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解散李府(1 / 1)
李嫣故作沉吟,片刻,说道:“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你们对外就说老二突然死了,我帮你们把银钱退给官府,你们离开京城,走得远远的,过几年风声过去了,那时候你们想回来再回来即可。”
妇人已经是昏头涨脑不知所措,听了李嫣的办法迟疑地问:“这样可以吗?”
大哥说:“娘,我看可行。京城居大不易,这几年你一个人带着我们三兄弟很是辛苦,倒不如我们把房子卖了买上几亩薄田,自己种也可,佃出去也可,这样您也会过得轻松些。”
妇人说:“可是你还要娶妻,你三弟还要上书院,其他地方的书院哪里有京城好。”
李嫣说:“此言差矣,大娘没听说过高手都在民间吗?其他地方未必没有好夫子。”
小磊听了,连连点头:“是啊,娘,哪里都有好夫子,可是二哥进宫就永远娶不了媳妇了。”
李嫣心想,这小子对娶媳妇这事儿可真够执着的,总是念念不忘。
小磊继续说:“等我考上了秀才,家里还不缴租子,多好。”
妇人似乎被李嫣和儿子们描绘的宏伟蓝图迷住了,留在京城的心彻底动摇了。
李嫣大蛇随棍上,再接再厉。
“大娘,您这房子一时也找不到买家,不如我就直接买了,你们也可以早日脱身。”
妇人点点头:“行啊,就听小兄弟的。我一个娘家兄弟正好在河间府安国县,离京城也不是特别远,也就十几日路程,我们正好可以去投奔他。”
李嫣知道事成了。
高兴地拿出三百两银票,说:“大娘,不瞒你说,我一个亲戚被府里放了身契,正想找一处安身之所,我看你这里邻里和睦,治安也尚可,你的屋子保养的也好,我干脆就做主替他买下来。”
妇人愣住了,大哥更是用怀疑的目光看着李嫣。
李嫣暗道不好,她太心急了。
连忙补救:“这也是赶巧了。大娘大可放心,我这可是真金白银的银票,做不得假。如果嫌少,价钱我们再商量。”
京城房价高,但也得看地段。
这家房子在平民区,房子小,又是老房子,三百两只多不少。
大哥一想自家房子不值这些,他也不至于骗自家,自家也没什么好图的,遂放下心。
妇人很实在地说:“多了,这老房子值个二百五十两也差不多了。”
李嫣忙道:“多的大娘留作路上花用,这舍家撇业一路过去还有安家落户都要银子。”
“这怎么好意思。”
“京城房子难买,大娘肯卖我也是我的运气。”
妇人一想,此话也有理。京城房子除了稍微混乱的南城,无论是达官贵人住的,还是平民百姓住的,都是一房难求。于是安心收下银票,想着明早就去兑换些碎银。
李嫣这时才真正放下心来。
“大娘你忙着,让二哥跟我说说进宫的事儿,我好去官府替你们报备。”
“辛苦小兄弟了。”
大户人家处理这些事情是手到擒来,妇人一家也放心把这些交给李嫣。
李嫣把二哥叫出来,细细问清楚情况,又不着痕迹地把二哥的身世打听个透,用心地记下来,方便以后冒名顶替、取而代之。
感谢上辈子她做促销磨炼的嘴皮子,成功把那家人忽悠走了,还忽悠得他们把房子也卖了。没有房子,回京城就不方便了,也算永绝后患。
这家老二也是个实诚的,被李嫣三言两语一说就把自己的生平详细地报备一遍,甚至连几岁尿床和喜欢隔壁小花的私密事都没落下。
李嫣忍着要抽搐的嘴角听完他意犹未尽的诉说。
李嫣感叹百家姓李姓的强大,“张王李赵”遍地流,俗语诚不欺她,她把信息总结如下:
姓名:李岩(跟李嫣的名字读音很像,真是老天注定)
性别:男
年龄:10岁
家庭成员:大哥李石、三弟李磊和寡母
职业:已经通过两轮筛选,还未去势,正准备去势的准公公一枚。
家庭住址:京城的德胜区南大街猫眼胡同左数第五家
性格之类的不用去管,以后大家见到的就是李嫣这个人,而不是没心眼的李岩。
李嫣这几天都在书房思考对策,并让人不要去打扰,所以,直到她回府,也没有人发现她出去过。
第二天李嫣如法炮制顺利出府,跟李石去办理房子过户。在金钱攻势下,很快办好了手续。
那家人的效率也很高,当天晚上就收拾好了,并雇好了车,过完户就准备走了。
当李嫣和李石回来的时候,李岩正缠着妇人要跟隔壁小花告别。
妇人坚决不同意。
“大娘,我们姑娘听说你要走,这是她送你的。”李嫣递上一个木盒。
虽然大家是各取所需,但是让人家又卖房又放弃京城户口,李嫣也有些过意不去,只能在物质上多补偿。
妇人打开盒子,只见里面是一套足金的头面,有步摇、金钗、耳珰、镯子、链子……做工精美而且每样分量都不轻,少说也得百两以上。
“无功不受禄,我们已经受你家姑娘的大恩,怎好再要如此贵重的东西,快拿回去还给你家姑娘吧。”妇人坚辞不受。
李嫣诚恳地说:“大娘,我们姑娘既然赏你了,你就拿着吧,对我们姑娘来说这些不值什么。”
才怪!
