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后记(1 / 1)
后记:
其实这是我一个月前,从呼和龢浩特至北京的火车上下来,奔着丽泽桥汽车站去的时候想出的一个很简单的梗。那时是凌晨四五点钟,天黑漆漆的,我戴上耳机,听了一首《镇命歌》。思绪慢慢飘远,突然想出一个梗。梗本来是一君一臣,君臣之情,臣子誓对君王效忠,却无奈早逝,他魂魄没有飘向地府,而是又得了一番造化,附在一卷画上,凝为画灵,暗中为君王排忧解难。待君王逝世后,臣子也随之而去罢。
后来不知为何,便转化为更加玄幻的梗了。
借着这个梗,想唱一番镇命歌,但是连着拜托了两三个填词,说好了一周内交稿,然而最后还是无终而返。
所以前天晚上心一横,索性自己上,把文案和词码了出来。这一码就收不住了,两三小时后,再看整篇,居然已经有了许多暗线埋伏,都可以写一篇小说了。
所以又在词中添了几句,做成了剧情歌。
昨天晚上又打开看,瞅了半天文案,总觉得心痒痒,想写一篇小说。但是我写耽美太久,都忘了怎么写言情了,所以笔落之后,再自己顺了一遍,未免觉得羲和颇有一番放荡不羁,锋芒毕露之感。
但转念又想,这世道谁规定过唯有男子才能放荡不羁,锋芒毕露,而女子只能温文尔雅,如水如泉呢?待看那太阳神,不也是由传说中的羲和神女驾着车而去吗?若道世间条条框框,规定了女为阴,男为阳,而羲和这日神之位又作何解释呢?
又道,世间万灵,情龢事繁杂,本是没有界限的,你教我讲出画仙对于其缔造者羲和到底是种怎样的情意,伏羲对于其妹女娲到底是种怎样的情意,我也道明不来。只能说,是爱意吧,是爱吧。
只是画仙对羲和情深意重,而羲和对画仙的情意却是极为复杂。情意之轻,羲和只教那画仙为她仙途中一个美好的消遣,情意之重,愿在临死之前道出“那唯一牵挂之人”并托付于女娲伏羲庇佑。
莫说矛盾,仔细想来,在这寒冷人波间,我们是否也遇到了,或将遇到那么一个人,他或她,不是最重要的,永远排不上心尖之处,但年年岁岁,再想起那人,总愿去祝福,去祈祷他康健安泰,幸福美满,甚至临终之前也会顿然想起
——原来那么一个人,我竟是记了一辈子。
这世事之中,哪怕情再深,意再重,谁与谁不是消遣呢。
就这样消磨光阴,消遣乐子,或也平淡,或也恢弘,就这样一生而度。
刚好前几日幻世之约剧社的曲回约我写一篇黑白棋灵的剧本,我也借着这一篇《神画》为其埋下了伏笔,设定了背景大纲。
回首再看,其实我本意大概不是写一篇言情的文章吧。
是罢,这大概不是一篇抒写爱恋的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