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都人记 > 151 木秀于林

151 木秀于林(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01 穿越之嫡女悍妃 导游爱情故事 论女神变男神可能性 天才小姐迷糊妃 姻缘断:妃乱大明 滴墨成锦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麻麻来自家政公司/生无可恋 王兄有过

然而当裕王心心念念盼望的第二个儿子来到这世上不足十日,又满怀苦痛地离去后,他看着那具头大身小、满身青紫的婴儿,再也不能骗自己这一切和他无关了。

嘉靖四十一年的十一月,李淑人刚刚坐稳了七个月的胎儿就迫不及待地降生了。可是府内却并没有欢喜欢呼的声音,因为看过这个孩子的人,没有一个认为这孩子能长成的,包括他的生母。

头大还可以说脑袋大聪明,可身上的毛细血管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还能自欺欺人吗?

裕王刚刚送走了一个女儿,然后又眼见着一个儿子在他的手里断了气。

任何一个父亲都不能经受,更何况一向心软的裕王。

他病倒在床榻上的时候,终于对李彩凤说道:“道士误人,医者更误人。”

李时珍的话说得没错,四个孩子一个一个地先后夭折,就是自己害得。

而这些庸医但求无过,开的不是治病的方儿,而是补泄用的。这药但凡有一点用,何至于四个孩子一个都留不住?

“早该听他的话,折损了面子算什么,”裕王唉声叹气道:“只要能让我有一个健康的孩儿,他就是让我吃三年的黄连我也愿意啊。”

不幸被裕王言中,李时珍像是故意折腾裕王一般,不仅在药里加了大量的黄连,还给裕王制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规矩,简直让人无所适从。他不仅折腾了裕王,甚至连带着李彩凤和满府众人都被折腾地人仰马翻。

比如说,裕王每天早上快要醒来的时候,李彩凤要比他先起来,观察一下裕王有没有晨/勃——没错,李时珍发现了裕王的这个大毛病,有的时候一柱擎天,有的时候软塌塌像是一坨泥巴,没有固定性和周期性。

如果立起来了,裕王要按摩肚子上的气海、天枢和关元穴,直到丹田中有热气蓬勃才行。而立不起来的时候,就需要李彩凤给他按摩腰上的几处穴位,上下推拿小半个时辰,常常把李彩凤累得不行。

然后再院子里给裕王打了个小磨盘,让裕王每天都提来举去,裕王从刚开始的勉强能把磨盘提动,到一个半月后能把磨盘举到肩上,进步不可谓不大。

李彩凤就经常看见裕王汗流浃背地扎着马步,肚子和大腿上捧着石磨,李时珍在旁边给他数五十息,然后才叫停的场面。

然而大灶上的厨子却是最辛苦的。

吃食上不仅有诸多的禁忌,这个不许吃那个不能吃,还要按照李时珍的办法给裕王整治出许多根本上不得台面的东西。

裕王何时吃过一锅用小米、麦麸、青豆、豌豆和荞麦熬出来的粥?李时珍还美名其曰新式八宝粥,让裕王把那什么燕窝银耳都停了,每晚上就喝这些粗粮熬出来的粥。

然而李彩凤倒是挺喜欢的,干脆每天晚上也陪着裕王一起喝。

然后就是雷打不动的羊肉羹了,但是必要按李时珍的方法弄出来——不能炒,不能炖,只撒一把胡椒用小火煨出来,让裕王服用的时候在舌头下垫上一片姜,裕王每次喝完的时候,满嘴苦涩辛辣地根本不能说话。

还有许多条条框框,然而最主要的就是禁绝房事了。

在调治期间,根本不能有一点的兴动。自从李时珍给陈宏讲了利害之后,陈宏那是比什么都上心,几乎一刻不离地守在裕王身边,有时候甚至在耳房里,听到一点不对的响声就急忙念起什么清心寡欲的经文来。

其实裕王自己也很清楚,他也是下定决心要治理身体了。李时珍订下了这么多规矩,裕王竟然真的没有叫一声苦,没有抱怨过,更没有偷减过药量。

然而一日日的调理是有效果的,裕王每晚上能沾着枕头就睡着,早上甚至能学着寄居在王府的李时珍,打一套长拳出来。

就是在处理公务的时候,也不是原先精力涣散哈欠不停的样子了,他甚至可以精力充沛地看上两个时辰的邸报而不觉得累,然后再陈宏的提醒下,去花园里嘿哈几下伸展身体。

就连高拱看了也是啧啧称奇,待问清楚请来的医生是李时珍才抚掌大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李东璧,他原先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的儿子的病,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要说这也无甚稀奇的,但是这人竟能让二王驱逐了府中供养的道士,这可了不得!”

“师傅是想着,把这人推荐到父皇身边,看能不能让父皇也顿悟了,”裕王摇头道:“唉,任何一件事,坚持不懈地做了四十年,就算知道是错的,也改不过来了。更何况父皇还从来不觉得修道修错了。”

“听闻他原先也当过御医,为何又不干了?”高拱又问道。

待明白了李时珍的遭遇后,他也是气得怒发冲冠,只因他高拱脾气不好,性子又急躁,也是吃过被同僚排挤的亏的,当然要为李时珍鸣不平:“果然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就跟朝堂一样,有能耐的人不是远调,就是罢官了!”

高拱嘴里“远调”的人,就是兵部尚书杨博。

杨博此人,胆识才略非同凡响,是朝中唯一一个让严嵩、陆炳和徐阶同时敬畏的存在。

他是嘉靖八年的进士,被分到了兵部,任武库清吏司主事。一个小小的官员,是如何青云直上的呢?

