你呢?而且你当初说不只送我金银财宝,还答应裂地为酬,到现在输的一塌糊涂,我还做梦呢!”多尔衮不屑地说。

“可他们有二十万人啊!”三桂叫冤。

“难道你不能以寡胜众吗?呵,吴总兵的名声,谁人不知,孰人不晓?亏那帮明军还称你是英雄,唉,真是笨到家了,信了你写篇鬼话!现在给你两条路:一、滚出我的领域,永远别再来找我了;二、向我等俯首称臣,我才借兵给你。”多尔衮翘着二郎腿,不客气地说。

对于自己的国家而言,决不能投靠外族,这是义不容辞的。三桂听了,无奈苦苦哀求,可多尔衮就是不听。

三姑咬咬牙,他清楚,刚刚提出的条例已经严重威胁了祖国的安全,而现在,如果投靠异族,那将是对自己的民族同胞的背叛与不义!他刚想开口拒绝,可泪水已经勒住了他的喉咙,脑海中又浮现出曾经与圆圆在一起时的甜蜜日子。那个时候,时间很短暂,被公事笼盖,却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三桂在和圆圆荡秋千的时候心想:圆圆,认识你是我一生中最欣慰的事!缘分将我们凑在一起了。他仿佛又看见了当初与她拜堂时的情景,满屋的红光,折射着圆圆的音容笑貌;他仿佛听见了临别时对圆圆许下的诺言:“相信我,我很快就会征服李自成,到时候与你在一起,哪也不分开了。”

可事到如今,真的要分开了吗?那些过去的记忆,是甜蜜的,是心酸的,是幸福的,也是痛苦的。

他爱江山,更爱美人。

一滴晶莹的泪珠滑落到三桂棕黄影实的脸颊上。众人都惊讶了。连三桂自己也惊呆了:自己征战十几年,平生竟然头一次落泪!男儿有泪不轻谈。圆圆对他来说太重要了!珍贵的不容强占,不容欺侮,不忍离弃,不忍失去。哪个绝代佳人能比得上她?

三桂难过地叹了一口气,号令众兵一起跪倒在黑压压的满人面前,俯首陈臣:“贼锋东指,列郡瓦解,唯山海关独存,而兵弱力单,势难抵挡。今闻大王业已出兵,若及此时促兵来救,当开山海关门以迎大王。大王一入关门,则北京指日可定,愿速进兵。”

多尔衮这才满意地冷笑着点头,同意再借兵。

22日早晨,三桂重镇旗鼓,与明军再次展开生死搏斗,正在危机一发之时,隐藏在树林里的满人一哄而现,把明军杀得片甲不留。

李自成逃回北京城,呵斥吴襄:“不是叫你儿子投降的吗?谁叫你让他投到乡巴土狗儿那去了!”

吴襄结结巴巴的说:“臣也不知道啊……闯、闯王,您……就高抬贵手,饶、饶了属下吧!”

“饶了他?我这边死伤惨重,岂不白便宜了他!来人,把吴襄给我拖出去斩了!”刘宗敏在旁叫道。

立刻,来了两个刽子手,把吴襄拖了出去。尽管吴襄大叫冤枉,还是被宰了首。刘宗敏将吴襄血淋漓的头颅高吊在城墙上。城里的老百姓见了总兵的头居然被吊在城墙上,也只能哀叹惋惜。

其实三桂早就看了吴襄的信,但为了圆圆,他什么也不顾了。没有圆圆作前提,一切都是扯淡。只要有圆圆在,一切都好。如此一来,他是准备以父母妻子的性命作代价的,而且还装模作样地致书父亲说:“父既不能为忠臣,儿安能为孝子乎?儿与父诀,不早图,贼虽置父鼎俎旁以诱三桂,不顾也!”

堂而皇之地以尽忠于大明皇朝为借口,来赔上全家的性命。岂不料请清兵灭大顺国,将来的天下无疑为满清人所坐,那不就是背叛民族的利益,引狼入室了吗?为了心爱的陈圆圆,家人也好,民族也罢,三桂已顾不了那么多了!还冠冕堂皇地写道:“父为苟且偷生,竟投靠闯贼,此非是对圣上之不尊敬,更是对大明之出卖。朱明本天应,理应由后继。既然连父亲都对国不忠,那就别怪孩儿不孝了!”写完,把吴襄的信撕成碎片,扔进火灶里。

处治吴襄一家后,李自成决定挟持圆圆一齐逃避山西,可李岩却坚决反对:“吴三桂既然为了陈圆圆而投夷叛族,若挟住她恐怕吴三桂不会罢休,继续追兵山西。还是把陈圆圆留置在这里吧。”李自成无话可说,一时也逃的匆忙,没心思搭理这些琐事,便同意了。

可他们并不知道,在他们打前线时,圆圆已经躲藏在一个尼姑庵。临行前,她将小黑猫偷偷放生了:“好孩子,这里太乱了,你另去寻个家吧,我不能照顾你了。希望你,能找到一个是个你的世外桃源。”可圆圆不知道三桂投清反明的消息……

三桂率领九万大军直冲北京,起义军一哄而散,逃命的只顾逃命,愿意跟随的仍就跟随。三桂占领北京,却发现是座空城,便怀着杀父夺妻之仇,冲向山西。

一个尼姑慌慌张张的对圆圆说:“不好了,陈施主,吴将军投靠满人占领京师了!”

“什么?这,这不会是真的吧?你了不要胡说。”圆圆大吃一惊。

“怎会有假?李闯王都战败而逃了,以后估计是蛮人的天下了。”尼姑丧气地说。

“啊——”圆圆吐了一口血。

“陈、陈施主,您没事吧?快来人啊!陈施主不好了!快来人啊!”

圆圆万万没有想到,昔日的英雄竟然成了今天的降虏,太令人寒心了!为此大病了好久,才稍微有所好转。

世人也万万没有想到,这位秦淮河畔的绝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倾;帝星殒落,霸王为僧,当世枭雄,为之搏命;生灵涂炭,倾国倾城......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