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毕业(1 / 1)
靳颖虽然搭了便车,却比以往回来得更晚,她掏出手机一看已经十点多了,上面有几个未接来电,有两个是室友的,剩下的都是宋亚凯的,看着熟悉的名字靳颖心里一阵甜蜜涌起,她拨通电话便忙不迭往宿舍走去,十一点女生宿舍就要关门,迟到了就要看楼管阿姨那张更年期的黑脸。
熟悉的“喂”声响起,靳颖笑道:“想我了是吧,不好意思。我教的这个学生特别难搞,我生怕中间出什么岔子所以就把手机调静音了,回来的路上忘了改回来,久等了。”
“我没关系,倒是你一个女孩子家,三更半夜的一直不接电话让人悬心,今天累了吧?”
靳颖撒起娇来:“我还好啊,我现在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呢,你干嘛呢?”
“我在宿舍呢,上完课回来就没出门。你走的哪条路,我去接接你。”
“不用了,我一会儿就到宿舍了。”
“那我去你们宿舍楼底下等你,天气这么冷,你这么晚回来可别冻着,就这么说定了,不看看你是否安好我总不放心,先挂了,我去穿外套。”
电话那边传来嘈杂的声音,想是宋亚凯撂下电话去穿衣服了,宋亚凯很贴心,每次通完电话总是等着自己挂,不想让自己听见挂断音后心里产生失落感。
走到宿舍楼下,果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背影,“宋亚凯!”靳颖大喊一声扑上去,宋亚凯一面接应一面笑道:“慢点慢点,我给你买的热奶茶,别洒了。天气太冷,你先拿这个暖暖手。这是你喜欢的香芋味的,喝了暖胃。”说着把奶茶送到靳颖眼前来,靳颖接过后笑道:“谢谢亲爱的,我正想着这个呢,可见心有灵犀不点也通。”宋亚凯刮刮靳颖的鼻子,道:“往常你回来都会给我打电话,今天迟迟不打,我还以为怎么了呢,看你好好的回来我就放心了,赶快回宿舍休息吧。我明天早上有实验课需要早点儿去实验室,就不跟你一起吃早饭了,晚安。拜拜。”说完在靳颖额头飞快的吻了一下,摆摆手走了。
靳颖捧着热奶茶,心满意足的回宿舍,绿杨打趣道:“回来的这么晚,连电话都不接,你这是又跟你们家宋亚凯甜蜜去了吧?”靳颖笑而不答,洗漱完毕不久宿舍就熄灯了,靳颖躺到床上打开手机就看见宋亚凯发来的短信:“不要玩到太晚,早点儿睡觉,晚安,好梦。”
自从跟宋亚凯恋爱以来,他每晚都会发短信跟自己说晚安,从不间断,俩人在一起多久了呢?靳颖在想这个要怎么算,是从暧昧就开始算还是从表白之日呢。说起来俩人的认识也算戏剧性,靳颖从小爱打羽毛球,在社团纳新时她毫不犹豫就加入了羽毛球爱好者协会,对于社团的种种活动比较积极,大二的时候被举荐为协会副会长,就在这一年协会里有个名叫吴雨的女孩突发脑溢血生病住院,吴雨家里一时难以凑齐治疗费用。出于关心,羽毛球爱好者协会在校园里组织了一次捐款,为吴雨共筹了一万多善款,协会本想借这个机会在校园各平台上宣传一下,扩大本社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然而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难么顺利,学生在学校里出事对学校而言不是一件光彩的事,吴雨所在的化工学院极力阻止羽毛球协会宣扬此事,并派出学院学生会的外联部部长宋亚凯前来交涉,羽毛球爱好者协会是靳颖出面,俩人因此事认识。
俩人的初次会面是在一种极不友好的氛围下进行的,毕竟两人站在对立面上,都在为双方各自的利益抗争,宋亚凯觉得靳颖不可理喻,靳颖觉得宋亚凯顽固不化,谁都说服不了谁,然而事情总要解决,最终商定双方各退一步。靳颖回到宿舍后气冲冲地对着室友评价宋亚凯说:“这个官方的走狗,太可恶了,我们明明是在做好事,让他一形容倒像我们哗众取宠似的。”然而当天下午“走狗”就打来电话说要请靳颖吃饭,靳颖没好气的说:“你要请我吃饭干嘛,不让我们宣扬此事,难不成你们学院还想把善款没收,我告诉你,门儿都没有。”
那边被噎之后顿了一下笑道:“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严重,我就是单纯想请你吃顿饭,今天上午我说话比较冲,回来之后我反思了一下觉得不该这样对女生说话,想给你陪个不是,不知道你肯不肯赏光?”
