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都人记 > 209 刿目鉥心

209 刿目鉥心(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01 穿越之嫡女悍妃 导游爱情故事 论女神变男神可能性 天才小姐迷糊妃 姻缘断:妃乱大明 滴墨成锦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麻麻来自家政公司/生无可恋 王兄有过

第二天英国公夫人常氏一早就候在了殿门外,这次是规规矩矩地,先一日递上了牌子请见的。

“妾张常氏,拜见贵妃娘娘。”张常氏行了大礼。

“起来吧。”李彩凤道:“给夫人看座。”

张常氏觑了李彩凤的神色,但是李彩凤神色淡淡地,她什么也看不出来。

“昨日听闻娘娘身体不适,不知太医怎么说?”张常氏问道。

“没甚大事,”李彩凤道:“就是秋日困怠,神思疲倦罢了。”

“娘娘玉体尊贵,需要精心养护。”张常氏似乎很有见地的样子:“皇后娘娘的身体一向不好,这阖宫上下,都指望着娘娘您呢。”

知道你是没话找话奉承我,不知道的以为你话里有话挑拨离间呢。

李彩凤对张常氏无奈何了。

“夫人今日,所为何来?”李彩凤道:“总不至于是真来看望我这微不足道的病情吧。”

张常氏有点忐忑道:“娘娘说笑了,妾是听闻娘娘在宫里行了一项大大的善政——特来赞贺呢。”

“哦,“李彩凤点点头道:“你的消息倒是灵通,不过三五日,这事情居然流传到了宫外吗?”

张常氏道:“京城是天子脚下,四方观仰之所,教化之行,都始自京都这个首善之区嘛。”

“常氏,你也不必和我打机锋。”李彩凤觉得这种扯皮太无聊,干脆开门见山道:“你外子英国公,卷进了兵部的大案中,泥足深陷——你是过来探听虚实来了。”

“怎么,我说的不对吗?”李彩凤看到张常氏一下子变得青白的脸色,道:“英国公倒是好笑,他放着那么多故旧好友不去问,也不去几个阁老部堂大人那里走动走动,居然让你来我这里走门路——我一个居于深宫的妇道人家,能干什么呢?”

“单凭娘娘责令内宫缝制棉服一事,就知道娘娘手段可大着呢。”张常氏倒也算是个能搅弄风云的女人,虽然额头沁出星星点点的汗来,话却说地硬气:“如今兵部、京营团营军官、勋贵世家,甚至科道,甚至还有大学士都牵涉其间,情势复杂——外子不得不另辟蹊径,拜一尊更大的佛爷了。”

李彩凤心里面对张常氏倒是刮目相看。

“临时抱佛脚可不顶用了——克扣军饷,所发军需缺斤少两、以次充好也就罢了,”李彩凤道:“虚报空额,倒卖军需,广济仓发给将士们的米粮,户部张居正派人验收的时候,一袋袋的明明都是上好的谷米,为什么运到兵部,就掺了一半的沙子?”

张常氏沉默不语了很久,忽然问道:“娘娘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种军需案,居然在战火正炽的时候,爆出来了?”

李彩凤悚然一惊:“你什么意思?”

“以娘娘的聪慧,难道没发现军服、军粮这样的案子,只出一件便是了不得了,如今居然接二连三地发了?”张常氏轻轻一笑,“他兵部尚书王国光就是本事再大,没有人台前台后地扶一把,显然也查不出什么来。”

“中饱私囊只是其中的一个小问题罢了,就是外子不贪,也会有其他人贪的,娘娘。”张常氏道:“而外子对京营军官的掌控,并不像外人认为的那般有力。”

李彩凤想明白了。

“你是说,王国光在兵部的改革,已经触动了层层的利益,”李彩凤道:“兵部武选、武库、车驾这些要害部门,都是环环相扣的。”

本来徐阶将王国光安□□兵部,是离间山西帮的——但是杨博更绝,竟然暗地里帮着王国光查出了军需案,得罪了兵部的上上下下,让这把火烧得更旺,也更无法控制。

你查出来,算是有本事。但是你有本事把所有的真凶都揪出来伏法吗?

法不责众。

所有人都在干坏事的时候,律法是拿他们没办法的。

更何况官场是个从来不讲法度的地方,这里只买卖人情。

王国光在杨博的暗中帮扶下,成功地把事情闹大了——徐阶也压不住了,他任用王国光是为了破一破兵部的铁板的,却没想到兵部的人合起来要造王国光的反。徐阶不可能为一点军需,就惩治兵部上上下下的人。

一个人和一群人对抗,哪怕这个人是持有真理的——都没用。

到最后,徐阶只能抛出王国光来顶罪。

杨博,真是徐阶的劲敌。

“所以,这爆出来的军需案,不过是权臣之间的博弈罢了。”李彩凤道:“有谁在乎前线的将士们有没有衣穿、有没有饭吃呢?”