当时严嵩未得用,得用的是大学士翟銮。翟銮奉命巡视九边,而杨博作为扈从随行。

巡阅到了甘肃的时候,这里的少数民族部众浩浩荡荡聚集了几百人,阻塞道路,请求封赏。

这其实是一种很不讲道理的做法,俗称——劫道。

先邀赏,没有?回去抄家伙。

翟銮不怕,但是身边的卫士挺怕的。首先数量就不对等,更何况还被对方压过了气势。

这时候杨博站出来了,他先让侍卫们摆开仪驾,然后威风赫赫地站出来,厉声呵斥这些人没有全体远迎天子宰相,作势准备将他们绑送有关官员。

杨博的声威极大,竟然让这些人都环列跪拜请罪,然后翟銮便对先来的人稍示赏赐,其余的人都因畏惧而不敢再说话。

翟銮自此对杨博青眼有加。

在兵部实习的时候,杨博就掌握了实权——当时兵部经手的一应事务,兵部尚书张瓒一概倚仗杨博经办。

自从嘉靖二十五年,杨博出任在外,不仅仗打得好——蒙古首领把都儿曾带领十万精兵劫掠蓟镇,杨博身不解甲,在古北口关上枕戈面宿,蒙古人在古北口攻打四昼夜不能破关,便改攻他处。杨博又招募敢死之士,利用夜暗,举火惊扰敌营,蒙古人被迫退走。

他处理内政也是一把好手——在巡抚甘肃的时候,大兴屯田,修筑肃州、榆树泉、甘州和平川境外的大芦泉等地的墩台,开凿龙首等地的水渠。

杨博深为嘉靖帝宠信,曾经几次想让他入内阁——然而总是不能如愿。

很简单,以前是严嵩不让,现在是徐阶不让。

严嵩的想法很好理解,杨博滑不留手,请命外调就是避开了朝中是非,要是入阁,跟不跟自己一条心不说,还有可能暗地里坑自己。

如今徐阶掌权了,他的想法也渐渐地跟严嵩重合了。

谁会希望来一个手段高明,能跟自己平分宠爱的人呢?

在这一点上,徐阶的想法其实和后宫的妃子们没什么不同。

于是在这个内阁人数稀少,嘉靖帝有意让杨博入阁,增补徐阶留下来的空缺的时候,徐阶出手了。

每当嘉靖帝向身边的内侍询问杨博的情况的时候,第二天通政司就会收到言官们弹劾杨博贪污受贿或是谎报军需的奏折。

恶心吗?

恶心,但是就是有用。

徐阶的这点心思谁看不出来,至少高拱就不屑一顾。

你说你堂堂的内阁首辅、百官之师,有多少种阳谋能让杨博进不了内阁?

而你徐阶偏偏选了最让人不齿的一种。

然而高拱还是没有彻底看透。

杨博除了高官大臣的身份,还有一个身份,就是山西帮,俗称晋党的领头人。

这个山西帮很了不得,生意做得好,还出钱供读书人念书,势力之大,让人脊背发寒。

这么显赫的身份,这么大的势力,徐阶为什么不小心谨慎?他知道,要是弹劾别的地方,不一定有贪污和军需这两条效果大。

一是杨博确实没有什么把柄;二是山西帮一呼百应,动了杨博,就是和朝中的晋党反目成仇。

不能动杨博,就把他死死地摁在边地,让他守一辈子国门吧。

你以为嘉靖帝不知道杨博的晋党身份?他清楚地很。

所以嘉靖帝就会怀疑山西人有了这么多钱,为什么还要死命搂钱的本意了。

徐阶的阴谋阳谋,已经合二为一,他已经彻底地修炼成了。

这个“远调”的杨博说完了,高拱嘴里的另一个“罢官”的人,指的是胡宗宪。

先前说过,胡宗宪是东南节略,主导东南七省军政的实权人物,也是在他的手上,擒获了徐海、王直,打赢了肆虐长达八年之久的倭寇。

这样一个人,为什么历史上的名声竟然没有他的麾将俞大猷和戚继光大呢?

不应该啊。

要知道,俞大猷是什么人,常年征战一身的血火气息,还有一身学自少林的好武艺——然而这样一个人,在胡宗宪面前不敢抬头,甚至还会吓得发抖。

想象一下,这该是什么样的好气势,什么样的好风仪?

这位胡总督,历史的荣光本该属于他,然而他却并没有被人所铭记。

他依附严嵩,成了众所不齿的严党;为了获得嘉靖帝的支持和信任,他屡进祥瑞,两番送白鹿进京。

你可以说他贪图富贵,栈恋权势,但是他的本心,难道不是和东南的千万百姓一样,想要赢得抗倭的胜利吗?

但是严党的标签撕/撸/不掉了。

严嵩被罢官之后,下一个倒霉的就是他。

历史是多么相似啊,张居正倒台后,受他庇护的戚继光也被罢官,郁郁而终了。

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初七日,南京户科给事中陆凤仪劾奏浙直总督胡宗宪欺横贪淫十大罪,震动天下。

疏上,嘉靖帝命锦衣卫将胡宗宪械押入京。

然而嘉靖帝终念其抗倭的功劳,改变了主意,降旨道:“宗宪不是严嵩一党,自任职御史后都是朕升用他,已经□□年了。而且当初因捕获王直而封赏他,现在如果加罪,今后谁为我做事呢?让他回籍闲住就好了。”

朕若罪宗宪,后日谁肯为国家任事

嘉靖帝还是放过了胡宗宪,但是胡宗宪的仕途终于到此为止了。嘉靖四十二年的春天,胡宗宪带着不甘回到了绩溪县的龙川故里。

等他再次回到京城的时候,就是深陷漩涡无法脱身的死劫了。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