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第五十九回 太后点鸳鸯众将成眷属(1 / 1)
且说众将出征,朝阳、桃花俩公主都来到校场,为她们的夫君与将军们送行。桃花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此时便有了一番心思:我们头领□□是八人来京,现在已有三人完成了婚姻大事,有了一个美满温馨的家庭。
可还剩五人;而他们的年龄都已老大不小,且又初到京城无人了解。在婚嫁一事上我不关心,谁来为他们操持?于是,将这一想法说与了朝阳。
而朝阳听了却热心快肠!忙说:“桃花姐姐这事我有办法,我俩进宫去,找皇祖母要她去办,此事一准能成。”桃花听了朝阳的主意,要皇祖母出面去办,心里当然高兴。次日一早,俩人就来到慈霖宫。
太后见两孙女一同到来,心里自然也很高兴!便欣喜的问了一番。
朝阳努着小嘴开口便说:“桃花姐姐手下壮士,于昨日出发都为国杀贼去了。可他们一共还有五人[包括蔡英] ,年纪也都老大不小了,可都还没有婚配成家。皇祖母!你给他们作媒,让他们早日成家吧,孙儿求你了。”
太后听了,哈哈大笑说:“这丫头,你以为是天下珍宝、皇祖母家里有的是呀!你拿去便了。这婚姻大事、是要看缘份的,这姻缘一来呀、就水到渠成了。”
太后又顾与桃花问道:“朝阳怎么关心起这事来了?”
桃花听了忙回禀:“禀皇祖母!是昨天我与朝阳妹妹一同到校场为将军们远征送行,我忽然想到此事便与她说了,她便热心邀我来见您的。看这,又给您带来麻烦了。”
太后笑曰:“这是好事,难得你们有这片关爱之心,皇祖母高兴。再说你们不与哀家说、又说与谁去,哀家这就派人去摸摸底。在满朝文武中,看有谁家姑娘尚在闺中没有许配,皇祖母乐意撮合此事。”
桃花,朝阳齐声说:“此事又要皇祖母操心了。”
太后忙说:“没有关系,皇祖母乐意。”
桃花离开慈霖宫、找到了蔡英,告诉她:将军们远征的事。
蔡英听了很是欣慰,忙说:“这好呀!壮士们刚当上将军就走马上阵、杀贼去了,我真为他们感到骄傲、自豪呢。”
桃花也说:“是呀!你说得很对。我也和你一样为他们高兴呢!但有一事还不完美,就是他们的婚姻大事、也包括你。”
她接着又说,我问你:“你在他们四位将军中,有无中意人选?你要如实告诉姐姐。”
蔡英见公主突然问到此事,又是这么严肃认真,她还真有点害羞。过了一会便回答:“倒是有一人,但不知人家又是如何想的?我怎么好说呢。”
桃花听了着急的问:“你说的这人是谁,你只管说出,姐姐与你作主。”
蔡英说出这人、便是忠义侠耿忠。公主听了认为不错,俩人般配。
过了一段时日大军凯旋,桃花将蔡英的心思、说与了耿忠。哪知耿忠听了激动万分!
