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第三章(1 / 1)
入学那天,是个阳光灿烂的日子。蒋茵背着书包跨进教室的那一瞬间,看着满屋子洋溢着笑脸的同学,她的心微微一紧,情不自禁地握住了沁出汗水的手心。她自小见着人多就会觉得紧张,总是害怕自己会被人群排斥或遗忘。一些熟络的同学已经开始聊起天来,菜市场的热闹笼罩着整个教室。她站在门边,望着教室里零散的空位,不知道该坐在哪里。
一个女孩子站起身来朝她挥手,她欣喜地发现是小学同班的同学,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快步走过去同她打招呼。
她曾经天真的以为,一个暑假就可以发生很多很多的事情,产生很大很大的变化。当她跨入初中的门槛,她就会变得成熟,会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会不害怕被其他人排斥或遗忘。可是,她沮丧地发现,至少这开学的第一天,她依旧是那个唯唯诺诺的自己。那些缠着她的负累,依旧沉沉地压在她的身上。
同班的女孩带着她认识新同学,她笑着一一记住他们的名字和长相。
有一个叫做安晨的男孩长得特别俊俏,他坐在人群中正声情并茂地说着什么事情,时不时伸手撩一撩微微垂下的刘海。他的旁边坐着高雪雯。她从未见过这样漂亮的女孩,皮肤透白得像陶瓷,一头柔软的波浪长发高高束在脑后,每次笑起来,就会露出两个小酒窝和洁白整齐的牙齿。她双手托着下巴,正用双漂亮盈着倾慕的丹凤眼浓浓地注视着安晨。
好想成为那样的人。她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够站在人群中高谈阔论,浑身散发出让人着迷的魅力,周围所有的人们都会向她投来钦佩的目光。到了那个时候,她应该会所向披靡,什么都不害怕了吧。那么,妈妈也就再也不会说她是个笨蛋了。
无意间望向教室大门的时候,她看见了林梓润。她扎着一个小马尾,露出光洁的额头,跨进教室的那一刻脸上没有任何可以被叫做情绪的东西。那一刹那,她仿佛看见许多细微的尘埃在阳光下飞舞,环绕在林梓润的周身。
林梓润大概用了几秒钟的时间就找到了一个空着的座位坐下。她似乎无意认识身边的同学,从书包里掏出一本小说书低头看了起来,蒋茵瞥见那本书的书名是《简爱》。
她觉得,冷漠和孤僻是对林梓润最好的形容。不仅仅是她,大多数人都这样觉得。林梓润从不会抱怨作业多,考试难,也不会抱怨体育课要跑400米,要扔实心球。她不害怕飞进教室里的小飞虫,也不担心被打湿的课本。对于任何发生的事情,她似乎都能以从容淡定的态度应对。
所以,当初一那年,在那个阳光可以灼穿玻璃的夏末午后,见到林梓润同安晨大吵了一架之后挥手打了他一个耳光,所有人都露出了震惊的神色。那不仅仅是因为有一个女孩打了男孩一个耳光。更是因为这个女孩是林梓润,而男孩是安晨。
蒋茵庆幸自己至少还是把握住了自己生活的节奏。因缘巧合,她和高雪雯成了朋友,自然而然同那些围着高雪雯的女孩子们也成了朋友。她们时常成群结队地腻在一起,不论是课间、自习或者体育课。只是,同她们在一起时,她更多的时候觉得自己只是个不起眼的陪衬和小跟班,总是在一旁静静地听她们说话,很少发表意见。她们要去哪里玩耍,她便会附和着跟去哪里。可她不觉得这样不好,至少她同班级里最漂亮的女孩子在一起,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这般幸运可以和这样的女孩成为朋友。
她听雪雯说过一些关于林梓润的流言蜚语。听她说,林梓润从来不穿裙子是因为腿上有一道狰狞的伤疤,而这条伤疤正是她小的时候同人打架时留下的。林梓润的父母早年离婚,是因为她的母亲是个□□,有了老公孩子还去勾搭别的男人,最后跟人跑了。她还听说,因为林梓润脾气古怪,就连她爸爸也决定不要她了。各式各样的流言蜚语充斥着林梓润三个字,可一切终究是流言是蜚语,没有确切的真实性。而在那一巴掌的事件发生之后,安晨和林梓润的关系不知不觉变得密切起来,却是个不真的事实。
