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第一百二十章 青山埋香蝶梦醉(1 / 1)
燕军将士轮番死守,以一当百,如同一道铜墙铁壁几番重挫敌军。对方损兵折将,却并未因此放弃攻城,一时间战况极为惨烈。
城头,朱棣在不住地瞭望着,想要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羽瑶多在敌人手中一刻,便多一分危险,但此时唯有耐心等待最有利的时机。
城下朱允炆军队再次受挫,整兵暂时后退,张玉道:“王爷,只怕他们攻城不下,以羽瑶性命相要挟,到时候便难办了。”
朱棣何尝不曾想到此处,眸底深色更浓,凌乱冷雨打上盔甲,透身冰凉。
此番敌军后退,却不像先前几次稍作整顿后轮番攻城,竟然久无动静。过了些时候,军中战鼓再
响,遥遥望去,千百军阵数万铁骑,于城外密密布列。
朱允炆等来到阵前,几名士兵将一个女子押上战车,以绳索缚于长柱之上,朱棣面色一凛,心中涌现出最不愿见到的画面。
那女子散乱的发丝如同一副墨黑色的长缎,被风吹得纷飞飘零,纤弱的身影在一袭白衣中更显单薄,似乎摇摇欲坠。
灰暗的天穹下这抹苍白的颜色如一道生刺的钢鞭,狠狠抽上朱棣心头。唇角锋冷一刃隐着心中急痛万分,朱棣冷眼看着朱允炆纵马出阵,向沈洲城城喊话,其意不言而喻,自是要逼他开城投降。
此次有人质在手,朱允炆十分嚣张,策马在阵前洋洋得意,却忽然见城头之上朱棣手中挽起金弓,引弦搭箭,弓如满月,箭光一闪,遥指此处。
朱允炆虽自恃朱棣有所顾忌不敢轻举妄动,但那弓箭的锋锐似针芒在背如影随形,凛然一股杀气隔着飘飞的雨雾兜头而来,令他不由自主地勒马后退了几步。他对朱棣的箭术畏惧甚深,慌忙喝令左右护卫。盾牌手上前密密列成一排,朱棣却并未发箭。
朱允炆避于铁盾之后,心头恼怒,索性拔剑指向战车上的女子:“朱棣,你若再顽抗下去,便等着给你心爱的女子收尸!”
那女子被朱允炆的剑尖指在喉间,凄然喊道:“王爷!救我……”
呼救声恻然,似乎还未及传到城头便在急风中四散消失。朱棣眼底冷茫骤盛,长箭倏地对准了战车上女子的心口。
张玉大惊失色,一把拦住:“王爷!你要干什么!”
朱棣手中弓箭稳定而有力,紧紧锁定那女子,冷声道:“她不是羽瑶。”
张玉回头看了一眼,急道:“王爷怎能如此肯定?”
朱棣断然道:“绝对不是。”
话音刚落,金弓微微一震,一道利光啸声凌厉,似将天地间的雨雾都吸入四周,带得乌云翻涌,直坠而去。那女子的呼救声未再出口,便断于血溅三尺之中。
朱棣连珠箭发,箭箭不离统达。朱允炆仗着四周铁盾保护,几乎是连滚带爬的退回中军,狼狈至极。
平叛军队怎也未料到如此情形,军前哗然大乱,而沈洲城中的将士们却陷入了一片不能置信的沉默。
急风狂肆,唯有城头战旗猎猎作响。朱棣凝视前方,神情清冷如霜。
朱棣长箭射出的刹那,一抹清淡的微笑勾起在羽瑶唇边。
微雨扑面,长风吹得衣衫飘摇,那道箭光耀目清晰,四周万马千军的声息皆退却,她的笑宁静如玉。
朱允炆败退,一连退兵数里,终于摆脱追兵,回头看看经过这一仗自己的四十万精兵已经所剩无几,身边大将也折了多于半数,看得出来朱棣也并不想把朱允炆赶得太急,赶到山崖之后就没有派人继续追赶,似乎在顾虑些什么。
“不想朱棣连你都下得了手,都说他生性凉薄,冷面无情,果然传言非虚。我本以为你与别人不同,现在看来也并无区别。”
身后说话的人似是颇含感慨,平原一侧不高的山崖上,十余名士兵散布在不远处。
羽瑶举目遥望沈洲城、城,那个熟悉的身影在濛濛风雪下依稀可见,修挺如山。目所能及的距离却如隔千山重岭,她的心似被一根细丝紧紧的牵着,那一端连着他。
“你们以为让别人换上我的衣服,装作我的模样便是我了吗?纵使利剑加身,我也绝不会在两军对垒的阵前求他放弃数万名将士的安危来换取性命。我若如此,便不配是他的妻子,他若屈服于你们,也不配做我的丈夫。”
朱允炆眼底精光微微一盛:“原来如此。”
突然,山崖绝壁的另一侧有很多士兵赶了上来,不多时,平叛大军仅仅剩下的几队护卫牢牢护在
朱允炆的身前,面前出现了一个身影,那是羽瑶许久未见的,而又日思夜想的。
看到来人,朱允炆突然哈哈笑道:“朱棣,最后还是你赢了,不过羽瑶如今命悬我手,你还是输了。”
“朱允炆,你已经被包围了,把羽瑶放了,我考虑饶你一命。”
此时,朱允炆已经到了最后的绝境,他一只手死死地抓着羽瑶的脖子,用刀逼着,一步一步往后退着。
“放开......我......”羽瑶被勒得有些喘不过气来,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重重地喘息着,胸口起伏不定。
朱允炆回头将她审视,手指叩在在刀柄上轻轻作响,忽然朗声笑道:“朱棣,你现在是不是很后悔当初没有杀了我?”
