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好山园(1 / 1)
七月初的好山园,正是一年中最美的时候。
瓮山并不高,但峰石奇秀,有林壑之美。在这里建造的好山园,远借山景、近邻曲波。有双层的游廊,从东至西共六十楹,中部设有观景二阁,从上层两侧之廊折下,是一组节奏韵律极好的独特建筑。
夏日,瓮山泊水面上莲叶一片,荷花映日黛色岚光、可悒可掬。且仿照杭州西湖的苏堤修建成西堤。湖水粼粼、堤式蜿蜒,映照着远处的西山和玉泉山,湖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园子里头,俱都是仿照江南宅院,亭台楼阁、无一不具。甚至还有竹篱、茅亭、草堂与自然山水溶为一体,简朴素雅,一派自然风光。
李彩凤一进这里,顿时觉得空气清润,山风习习,一身的燥热随之而去。等她和刘司药周典药几个收拾好东西,就拉着同样也是迫不及待的武招弟一起乱逛起来。
刘司药周典药两个也是无奈何了,倒也心疼她们成日里闷在殿里没什么乐趣,便道早去早回,莫要走远了就让她们去耍了。
其实李彩凤她们也不怕会走丢,因为此处出宫来到园子里,每个人都登记在册,还发了一块腰牌,上面写着是哪一局哪一司的人员,出入都要核对。虽然程序繁琐,但到底是比宫里头宽松多了。要是按照宫里的宫规,宫女子们没有被传唤,随意走到了奉天殿前头,那是要被金甲武士当场杖毙的。
李彩凤她们就是清楚这个,才更觉得园子里气氛轻松。
且说这两个边走边看沿途的景色,只见一方荷塘,无边无际似的,飘着田田的绿叶,叶上盛满昨夜的露珠,映着阳光点点晶莹。
李彩凤不由叹道:“果然是一片江南风光,莲叶何田田啊。”说着疑惑道:“鱼戏莲叶东,这里应该是有鱼的吧?”
武招弟点头笑道:“怎么没有鱼,全在叶子底下呢。我爹就抓过七八斤的大鱼,说是那鱼也不知道避人,直直就往鱼篓上撞。”武招弟补充道:“又大又肥,又笨又呆。”
李彩凤被逗乐了:“而且还很好吃吧?”
武招弟嗯嗯点头道:“特别鲜嫩,还甜丝丝的。我爹说是这瓮山的水质好,是活泉,有灵气。”
果然啊,此时还没有后世各种化学污染的原料的侵袭,水质自然清冽,而水产的各种生物恐怕也是特别好吃。
李彩凤心痒痒地,想要凑上去仔细看看。拉着武招弟走近了才发现,这湖泊上的岸堤还是较高的,而且还修了一层围栏,显然是听说了宫妃们要来,临时安上去的。
李彩凤摸了摸围栏,心道这就是自己以前看过的小说中描写的事故高发地啊,你推我我推你各种栽赃陷害,用的手段是层出不穷。可是真实的情况却摆在眼前,人家早就做好了防御措施了,除非不顾及形象地从围栏中岔开腿跨坐过去,才能跳进湖泊中。
而且这湖泊还有一段缓冲地带,水深不过半米左右,站直了才没到腰部左右而已。
嗨,除了风物,还真让蠢蠢欲动的李彩凤偃旗息鼓了,果然没什么看头。
倒是武招弟挺高兴,笑道:“今儿穿的新裙子,不舍得下水。等过得一两日我换个衣裳,就可以下去采藕捉鱼啦。”
李彩凤哈哈笑道:“难道你还要在里头凫水不成?可别了,周典药不是说捉鱼采藕都是乘舟进去的吗?”李彩凤想了想,调侃道:“到时候船上的姑姑一看你脱得光溜地在里头凫水,不气死才怪!”
