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边关驻地(1 / 1)
漫天大雪纷飞,茫茫天地间皓白一片。鹅毛般的雪花飞舞旋转,犹如飘扬的经幡,温柔地掩去世间一切污秽尘垢。
那些埋葬于史册尘埃之间的斑驳往事,隐在谎言背后,被命运之手涂抹的面目全非的真相,妄语之下昭然若揭的爱与痛,深情与痴妄,癫狂与决绝,在这一刻,犹如血淋淋撕裂开的疮疤,□□出内里溃烂腐朽,经年不愈的旧伤,万千利刃戳刺翻搅,终于连魂魄都腐烂成了罪恶。
沈钺恍惚想到贺君倾那一句后悔,那满目冷漠与疲惫,原来不是为他——而是为了他自己,那余生所有的孤独与死寂。
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与他诀别?那数千个孤冷的寒夜里,他又如何熬过的那些灭顶之痛?可曾想过他念过他?又可曾后悔……遇见他?
沈钺手臂抵着双眼,喃喃道:“贺君倾。”
无人应他。
一个人的痴心与魔障,毁灭了无数人的因果。他与他被推入命运的漩涡,一步一步走向歧途,颠沛流离,辗转数百年而不得善终。
——谁的错?
贺君倾有什么错?
若相遇是错,是否最初就该擦肩而过?
沈钺闭了闭眼,死死咬着牙关,蹒跚爬起身,跌跌撞撞跨上马背小跑起来。
他们都变了。贺君倾不再是贺君倾,萧策也不仅仅是萧策。
帝王萧策牵系一身国祚重担,他的爱情,终究敌不过江山社稷黎民百姓。却从未知道,在他身后,他的爱人已沉默地为他一力担下所有黑暗与不堪的命运,放手让他展翼高飞。
——怎么会就那样让他走了呢?寒冷的大雪中,沈钺浑浑噩噩地想,明明那样爱着的人,怎么就放开了手呢?
这滔滔流年,最好的光阴,他都没能陪在那人身边——多么遗憾。
然而他已无选择,亦无退路,颠倒的命运不会有重来的机会,这条路,即便是跪着也该走完。
——唯有等,只能等,他曾说过的,一年,两年,十年,他一直在等,及至如今,他已等了他数百个年头。
还要再等下去。
沈钺心里蓦地有些温柔,那人当日为他所受的煎熬,他合该十倍百倍再尝一遍,勿论只是等待而已——他早已习惯。那人仍是爱他。这一切都值得。
无论多久,他都会等下去。
只是这一次,生也好,死也罢,他总要握紧他手,再也不会放开。
……
沈钺回了京里,在昔日的温府中转了遍,府邸已被查封,毕竟温靖劭尚背着叛国的罪名,且已盖棺定论,再无翻身之日。
皇帝不在乎,没有人会在乎。温家一门虎将,世代忠良,为燕国守疆拓土百十年,最终落得这样一个下场。
沈钺站在空旷寂寥的灵堂中,周身一阵阵地发冷。灵堂空了,温家世代供奉的牌位一个也不见。破败的窗户,寒风接连不断地灌进来。翻倒的桌椅上积尘已久,甚至已结了蛛网。
他不知这是燕岑晔着人抄家的手笔,还是些宵小来此作案时所为,他离开了太久,又被囚禁了太久,半点消息也未得到。
沈钺站了会,朝着空荡荡的安置主牌位的那方跪了下来,郑重磕下三个头,而后上前,细细搜寻起来。
卢封有心,定会留下些消息,无论是温靖劭还是沈钺,若是回来,灵堂是必往之地。
不多时,沈钺便在角落里一张歪倒的贡案夹缝中寻到了线索,展开那张小小的纸笺,一眼扫过,沈钺当即便往外走。
他在城中绕了三转,甩脱了明里暗里盯梢的人,入夜时,冒着雪一路往城西一户民宅去,在那逗留了一整夜,天不亮时离开,快马加鞭赶往鄞州,与东征归来的数十万大军会合。
沈钺抵达鄞州临时驻地时正值黄昏,大雪接连下了数日,行军之路甚是艰难,天色始终阴沉沉地,衬得方淮脸色愈发难看。
