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二十八(1 / 1)
“爹,咱们家的田庄秋季应该交了租子回来吧,你先借我。”刘林勋给刘纹讲了一大通大道理,国库没钱,有钱也要先拨大司空,李意循她拿了春季的大半税收,秋税就不要想了。刘纹看似听明白的想了一会儿,讲出的话却让刘相国想把这个倒霉孩子打死算了。
“你是当咱们家的钱是大风刮来的,我对不起你娘,没好好教你,现在就打死你,省得以后你干些不敬祖宗的事情,回头你娘...”后面的话刘纹没听见,他被刘纱拉着离开了书房。
刘家在京城的宅院,是这几年新置的,老宅在蓟州。不过第一世家的族长在此,自然不会是徒有其表的大宅,虽然没有金玉其外,但也是端庄大气、亭台楼阁交错,隐隐透着百年世家的风貌。
刘纱的院子,在他成婚之前,专门修建过,比刘纹的要精致许多,但后来嫂子嫁进门,在这里住着,刘纹自然不能常来,一直颇感遗憾,现在被刘纱带进来,却不怎么乐意。
“哥,我知道你要说什么。”刘纹走进院子,就没继续走。
“父亲操劳家事国事,如今已经年过六十,你怎么不能顺着他一点儿。”
“我想顺着父亲,但——。”话还没说完,刘纹就转身离开了。
刘纹走后,刘纱一个人愣在路口。
这熊孩子!
“郎君回来了,可用过晚膳?”陈氏的丫头听见动静,叫了主子出来,陈氏款步而来,自家郎君愣在路口,上前搭话。
“还没有。”妻子过来,刘纱停下了心中骂娘的话,恢复他温文尔雅的世家公子形象。
“正好我那小厨房还备着鸡汤,再让浮生去准备两个小菜,应该一刻就得了,郎君且去等等。”陈氏有个从娘家带来手艺好的丫头,名叫浮生,刘纱也有几分印象,听见陈氏这么讲,他点点头,没有作答,却已经往陈氏屋里去了。
陈氏看着刘纱的去向,看看身边的丫头,“大公子已经去了,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自己了。”
“浮生知道,谢夫人提拔。”浮生磕过头,就往小厨房过去,脚步轻快,看上去很愉悦。
“夫人已经生了两位公子,怎么?”陈氏身边另一个丫头有些疑问。
“就是生了两位公子,才不惧怕这些,大公子是宗子,这么多年只有我一个,我也满足了,只是在这么下去——”陈氏隐约有些不甘,没继续说下去,自己没有婆母,嫁进门十余年夫妻恩爱合顺,膝下两个儿子也乖巧聪慧,可是,总有人见不得自己好。
想到这些天总是上门的姑母,郎君身边是没姨娘,但自己又不是没有生养,怎么就眼巴巴的要送表妹过来。姐妹共侍一夫,即使是表姐妹,可说出去多难听。
陈氏的在这路口站了战,看见浮生端着食盒进去屋里,晃晃头,“若梦,去把厢房收拾出来。”陈氏的丫鬟听见,点头应下离去。
陈氏本想进屋去说些什么,走到廊下却不敢进去,劝解郎君去别人屋里,她从没做过,郎君不提,婆母没有,她乐意装傻,可是浮生要是不上,早晚姑母会把表妹送进来,与其是表妹,还不如是自己的人,浮生也应下事成就喝绝子汤。
陈氏这么做着心里建设,却看见浮生出来。
“公子让我,回去歇着。”浮生脸色不大好看,投怀送抱这事儿,她也只是个大姑娘,主动一次是极限了。
“回去吧。”明明自己安排的事情没成,陈氏却感觉到几分开心。
进到屋内,陈氏看见刘纱脸色并不好,有些怕,不过因着刚刚刘纹对待浮生的态度,心情甚好,所以也没在意,“郎君可用好了?”
“素媛,你没什么要说了吗?”
陈氏的闺名平时几乎不被提起,冷不丁的听见,加上刘纱的语气严肃,陈氏下意识的就要解释,“前阵子我姑母过来——”
“不要讲你姑母,说你自己。”
“我不想郎君身边有别人,哪怕是我表妹,可是被逼到这份上,我只有出此下策。”陈氏咬咬牙,讲出自己的想法,按照世家女子贤良的标准来看,陈氏这番心思是不容于世的。但多年夫妻,既然要讲出口,那就不能欺骗,陈氏甚至做好刘纱大发雷霆被休弃回家的准备。
“......素媛你,就没想过,我刘纹活到如今的年纪,身边除了你之外,没有其他人,是何原因吗?”刘纱的表情微微缓和,陈氏却已经愣在当场。“我是世家子弟,但这么多年下来,我和他们的不同,你难道没看见?”
