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 简(1 / 1)
伊丽莎白考虑了一早上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她找来玛丽商量,玛丽听到她的打算就挑起了眉毛:这位二姐火眼金睛,而且十分有媒婆的潜质嘛。她昨天也观察过达西先生跟宾利先生,说实话,她的观察力不强,但还是能感觉到达西先生确实有意无意的关注伊丽莎白,而宾利先生在她们姐妹面时而谈笑风生热情开朗,时而又坐立难安欲言又止,这两个准姐夫确实陷入班纳特姐妹的情网,不过一个闷骚搞暗恋,一个傻白甜好容易双向恋却搞不清状况。
伊丽莎白提议让简到这里来,最好让宾利先生跟简在重新相处一下,当初简到伦敦来,她们从未宣诸于口的一个目的就是想重新邂逅宾利。而昨天达西先生跟宾利先生都提过,他们最近一直住在达西家的别墅里,菲茨威廉上校则住在菲茨威廉伯爵的农庄上,他们三个约好了要把最近闯到农庄祸害庄稼的野猪都杀干净,那既是一种男人的消遣也是一种绅士的奉献。所以最近几天,他们都不会离开,而她们只需要把简接到这里,让她有时间去骑骑马散散步,偶遇宾利先生是必然的,以后的事自然水到渠成。
玛丽表示深切赞同,于是她们立刻写信,央爱德华斯小姐派仆人送回伦敦,她们把这次的目的开诚布公的告诉了爱德华斯小姐,一丝一毫都没有隐瞒,她们坦诚的态度得到了爱德华斯小姐极大的好感,她答应全力促成此事,她说:“虽然我个人认为现在的婚姻制度有太多的缺陷,但事实上,许多小姐们都想步入婚姻殿堂收获终身幸福,如果我能帮助一位小姐获得她梦寐以求的爱情,自然义不容辞。”
于是那封满载着希望的信件在当天中午以前就寄出去了,伊丽莎白跟玛丽都相信简一定会在晚餐前赶到这里,等到明天上午她们一起出门散步的时候,简就可以偶遇宾利先生了。
伊丽莎白从没感觉这样急切,自从寄走了那封信,她的心仿佛也随着回到了伦敦,她情不自禁的想象简收到了信以后会怎么想——她肯定是想来见宾利先生的,但她肯定又不想表现的太过心急。简一向稳重谨慎,为了向姐妹们表明她已经放弃了宾利先生,那么她许是会选择在第二天出发,但是,也许一个年轻小姐因爱而生的勇气会促使她当天成行。
伊丽莎白一整天都沉浸在各种猜测之中,当天午后她和女士们去湖边散步的时候正巧遇了达西先生、宾利先生跟菲茨威廉上校,她看到他们非常开心,旁敲侧击的询问他们明天的行程。达西先生说他们以前很少来这边散步,这一周他们都在昨天的那个森林附近,因为菲茨威廉家的农庄就在那里,不过思考到昨天他们的行径可能给几位小姐带来了惊吓,所以今天他们改变了行动方向,他们决定每天上午从这边开始往东面搜寻,这样即使有些可怕的野兽也不会像上次一样被驱逐到这边来了。
达西先生说这些话的时候面无表情,伊丽莎白以为他是因为每天要从这边出发,离她们这些乡下人太近而心内不乐,所以为了报答救命恩人,伊丽莎白决定尽量不跟这位先生说话,这样能最大程度的减少他的不快,当然,也能让她自己远离不快的源泉。她也没有把简要到来的事说出来,因为她本来就怀疑达西先生是这段感情的刽子手之一。
于是为了缓解这种双方无话可说的尴尬,伊丽莎白转而跟别人说起话来,假装她并非有意冷落达西先生,而是因为认识了有意思的新朋友,所以无暇顾及了。事实上,她确实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菲茨威廉上校。原本伊丽莎白对于达西先生的表哥是心存戒心的,俗话说欲知其人,先知其友,达西先生身上充满上流社会的优越和傲慢,那么和他要好的表哥,伯爵的小儿子,说不定会比他还要更胜一筹呢。她相信宾利跟达西这样的朋友组合只是个例。