武招弟笑得差点岔了气,半天都没缓过来。
李彩凤再看了一眼满湖的荷花,不由道:“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说罢,两个人嘻嘻哈哈又往前头继续走。
走着走着倒是看到了一个小亭子。左右林荫匝地,亭子前还有藤萝粉披,上前一看,亭子上写着“霜亭”两个字,也不知是谁书写的,笔力遒劲,尤其是后面的一个“亭”字,弯钩拖得长长的,很是不同。
李彩凤也没看到题跋落款什么的,便把眼睛放到了眼前的景色中。武招弟已经前后看过一圈了,咂嘴道:“这一片怎么好像没什么看头似的,光是好大一片树,竟也不栽点什么花。”
李彩凤想了想道:“看着亭子的名字,恐怕是秋冬时节,树上落上一层霜雪,风吹过去簌簌地才好看吧。”
武招弟明白了:“感情是秋天才能看到,那咱们走吧,再往前头瞧瞧去。”
李彩凤依言走下了台阶,但是到底忍不住回头又看了几眼这块匾额,掩去了心中那一丝奇怪的感觉。
再往前走,却发现前面的建筑被一小汪水隔开了。左面是大大的一个平地,上面支了架子,搭起了一个大篷子。右面是为双层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且地势稍高一点。
李彩凤看了几眼就明白了,这里是听戏的地方。戏子们在左边台子上唱戏,妃子们就在右边的阁楼里观戏,中间一水之隔,什么事情都不会有。
李彩凤和武招弟走到阁子里头,刚进去就听到了一阵丝竹管弦之声。李彩凤觉得这调子熟悉地不得了,后知后觉地才发现原来这是李老爹爱听的祁阳小调。
李彩凤乍一听心里头空落落的,这种滋味难受得紧,她不由自主地想要逃避。
武招弟没有发觉李彩凤的异常,只是跃跃欲试想要循声而去,却被李彩凤阻了。
李彩凤道:“这里面肯定有外男,你怎么不知道避讳一下?直冲冲就往里头闯,要是人家在里头换衣服,你的名节还要不要了?”
武招弟挠了挠头,心虚道:“我就是想看一看里面是啥模样,既然有外男,咱们还是早点离开这地方吧。”
两个人便悄悄溜了出去,倒也没有被发现。
游览了大半天,虽有林荫,也有亭台,但是季节如斯,还是让她们热出了一身汗来。偏偏这衣衫裙子都不能随意扯开露出胳膊腿来,倒是让两人苦不堪言。
“哎呀太好了,前面有一处鼓楼,咱们去那里避避热吧。”武招弟一眼看到角落里孤零零的一栋小鼓楼,高兴道。
李彩凤也热得不行,两个人急忙加快了脚步,走进了鼓楼里。
只是这小小的鼓楼却不是只有她们两个人,里头已经有个人在那儿了。
李彩凤定睛一看,原来是个佝偻着背的老太监,帽子下的头发全白了,蹲坐在地上仔细擦着钟鼓,听到声音才转过头来。
老太监看样子也有六十多岁了,确实是眼睛有些花了,眯着眼半晌才道:“两个小姑娘,怎么会到这里来啊?”他脸上的皱纹既深刻又繁多,皮肤皴老地厉害,一说话就微微抖动起来,倒是把武招弟吓得呆住了。
李彩凤团手微微拂了一礼,道:“老公公,我们二人是司药司的,今日初来赏玩风景,走到这里难耐暑热,便想进来避一避。”
老太监点了点头,倒是很好说话:“外头是热,那就进来说话吧。”看到武招弟有些害怕的样子,倒是笑道:“怕是我这张老脸,吓着了你们。”
李彩凤笑道:“您说笑。我们只是没想到这里有人罢了。”
老太监点头道:“我是钟鼓司的掌印,你们莫怕。”
李彩凤肃然道:“原来是掌印公公,真是失礼。”便拉着武招弟又端端正正行了一礼,方道:“公公怎么会在这里?”
老太监仔细打量了一下李彩凤,道:“贵妃娘娘请了南戏班子到这园子里来,乐舞、演戏、杂耍都是咱们钟鼓司的活计。我来看看这钟鼓还能不能用,不能坏了贵人们听戏的好心情才是。”
李彩凤点头道:“是,有备方能无患。公公真是辛劳。”
老太监微微笑起来,道:“可见是识字念过书的,说话也比咱们这些粗人好听。”
武招弟在一旁忽然道:“我们前几天还去内书堂听课哩。”
老太监便道:“我进宫这么多年了,还从没有听过一堂内书堂的课。认识的字,还都是偷偷学来的。不像你们宫女子,我们太监能进内书堂的都得是在读书上有天分的。”他想起往事,喟叹道:“想读书,就要给内书堂的公公们挑水洒扫,还得看人家愿不愿意教你。”
李彩凤不知道太监想要读书有这么难,不由默然。
那老太监也沉默了一会,才道:“你们刚从戏台子那边走来吧,以后绕过那个地方,想必是宫正司的嬷嬷没来得及跟你们说,那里有外头的人,不得接近。”他站起来拍拍身上的土,笑道:“念你们是刚来不清楚,这事,就咱们三个人知道就行了。”
李彩凤感激道:“多谢公公不罪之恩。”
老太监摆摆手,把卷起的衣角放下去,施施然走了出去。
武招弟看他走远了,不由撇嘴道:“竟然还有这么难看的老头。哎呀真是要害我梦魇,咱们怎么走到这儿来了?”
李彩凤好笑道:“那就回去吧。估计司药她们也等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