忙说:“多谢公主大恩!未将给你磕头了。”说完,倒地便叩!吓得桃花忙将他挽起。
桃花公主说:“好了,好了。你不要谢我,是人家瞧得上你。”
耿忠听了忙问:“真的!那我要一辈子疼她直到永远。”
桃花听了忍俊不禁,口里卟嘿一下笑出声来说:“耿将军!看把你乐得,一辈子就够了,还要加上永远……。”
桃花将耿忠与蔡英配对一事,禀明了太后。就只剩苏畅、董良、冉兴三人了。
太后本就是个热心人,听朝阳与桃花说了此事。便命宫内女宫前去摸底;她们是:“兵部侍郎薜焕之女薜凤英,今年一十九岁。大理寺卿尹亮二女儿,尹娥,一十八岁。工部尚书郑永泰小女,郑清安一十八岁。”一日,太后将三位大臣召进宫来!与他们说明了此事。
俄倾,三位将军也一同来到慈霖宫。向太后行了大礼,也与三位大人见了礼。太后一见便曰:“嗨!个个都是英武雄壮、气宇不凡,有大将风度。
接着,又与他们问了一些家庭状况及有无婚约等情况。三位一一都作了回禀:他们之前并无婚约。
说话间不觉已到了中午时分。太后曰:“将军们远征在外,你们辛苦了,哀家向你们慰劳!请到花厅暖阁用膳去吧。”三人拜谢太后赐膳!由宫女领着赴宴去了。
太后又与三位大臣讲:“古人云!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们作父母的理当为儿女操心。”又道:“这三位想必你们都知道,他们原是桃花手下壮士!如今已成了国家将军。武艺,人品都不错!不知三位大人有何看法?但讲无妨。”
三位大臣之前就已知晓,因为太后派身边女官去到他们家里与他们的夫人讲明了此事。今天太后又召他们进宫亲自与他们挑明,他们三人又见到了这三位将军身份的男儿,心里自是暗自欢喜!又是太后为他们的女儿作媒那是何等的荣耀!从心里早就感激太后的关心,自然也倍感殊荣。
此时听了太后之言都道:“请太后为孩儿们做主,我等只有感激之心,无什意见。”
太后听了笑着说:“那好!哀家就乱点鸳鸯谱了。”
大家都说:“权凭太后合成。”
太后点:“尹娥小姐有一十八岁了吧?”
其父尹亮回禀:“是!太后。”“那就配将军苏畅。”
又说:“薜凤英今年一十九岁,配将军董良。”“郑安清小姐也是一十九岁,配冉兴将军。点完之后又顾与三位大臣道:你们有什想法?只管说出。”
三位齐声回禀:“太后圣明,有劳太后为我等孩儿们的婚姻大事操心,只有感激之情。那是天作之合,臣等遵命,谢太后美意。”
太后又说:“今年春节己至,哀家想于明年正月十二至十四定为大婚之期,由兵部主办婚礼,因他们没有家人在京。又都是兵部武官,你们看如何?”
三位都说:“太后安排甚好。”
太后又说:“那好,你们回去与家人商量,为孩子们准备去吧?”
三位大臣拜谢太后退出。
俄顷,苏畅等三人用完御膳。太后将指婚配对的对象向他们一一告知。
三人齐声说:“太后恩典!我们万分感激。祝太后龙体安康,万寿无疆!”说完,向太后拜辞出宫。
转眼年关过去,大婚期至。兵部早领太后懿旨!将四位将军府第装饰一新,婚庆大典是在兵部礼堂举行。宪宗帝率百官也赶来参加。
四对新人成双进入。只见大堂上方皇上、皇后瑞坐中央!大理寺卿尹亮,兵部侍郎薜焕,工部尚书郑永泰均与夫人分坐两傍,他们是来受二拜高堂大礼的。
皇上发表祝词:祝新人夫妻恩爱,白头偕老。少时礼毕,送新郎新娘入洞房,当然是坐上花轿,送回各自的府第。四对新人一见钟爱!如胶似漆,恩爱有加,只觉得相见恨晚,就不容细表。
正月易过,二月来临。一日早朝,自然要议到天下平叛。此时又多了一处乱事,既闽浙地区倭寇横行。杀我县官!占据县城称霸,长达两年之久。他们肆意烧杀掳掠,□□女幼、无恶不作。
倭寇残暴,百姓无法生存,便结伴朝中原涌来,汇成流民大潮!上回也以提到,内地官府又不接纳,往往你驱我赶。
直将他们逼到鄂、豫、川、陕边区森山老林。也有部分向南迁移、逃往两广地区,这才有了流民逆反作乱等情发生。究其原因,实乃倭寇罪魁也!
这正是:太后巧点鸳鸯谱,众将天成沐皇恩。保家卫国佐当今,战死疆场也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