但是跟菲茨威廉上校交谈过后不久伊丽莎白对上校的观感便截然相反了,他风度翩翩和蔼可亲,举止十分亲切,而且趣味高雅,谈吐随和,丝毫没有她在达西先生身上发现过的任何讨人厌的地方,这可真是太让她意外了。
她跟菲茨威廉上校交流的非常愉快,几乎把自己跟他说话的初衷都忘记了。就连宾利先生,她也不像一开始那样惴惴不安的猜测他明天是否会出门散步以及他遇到简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神情举止了。大约十几分钟之后双方就愉快的结束了这次的午后运动,当她跟爱德华斯小姐在走廊里遇到玛丽跟艾尔弗雷德先生的时候,她可以完全像玛丽一样气定神闲的等待简的到来了,不管是今天还是明天,她相信简肯定会来。
事实上,简并没有过分矜持,她接到伊丽莎白的信就决定立刻启程,跟随送信的仆人一起去里奇蒙,在路上的时候她确实有些后悔自己的行为太过冲动,但她一再告诫自己,她此去并非完全为了见宾利先生,她已经完全放下了对宾利先生的感情,等她见到宾利先生的时候,她完全能够不动声色的平静如常的跟他说话。
而且她相信自己的姐妹绝不会过分的嘲笑她的心急火燎,因为农庄的主人爱德华斯小姐送来了一封信请她来照顾的受到惊吓的伊丽莎白,这使她有充足的理由来这里看望妹妹并盘桓一段时间。简深呼吸了几下,攥紧了带着蕾丝手套的手指,她不知道那里有什么命运在等待她,可她知道她得去。
宾利先生没有回到内桑菲尔德的这件事,使简承受了极大的痛苦,整个梅丽顿都充斥着关于她的各种猜测,但是外界的流言蜚语对她并不能造成太多的伤害。她本性善良宽容,从不以恶意去猜疑别人,自然也不认为别人会恶意猜测她。
她的痛苦大多来自于她自己,她向来谦虚谨慎,自认为本身并没有多少过人的优秀品质,因此宾利小姐给她写信说过希望达西小姐能嫁给宾利先生之后,便有些自愧形秽。她时常反省自己的过于自负,深深自责于自己对情感的过于自信,上帝和命运没有任何理由偏爱她,从而使她获得过人的幸福。但夜深人静的时候,她又常常不自觉的回想起跟宾利先生相处的每个细节,无论那个场景都告诉她宾利先生是爱她的。女人对于爱情的直觉都是惊人的,而且大多都宁信其有,不信其无,这种矛盾的挣扎让她饱受痛苦:一方面她的嘴上说宾利先生不可能爱她,她没有任何资本获取这世上最大的幸福,一方面她又不断的想,宾利先生对她的感情分明是真实的,是真挚的,在许多次他看她的眼神里,在他的话语里就能证实这份猜测。
她到伦敦以后渴望见到宾利先生,她相信如果给她跟宾利先生多见两次面,让她冷静的、客观的、细心的、谨慎的观察两次,跳脱以前她认为他爱她的幻觉,这次她一定能真实的感觉到宾利先生对他的感情,如果他不爱她,她绝不以此痛苦,如果他爱她……
想到这里,简立刻冷静下来,如果宾利先生爱她,她又能怎么办呢?宾利先生已经放弃了她,即使他爱她,他们大概也许是没有结果的,宾利先生的所作所为已经表明他是绝不会向她求婚的!更何况他还有很大的可能是不爱她的,他对她的温存体贴大抵出自他本性的善良宽厚。
简想到这里,内心一片冰凉,她有些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她也许不应该到这里来,如果宾利先生遇见她会怎么想她呢?她这样完全是自欺欺人!