每当小姐妹们谈论起有关林梓润的事情时,她都会觉得特别难受。她总是想,倘若自己成了流言蜚语的主角,听见别人这样肆意猜想,那该有多难受。她也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甚至自打有记忆开始,她的生活中便只有妈妈和不同的叔叔。而不论是同学还是老师,都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她好好地隐藏着自己的秘密,努力地迎合周围的人们,力图成为一个讨人喜欢的人。她深信,当所有人都喜欢她的时候,妈妈也会开始爱她。
蒋茵始终觉得,她和她,即使有相似的家庭环境,她们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一直以来,她努力地融入集体环境,每说一句话都希望能和小姐妹们靠得更近一点。而林梓润性格孤傲,常常独自一人呆着,也没有什么朋友。她在意身边发生的所有事情,甚至是朋友细微的表情变化。而林梓润却是个对什么都毫不在意的人。
直到后来,班主任安排她坐在林梓润的旁边,她们成了同桌之后,她才发现这个女孩或许并不像她以为的那样冷漠孤僻,也不想流言中那样凶悍。林梓润会对她露出微笑,她笑起来的样子很好看,像一朵盛开的梨花。她会在她忘记做作业的时候,把作业本递给她抄,也会在她上课分心的时候轻轻推攘她一下让她集中精神。在她忘带课本的时候,她便把自己的课本放在课桌中央,同她一起看。而在她做错事情,惊慌失措的时候,她甚至会毫不犹豫地站起来替她揽下所有后果。
和林梓润在一起的时候,她感到一种无比自在的轻松。她不用考虑自己说的话会不会惹怒她,她的言行举止会不会不妥当,她会不会因为一个疏忽失去朋友的尊重。在她面前,她可以成为一个更真实的自己。
初冬的一个傍晚,蒋茵见到了周叔叔,那个后来成为她‘爸爸’的男人。
那天,她背着书包骑上自行车,冷风嗖嗖的打在她□□的手指上,指关节被冻得通红。
候鸟飞过,天空压着一层灰溜溜的雨云,马路两旁的梧桐树落了一地焦黄的叶子。她的车轮飞快地撵过干枯的树叶。
家里灯火通明,扑鼻的菜香从窗户的缝隙飘出来。她轻轻推开门,只见妈妈正在烧饭,一股炖鸡汤的香味弥漫了整个厨房。
她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踮起脚尖往客厅探了探头,看到了周叔叔。
周叔叔剃了一个简单的平头,年龄看上去比妈妈要大一点,身穿着白色的衬衫和西裤,一件灰色的西装外套和黑色的公文包齐齐放在身侧的凳子上。他正举着杯子自顾自地喝着小酒,听见她回来的声音,转过头对她腼腆一笑,双颊因为酒精的作用绯红一片。
“茵茵,他是妈妈的朋友,周叔叔,快打声招呼。”
她有些不悦,她不知道妈妈什么时候又换了一个男朋友。俯下身换了拖鞋,她走进客厅里,毕恭毕敬地说了一声,“周叔叔好。”
“哟,阿芹,你女儿长得真漂亮,像你。”周叔叔放下酒杯,乐呵呵地扯着嗓门说。
“瞧你说的。”
“你叫什么名字?”
“蒋茵。”
“连名字都那么好听。来,小茵,这个送给你。”周叔叔的眼睛弯得像月亮,他转身从包里掏出一个芭比娃娃递给她。
她迟疑地接过,咬着唇说不出话来。
“还不快谢谢周叔叔。”妈妈走过来,轻轻把手放在她的肩膀上。
“谢谢叔叔。”她的声音轻到连自己都听不到。
“不客气,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什么,小女孩应该都喜欢娃娃,于是给你挑了一个最漂亮的。喜欢就好,喜欢就好。”说着,他哈哈大笑起来。
“让你破费了,下次来吃饭就行,别带什么礼物了。”妈妈的脸上挂着她许久未见的笑容,她端上一盘菜,督促蒋茵去洗手吃饭。
这一顿饭,蒋茵吃得浑身难受。没扒两口就匆匆回了房间。
她沉着脸拉开书桌的抽屉,里面放着她去年母亲节送给妈妈的贺卡。那时,她花了整整壹周的时间到处采集各种花朵,压在书本里面风干之后,拼接成这张的贺卡,还煞费苦心地用妈妈最喜欢的粉色在卡片的当中涂抹出“谢谢您”三个字。
她依稀记得当她满怀期待地将卡片亲手送到母亲手中时,母亲只是捏着卡片的一角,眼神里带着嫌恶,她说:“这字写得也真够难看的。你什么时候能干些正经事,别搞这些花里花俏的东西?”说罢将卡片随手放在化妆桌上。
那天晚上,她偷偷地从妈妈的化妆桌上取回了那张贺卡,而妈妈似乎一点儿也没发现少了什么,或许她在看过之后压根不记得她做的卡片。
那个时候,她便深知母亲不仅仅是不喜欢她,而是讨厌她。因为不讨厌,就不会用充满嫌恶的语气对她说话,也不会每次看到她时都经不住侧过头去不愿直视,更不会总是扯着她的耳朵骂她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