宋亚凯这样一说,靳颖纵然有满肚子火气也不好再发出来,说道:“那好吧,那这样我该到哪里去找你?”
“南门外饭馆比较多,这样吧,咱们就到南门汇合,到时候去哪里吃再由你来定好不好?”靳颖答应了,稍微收拾了一下出门,她在路上就想好了,既然是送上门来的不宰白不宰,就去星光假日好了。星光假日是学校南门外装修得最好的一个餐厅,菜做得好不好吃不知道,但价格绝对是最贵的,靳颖还从来没去过呢。
两人在星光假日挑了个靠窗的位置,服务生拿上菜单来,靳颖专挑最贵的招牌菜,宋亚凯微笑里略带无奈,靳颖横一眼:“怎么,舍不得花钱啊,那就别夸下海口要请我吃饭。”
宋亚凯也不恼,笑道:“我不是为这个,既然说好了请吃饭自然是你挑什么就是什么。我的意思是今天的事情实属无奈,平心而论我是站在你们这边的,你们协会的确做了一件好事。可我毕竟是化工学院派过来谈判的,我的观点必须得从学院出发,靳颖,还希望你体谅。”
靳颖不是不明白事理,她又是吃软不吃硬的脾气,宋亚凯如此,她便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我知道你们学院的用意,我也体谅你,只是心口这弯一时转不过来。”菜上得很快,靳颖毫不掩饰自己健康的胃口大吃起来。
宋亚凯笑道:“我明白,那几天我走过学校里时看到你们协会的人站在寒风口里为吴雨募捐,老实说我挺感动的。这几天就是因为协会跟学院谈判谈不下来所以院里行政老师示意我不要带你们去医院找吴雨,这样善款你们就一直憋在手里捐不出去。”
靳颖忿忿道:“暗黑!”
宋亚凯道:“既然今天达成共识了,明天咱们俩就一起去医院把钱交给吴雨妈妈吧。不过咱们可得按之前说好的,这件事仅限校园范围内宣传,不准有照片刊出,稿子里面不准带出‘化工学院’的字样。”
靳颖不耐烦道:“知道了,只能提吴雨是我们协会的会员,但是校园各个平台像广播站、校报、海报等我们都宣传到位,你要是再啰嗦我就多点几个菜。”
宋亚凯摆摆手笑道:“行行行……我也很喜欢打羽毛球,要不趁着这个机会我加入你们协会吧,如果需要打比赛我绝对不会给协会丢脸。”
靳颖丢过去一个不屑的白眼,宋亚凯揶揄道:“美女是不能翻白眼的。”靳颖扑哧笑了。
至此俩人就算认识了,除却第一次见面闹了不愉快,以后的日子俩人联系越来越频繁,越聊越投机,发现彼此的共同语言还挺多。宋亚凯温和宽厚细致体贴,靳颖来自单亲家庭缺乏关爱,天长日久相处下来靳颖便觉得愈发依赖宋亚凯。俩人真正的交往是在上大三以后,某天靳颖打工回来晚了,宋亚凯怎么都联系不上她,心里着急得不行,后来电话打通后直接就表白了,俩人就顺理成章在一起了。靳颖打工越来越多后就辞了社团里的职务,宋亚凯则在升大三后做了学院学生会的副主席,更“走狗”了。
校园爱情是比较纯粹的一种爱情模式,谈恋爱之后靳颖傻乎乎的问过宋亚凯为什么选择自己,宋亚凯摸摸鼻子道:“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一种感觉吧,感觉就想跟你在一起。”靳颖“哦”了一声就没再问,其实她全然不明白宋亚凯所说的感觉是一种什么东西,再后来有人追自己的一个室友,室友拒绝辞同样是:“我对你没感觉。”
枕着宋亚凯的关心一夜好眠,大清早靳颖就匆匆忙忙起床洗漱,室友们都赖在床上问道:“靳颖,你干嘛起得这么早,要出去打工吗?”
靳颖急道:“今天第一二节不是有课吗,你们怎么还不起床收拾?”