但是现在下车已经来不及了,这段路并不很远,她到的时候刚巧赶上参加大家的下午茶。
简走进房间的时候,心情已经完全不像刚上车的时候那么踌躇满志了,她现在把宾利先生放到一边,一心只关心自己的妹妹。
莉迪亚一见了她就立刻跳了起来:“简,你怎么来啦?天哪,你应该早点送信来,你知道我们两个小时前遇到了谁吗?我们应该告诉他你会来!”
简听明白了她的含义,她的脸色有些发红,一个小姐追着男人跑可实在不算是体面事,好在爱德华斯小姐及时解围,她告诉大家,是她邀请班纳特小姐来这里的——班纳特小姐跟伊丽莎白小姐最亲厚,她坚信伊丽莎白昨天一定受到了惊吓,也坚信简的到来一定能抚慰伊丽莎白饱经惊吓的心。
这种解释合情合理,在场的年青人都表示爱德华斯小姐的这一安排真是太好了,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妥帖之处。
爱德华斯上校倒是本想打趣两句,但他的弟弟用严厉的眼色制止了他,饱经世故的先生们通过今早莉迪亚的宣传当然立刻就明了了简小姐到来的原因,但他们都认为这种行为是顺理成章的。
爱德华斯上校是位情场浪子,他当然不会看不起小姐们为爱情做的傻事,而艾尔弗雷德先生生性宽厚,性格严谨,即使出于绅士风度也绝不会把这种事情说破。
于是简理所当然的住了下来,伊丽莎白跟玛丽都期待她第二天能够在附近的某个小径上、树林里遇到某个人,但她们都不知道简已经冷淡了自己的心肠。
当天的晚餐没有什么话题,主人一家都尽力使新客人感到自在一些,而且他们做的很成功,爱德华斯上校跟弟弟妹妹做到了让他们的客人宾至如归。
第二天是个好天气,大家在早餐的时候还在议论这两天遇到的几位先生,说今天肯定会遇到他们的,大家还很自然的谈起了他们住在附近的几户人家,这种自然的态度让一直有些拘谨的简感觉有些安慰。
为了能让简跟宾利先生好好说话,玛丽决定今天还是同昨天一样去跟艾尔弗雷德骑马,她还邀上爱德华斯上校和双方的妹妹们。不过吉蒂说不去了,她的脚虽然好了,但还不是很利索,上马下马实在不方便。
爱德华斯上校非常有眼色,他主动说可以带吉蒂跟莉迪亚去钓鱼,他知道哪里鱼多,可莉迪亚不想去,让她安安静静不随便乱动去等鱼上钩真是太难为她了。还是爱德华斯上校有办法,他竟然说可以带她上船学叉鱼,那真是个新鲜的游戏,就连吉蒂这样腿脚不灵便的也能跟着去,不过船不太大,只够上校带着妹妹跟两位班纳特家的小小姐,于是伊丽莎白决定就陪着简在附近散散步,欣赏一下附近的美丽景色。这一安排理所当然使得众人都心满意足。
第二天玛丽跟艾尔弗雷德骑马的时候心情非常好,她满心以为这次简跟宾利一定能水到渠成,开花结果。就连艾尔弗雷德先生都忍不住打趣她的心不在焉,不过她一点也不介意,比起简的终身幸福,这点来自心上人的揶揄真是不值一提。
艾尔弗雷德当然不会说破玛丽的心思,在他看来,不管玛丽在想什么,大抵也逃不脱班纳特小姐的□□,而凭借班纳特小姐出色的样貌和高雅的品性,要再次打动宾利先生绝非难事。
可惜事情并不如大家所预料的那样顺利,她们回到家的时候并没有看到简如何兴高采烈,喜笑颜开。她很平静的坐在钢琴前给吉蒂翻琴谱。莉迪亚跟爱德华斯上校在一起愉快的聊天,而伊丽莎白则面无表情的坐在一张沙发上翻看一本书。
玛丽有些看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事情到底成功没成功呢?如果成功了简跟伊丽莎白绝不会是这种表情,可如果简直宾利先生那里遭受挫折,她们的表现又又未免太过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