“我一直不想杀你,快放开羽瑶,我可以让你当个安乐王爷,从此不再问朝政,逍遥快活!”
朱允炆锐利的眼睛微眯,“到这个时候了,你以为我还有退路吗?”
羽瑶眸光落于他的眼底,如清水一痕微浮:“我劝你不要拿我做赌注,他不是个喜欢受人胁迫的人。”
朱允炆道:“喜不喜欢未必由得他选择,朱棣,就到这里吧,不过就算最后我输了,我也要带着你最心爱的女人一起离开,你就一个人孤独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吧,你得到了江山皇位又如何!”
说着,朱允炆拥着羽瑶,向悬崖倒退了几步,羽瑶看准时机,用口狠狠地咬了朱允炆一口,但强大的惯性还是把羽瑶也扯得掉落了下去。
“不要!”朱棣跑到悬崖边上就要跟着跳下去,张玉燕军将士一看这种情况,马上跑上去,牢牢地抱住朱棣,“王爷,不要这么冲动,你跳下去了,这些万千将士怎么办呢!”
张玉将朱棣紧紧护在臂弯,朱棣许久一言不发,仰天长声悲啸,震彻云霄。
突然之间,沈洲城北方向烧起冲天大火,浓烟四起,很快将天空层层遮蔽。硝烟之中战火隐隐,泛出血染的颜色,整个沈洲大地似乎被扯开一个巨大的口子,让人感觉山峰城池缓缓下陷,天地颠覆。
朱棣好像失了魂魄一般,目光发直,向崖下跑过去,身后的燕军分成两队,一路人马跟着朱棣前去,另一队人马把朱允炆留下的将士好像砍瓜切菜一般纷纷解决掉。
黑如深渊的原野上此时响起惊天动地的喊杀声,漫山遍野风雨,天边似有一道滚滚的乌云掩向平叛大军,战火猎猎,席卷大地,冷雨潇潇。
清风再无痕。
齐泰终于赶到的时候,发现除了自己身边这五千兵马,朱允炆的亲兵已经全军覆没,朱允炆不知所往,立刻率所属兵将,暂时隐蔽在大明难免广德县,意图后举。
山崖下,朱棣从日暮西山一直寻找到第二天黎明,一点音讯都没有,“不可能的,她不可能落下掉下去却找不到!”
“王爷,沈州城已经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如今朱允炆下落不明,我们何不趁机杀进京城,京都空虚,我们省下不少的力气!”跟随朱棣行军的将领建议道。
“原地待命,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轻举妄动!”
“可是!”部将话到嘴边被生生地咽了下去,其实他想说,张玉已经带着自己的先锋军杀进去了,但是这时候若是让朱棣知道,一定会坏事的。
他们都是燕王的心腹,知道这一场战争已经没有退路,若不成功,没有人能够全身而退!
山野重峦叠嶂,一片白茫茫,清晨阳光无法透过浓密的云层照耀大地,黑黢黢的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天空划过云影淡淡,已经两日了,朱棣一直呆在原地找寻着。
“可有线索?”朱棣每看到一队人马,便急切地问带队将军。
“回王爷,没有找到任何蛛丝马迹。”大将朱能回答得非常没有底气,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是时候让朱棣去京都城接管天下了。
“王爷,请您即刻去京都,张将军已经攻下京都城!”朱能此时因紧张惊骇说出的话微微有些颤抖。
“谁排他去攻的城?” 朱棣目光一动,移至朱能身上。朱能只觉得浑身那种压迫感一紧,几乎就要瘫软在地上。
朱棣再问了一遍,他身后的朱能和另一位副统领上前一步,抚剑跪倒:“回王爷,除了您,我们所有将领,全都知道。”
朱棣沉吟良久,“召他回来,不去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