靳颖的下铺——宿舍里年纪最小的顾安琦伸了个懒腰道:“颖颖,你记错了,今天是三四节有课,是顾老师的中高级财物会计学。本来一二节是咱们的课,但顾老师临时通知说今天咱们跟‘城管’换一节课。”每个学校都有一些听上去很奇葩的学院、很奇葩的专业,不过这个“城管”是“城市管理”专业的简称。靳颖所在的学校招牌学科是工科,她高中学文科,高考后不想离妈妈太远,就报考了该学校经管学院的会计学,不过学科之间是相通的,经管学院的学生们把会计、人力资源、金融、管理的课程都学了个差不多,学院的老师们认为这种课程安排法不合理,教育出来的学生“样样通样样稀松”,靳颖心想现在本科都学得宽泛,这样就业时好找工作,用人单位提到的东西不求精通但求了解过,至于那些想要精通做学术的就该继续进修。
飒飒的家教她统共干了三个月没再坚持下去,其间她试图跟飒飒建立和睦关系,而飒飒除却那一次稍微柔和,就再没领过情,生生磨没了靳颖的耐性,对此她觉得很泄气,而那个王超果然没再出现过。飒飒爸爸觉得很惋惜,挽留靳颖遭拒后飒飒爸爸只说:“既然靳老师如此坚持我不好再强求,以后若是给飒飒请不到好的家教,我就再去麻烦靳老师一次。”靳颖笑道:“这是自然。我大三下学期学业加重,实在分不出更多精力来指导飒飒,飒飒很可爱,肖先生好好教导着。”肖老板知道“学业重”只是托词,当下不便点破,一笑带过。
大学是公认人生最美好的日子,然而即便再美好时间也是有限的,不知不觉间靳颖到了临近毕业的日子。靳颖总结了这四年大学生活,学业,社团,打工,恋爱,她一样都没落下过。学业,她的成绩不算上游,可是从未挂过科,甚至还拿到过几次奖学金;社团,自己在羽毛球爱好者协会玩得很开心,组织活动时很尽心,还交了一帮好朋友;打工,除了学杂费是妈妈给交的,自己的生活费全部是自己挣来的,毕业时不但没有囊中羞涩,反而还有一笔小小的存款;恋爱,自己遇到了宋亚凯,体贴入微只是他其中的一个好处,他会合理安排时间,善于分析各种问题,打得一手好羽毛球——俩人切磋过,靳颖不是他的对手——靳颖从他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虽然他有点儿大男子主义,但那是男生共有的。
靳颖身边的大部分同学就两条出路,考研或者找工作。靳颖的宿舍六个人除了她全部考研,这倒不是有什么理想追求,而是近两年金融危机就业形势不好,她们这么做纯粹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另有一层,靳颖的母校绝非国内一流高校,考研不失为改变学历出身的好方法。考研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准备,看着室友们早出晚归,其中两个室友回到宿舍来就抱怨累累累,靳颖感慨良多,其实考研比高考要容易一些,只是脱离了高中那个学习环境后大家的心变的浮躁了,考研就显得困难了。有室友想说服靳颖加入考研大军,靳颖摇摇头拒绝了,她明白自己的家庭情况,自从妈妈所在的国棉厂倒闭、妈妈被买断之后,家里从此就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了,妈妈供养自己念完大学已是不易,还是早早毕业赚钱的好。
校园招聘主要在大四上学期,学校安排了不少,靳颖与一个坚持不下去后退出考研大军的室友顾安琦商议过后决定就在校园招聘里把工作搞定,不去跑外面的人才市场了,因为校园招聘会不要求“有工作经验”,而这一条是可以卡死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的。简历改了又改,每场招聘会都不落下,额外还浏览着网络上的招聘信息,终于,面试了十数家公司之后靳颖选择到当地一家规模比较大的中外合资制造企业做人力,工厂在郊外,总部在本市CBD,靳颖再三确认自己会被分到总部后与该公司签约。
大四下学期说忙也忙,说闲也闲,大家开始写毕业论文——理工科的同学需要做实验,像宋亚凯这样认真的学生,除了必要的时候其他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靳颖的论文虽则相对简单,但也需要到处搜集数据,而靳颖的一个室友为了给下学期的研究生面试腾出时间,干脆花钱在网上买了一篇毕业论文;班里有男生挂过科几次补考未过,需要进行毕业大补考,这个补考是痛苦的,因为以前的知识本来学得就不牢固,四年下来能忘的都忘了,这时候需要重新拾起来再学习,学得叫苦连天。
<ahref=http://>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a><a>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