刘纱起身,将陈氏拉进怀中,安抚的拍拍背,“今晚我去东厢睡,你好好想想,还有,咱们有多少积蓄,明天我下值回来给我看看。”
刘纱吃过东西,感觉浑身暖和起来,陈氏的举动他的确不喜,这种背着自己算计的做法才是他最难过的,真心错付?也不算是,陈氏温柔贤惠,还给自己生了两个聪慧的小子,自己投桃报李,也不爱愿去折腾后宅之事,少些人也少些麻烦。
感情是怎么样的呢?难道要像阿弟那样,冲冲动动的跟来跑去?
这是刘纱成婚之后,第一次独眠,东厢收拾的干净整齐,被褥也是新换的,可总觉得差了些什么,想着可能是换了床铺不习惯,辗转反侧到半夜,刘纱恍惚中感觉到有个人摸着上来。顿时一惊,想到晚上浮生不甘心的离开,正要把人打开,就听见陈氏的声音,“郎君,妾身睡不着。”
“......上来吧。”刘纱侧身让开,等陈氏躺好之后,莫名的心安起来。
刘纱这边夜半终好眠,而刘纹讲话讲一半跑了之后,去了刘林勋的书房。刘相国见人走了,也就叫厨房准备吃的,他也没东西。
正要吃,刘纹进来了。
“爹,我也吃点儿。”刘纹一点儿不客气的坐下,让人去拿碗筷,下人为难的看看刘相国,刘林勋点点头,这才去拿碗筷。“爹,我在凉州这段时间吃,吃不好;住,住不好,你看我都瘦了。”刘纹是幺子,刘林勋上了三十才有的刘纹,平日里就多加宠爱,比起要继承家业的刘纱来说,刘纱不需要能干。
他年少时候,刘林勋带着全族堵了个大的,投资李家起兵,自然没多少时间管教他,刘纹斗鸡走狗的少年时期,就是这么度过的,后来儿子转性儿,因为爱慕公主,发奋读书,既然是往好的方面,刘林勋也就不会去横加干涉,只是如今他这样,也不知是好是坏。
“你来做什么?”刘林勋可不信这小子是来服软的。
“陪您吃饭啊。”刘纹笑的开心,还往刘林勋身边凑。
“那就好好吃饭。”刘林勋躲开要扑过来的儿子,正襟危坐。
钟鼎之家最出名的是什么?自然是他们的菜品。仓禀实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在这样的时代,也只有世家,才能有那多余的钱财去追求口腹之欲。他们要传世的,不仅仅是家风,还有他们的在家中女子当中传承的中馈之术。
当世之中,就算是皇族李氏,论起美食,根本排不上号,菜品还是要说世家。
不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最精致的食品,是世家祭祖时候才会拿出来的,平日里也只是选料精致,手艺高超而已。
刘林勋发妻过世多年,常用一个厨子,也是妻子留下的;他喜好吃鱼,厨子常年做了各种腌鱼备着,今天刘林勋吃的晚且要快,主菜就成了一道鱼酱,另搭配一道三和菜、一道糖蒸茄。
用膳不语,因为自小便吃这样的菜,刘纹吃的还算愉快,等仆从撤去饭桌,看见刘林勋的眼神,不由先惧三分。
“什么事儿?”看儿子半天不讲话,刘林勋只要先开口了。
“儿子想预支一下零用。”
“你要多少?”
刘家的儿子十五岁之后,用度一年发四季,一季百两,成婚后改三百两,加上他们的俸禄,虽不是一掷千金的阔绰,但也是富裕的状态,就算是整日在京城斗鸡走狗,刘纹都有要过预支零用。
“......一万两。”刘纹看自家父亲的脸色,有些犹豫的说了个数,他也不大清楚究竟要多少才够,九品官吏的年俸是五两,另有食俸200石,普通士兵大概会少一些,又分春秋两季发放,一万两的话,加上自己以往的积蓄,勉勉强强够用。
“你支取一万两,什么时候还上?”刘林勋斜眼看他,这个儿子怎么就胳膊肘往外拐。
“这次预支,以后十年儿子都不领零用了。”
“这话是你说的。”
“是,儿子——”
“口说无凭,咱们立字据,免得以后闹出去,你爹我脸上不好看。”
刘纹磨墨,刘林勋写好字据,让签字,刘纹痛快的写上了自己的名字,又在刘林勋的要求下,摁下手印。完后就见刘林勋把字据往小匣子里一锁,刘纹急了,“爹,银子呢?”
“急什么,一万两现银放家里,就算是我们家也没有,过几天各个铺子交上来再给你,等着吧。”话毕,刘林勋便走了,姜还是老的辣,扣银子出来?那就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