“娘娘,听说王国光大人上了一道奏疏,叫《请分营操练京军疏》,”张常氏缓缓道:“要重编三大营,并罢诸弁不任事者。”

“怎么了?”李彩凤问道。

“外子说,自此疏一上,军营将士们情绪激昂,似是有失控的危险。”张常氏道:“京营禁军只负责京畿的防卫,都是勋贵子弟手下的军官们统领——平常疏于训练,按王大人的考核法,能操戈者不及半数,是大都要被刷掉的。”

“京营的军官们怨气很大。”张常氏道:“这些京营军官,都是世世代代服侍国公爷的,世世代代都是军户,外子不能不管他们啊!”

李彩凤真的怔住了。

“他们都是军中的粗人,只会直来直往,又世世代代投身军旅,”张常氏忍不住哭道:“可现在朝廷说,要重新整编,要裁汰不合格者。娘娘啊,您想过他们离开军营,还能干什么吗?”

“你真是差点说动我了。”李彩凤深吸一口气,道:“吏部左侍郎张居正张大人的祖上,就是军户。他祖父是辽王的侍卫,到了他父亲这一辈,才考取了秀才,而他,已经是位列部阁了——不要跟我说军户就不读书的事情,朝廷恩开卫学,是允许每个军户有一个子弟读书的。”

“娘娘,像张大人这样天赋异禀的人,放眼两京十三省,能找出几个来?”张常氏道:“九成九的人的世兵,离了军营,就是被人看不起的武夫莽汉。国朝风气重文轻武,他们就算是为国立下多少功勋,都抵不过酸儒的一篇之乎者也!”

李彩凤说不出反驳的话来。

看到李彩凤的松动,张常氏趁热打铁道:“娘娘,您也说过,广济粮出仓的时候,都是新米,运到兵部了,才掺了一半的沙子——杨博也是镇守过宣大的人,怎么会不知道那里将士们的辛苦?只不过是气不过徐阶弄权罢了,便要在军需上挖坑给徐阶跳。”

“外子这些年确也贪贿,但是到底是底下军官们的心意——这礼要是不收了,底下的军官们才害怕呢。”张常氏一张巧嘴说得头头是道:“这被查出来缝制军衣的衣帽局,是成国公故意露出去的——那是他手底下最差劲的几个军服厂子,就是家里的奴婢,也没穿过那边弄出来的衣服,往年这几个厂子,都是给流窜到京城附近的灾民缝制衣服的,可从没有给前线的将士们穿过那个。”

李彩凤一下子想到了很久以前自己亲眼见过的从陕西一路走到京城的流民们。

“按你的说法,”李彩凤道:“王国光是个诚心任事的人,但是任用他的徐阶却其心不纯,杨博更是不忿徐阶插手兵事,破了和他做过的约定——当年杨博从边关回来,徐阶和高拱抵制他入阁,三方达成协议,杨博不入阁,任吏部尚书,兵部交给王崇古,徐阶不能插手。”

“但是没想到徐阶在廷推的时候耍了手段,让王国光这个老学究居然取代了王崇古说好的兵部尚书一职,杨博便设了局让徐阶和高拱鹬蚌相争,徐阶反应过来又立马报复回来,支持王国光查实军需一案,想要兵部自危。”

“没想到杨博不怕这军需爆出来,反而背后支持王国光把事情闹大,闹大到收不住手的地步。”李彩凤恍然大悟道:“当勋贵、武将、言官都人人自危的时候,徐阶不得不停止王国光在兵部的改革了。”

“所以这些查出来的军需、军衣,其实都是武将、勋贵们故意联手暴露出来的。”李彩凤道:“都是做给王国光看的。”

果然我还是太局限了——这个时代,随处都是勾心斗角。

为什么说宋朝和明朝两个朝代,是女祸最少的时代?

因为后妃都是小家小户出身,什么都不懂,怎么统御成精的大臣们?

想要垂帘听政,也得有那个听得懂的本事才行啊。

“既然都是做戏,你们也算准了徐阶会收手,那你们还有什么忌惮的?”李彩凤道:“等过几日这案子便会不了了之,为什么还劳你跑这一趟,到我这里来做什么?”

张常氏的额头上聚满了汗珠。

李彩凤刚刚要发问,就听见外面震天的鼓声了。

登闻鼓!

又是登闻鼓!

李彩凤大怒:“怎么回事!是谁敲响的?快去看!”

怎么自从海瑞之后,登闻鼓就这么容易被敲响了?

等到探查的宫人回来禀报道:“娘娘,是吏部左侍郎张居正张大人敲响的,要面奏陛下——关于昨夜兵部尚书王国光大人遇袭一事。”

王国光,遇袭?

李彩凤利箭一般的目光射向张常氏。

张常氏几乎承受不住这样的目光,她不由自主地瘫坐在了地上。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