破财免愧疚,李嫣心想。
京城官家遍地走,大户多如狗,一掷千金的纨绔公子、败家小姐多如牛毛,既然对方执意要给,妇人只好收下,否则一直拒绝让那位姑娘觉得是她不给她面子,反而弄巧成拙了。
妇人如此一想,也就心安理得的收了。
李嫣目送那家人离开,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一半,另一半还要看是否能顺利入宫。
李嫣回府,进门的时候,门房只扫了眼对牌就放行了,敷衍的不能再敷衍。如此态度,倒也方便了李嫣。
自从爷爷被押天牢的消息传来,府里人心浮动,李嫣忙着救爷爷,也没时间和心情管府里的事。全靠王妈妈和管家镇着,否则还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
李嫣后日就要去报道了,也许当天就要进宫,府里的事情她也该安排一下了。
李嫣换好衣服,让翠花叫来了王妈妈和管家。
“姑娘,你这几天又担心老爷又奔波劳碌,清减了不少。你一定要保重身体,不然等老爷回来看到你这样该伤心了。”王妈妈心疼地说。
李嫣点点头。
“王妈妈,爷爷生死未卜,府内人心浮动,我这几天奔走,很多叔伯都劝我离开京城。我也打算离开京城回江南,如果爷爷躲过此劫,相信他老人家也无心为官了。爷爷年纪大了,也该回到大伯二伯的身边颐养天年了。”
管家恭敬地问:“姑娘的意思是……”
“府里的大部分产业都卖了,还有一些能卖就卖吧。宅子就留着,爷爷回来也有个住的地方。下人们想离开的我就放了他们身契,不想走的就跟我去江南。”
京郊还有一个小庄子,那是奶奶的陪嫁,她会留信让他们去庄子上生活,也能养活自己。
“姑娘仁善,老爷积善行德、行医救人一辈子,定会有好报的。”
管家如此说是因为府里的下人卖了也能大赚一笔,很多人家都是如此,用不了那么多下人或者急需用钱都会把下人卖了,下人等于货物。可是李嫣却要放了他们的身契,还他们良民之身,这是很多下人不敢想的。
管家继续说:“很多人还担心姑娘会把他们卖了,不知道能不能再遇到像老爷姑娘这样仁善的主家,心里都很忐忑。”
“我知道。张伯,你的身契我也还你,是去是留随意,再给您一千两,毕竟你伺候爷爷这么多年劳苦功高。”
管家诚惶诚恐地跪下:“姑娘,我生是李府的人死是李府的鬼,请姑娘收回成命,老爷对我的恩情我一辈子都还不完。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离开李府的,我还要留在这里等老爷回来。”
管家张伯一直在外院行走,许多生意庄子上事情都是管家处理的,爷爷十分信任他,李嫣对张伯了解不多,只知道他同王妈妈一样都是孤身一人。
李嫣从前只在古装电视和古代小说里看到这种人——忠仆。她真的不介意张伯选择离开,这才是人之常情,可是他却选择留在府里,甚至不愿成为自由之身,只为“忠义”二字。
李嫣连忙扶起张伯。
“张伯,身契还你,如果爷爷回来,你再来他身边伺候也是一样的。”
“府里不能空着,我就在府里等老爷。”
“也好。府里下人的安排就辛苦张伯了,愿意走的人根据等级每人五十两或二十两,不愿意离开,想跟我一起回江南的,就先不发银钱。”
李嫣递给张伯一大包银子,张伯拿着银子去处理这件事。
“王妈妈——”
王妈妈打断李嫣要出口的说,慈爱地说:“姑娘,我一个孤老婆子,你和老爷就是我的亲人,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
王妈妈看着她长大,对她的爱不比亲奶奶少,可以说王妈妈就是李嫣的另一个奶奶。
李嫣握着王妈妈的手,什么也没说。
她注定要让她焦急伤心了。希望等她离开后,王妈妈能够很快振作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