传旨的人恰在沈钺前脚到达,鄞州距帝京不过数日路程,便是连日暴雪相阻,大军再有半月也将归京。然而这当口,陛下又传口谕命主将带批人马原路返回,道是清查齐靖皇室逃亡之人。
沈钺听了旨,不从,漠然盯着传令那人,平平道,兵士连日行军疲惫,请大人明察,人马便不必,他一人返回边关即可。
那人似早有准备,当即将带来的护卫拨了数百人予他,沈钺看了眼,两百人,脚步呼吸皆轻,动作整齐划一,尽皆功力精深、训练有素。
沈钺未多言,早知燕岑晔必然谨慎防备,亦料到会是这样的发配,以燕岑晔的性情,既知他底细,势必会掐断他与温靖劭所有联系,将那人牢牢控于掌中。
思及当日枯荣寺中燕岑晔最后那个眼神,沈钺心中发沉,然而以他如今待罪之身,决计无法作为,唯指望卢封能够把握好时机,一举成事。
沈钺仍旧任主帅,在齐靖驻扎了一年,一年前驻军换防,来得全是些新面孔。方淮归京后,即刻调任西北驻军将领,至此再无人与他于兵事上相得益彰。
底下将领跋扈者有之,庸庸者有之,竟无一才能出众之辈。新兵纪律极为松散,颇多陋习,扰民闹事者甚众。
沈钺心知这是燕岑晔为打压他而撂下的担子,恐怕朝中早前便看他不惯,又得了消息的人,眼下定是每日参他一本。
圣旨时不时来一趟,罪责一次重过一次。沈钺不管这些,自古武将于朝中从来难以站稳脚跟,何况他半点根基也无,全由得皇帝拿捏。一众文官口诛笔伐,给了他们说话权利的,还是坐在最高位上那人。
他治军极严,起初几乎与整个军队相敌对,然而偌大军营,即便是多人群拥而上,也未曾有一次于武力上压制过他,铁血手段令人又恨又怕,却是敢怒不敢言。然而沈钺惩罚得厉害,犒赏同样来得重,军中制度一再完善,赏罚分明,不偏不倚,大棒加甜枣,不出半年,便将底下兵士驯得服服帖帖。
便是他在齐靖第二年的冬天,又一次边关换防之时,朝中来了消息,不日便将有新的将领接替他,命他即刻还朝。
沈钺听了令,并未有太多反应,然而身旁一同听令的小兵却急了,脱口道:“沈帅!”
沈钺眉目一攒,看了他一眼,那小兵当即噤了声,却抑不住面上急怒之色。
传令那官员转眼不动声色地扫过众人,一干人等或低着头,或径直怒视着他,竟是全对这旨意不满的模样。
沈钺默然等他打量毕,转头时恰目光交接,那文官年轻的脸上看不出情绪,他甚至对沈钺微微一笑,极是温和谦儒。于是沈钺便知,此人在燕岑晔身边地位定然不低。
时至如今,齐靖这一支驻军已是改头换面,丝毫看不出一年前的乌烟瘴气。“沈帅”极得军心,不仅仅是因为公平,更因在他手下,士兵们从未被克扣过军饷。旁的将领不敢说不能说的,沈钺从无忌讳,燕岑晔亦应得爽快,加之这些年来朝中革新变法,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贪赃枉法之人渐渐少了,不再出现饷粮被层层盘剥的情况,直接受益的便是一众兵将。
而沈钺其人,虽寡言少语,却从无有盛气凌人之势,武力强绝又体恤下属,罚得痛快,赏得丰盛,军纪严明,又不乏洞悉人心的通透,能够和谐地融入士卒之中,起初对他又恨又怕的人,渐渐便只剩下敬服与爱戴。
威信而非威严。
正因如此,才更令燕岑晔警惕防备。更何况有此威信的人,是他沈钺。
沈钺勾了勾唇角,似是回了那人一个不痛不痒的微笑,旋即转身指挥士兵们下去操练演习,没了与那文官打交道的意思。
身后那审视的目光徘徊不去,仿佛要将这军营重重暗影都尽收入眼中,沈钺不去管,只心道,这一场山雨欲来,尚不知还要酝酿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