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明)都人记 > 53 阳明心学

53 阳明心学(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2001 穿越之嫡女悍妃 导游爱情故事 论女神变男神可能性 天才小姐迷糊妃 姻缘断:妃乱大明 滴墨成锦 陌上花开缓缓归 我麻麻来自家政公司/生无可恋 王兄有过

李彩凤早上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弓鞋里的小奶猫儿取出来。

这也是她麻溜做惯了的。

猫儿总喜欢卧到她的鞋子里睡,第一次不知怎么溜进来的,也可能是门没有关牢靠,总之是让它寻到了地方,再也不肯出去。

李彩凤那天早上亏得只是轻轻踩踏了一脚,这猫儿倒是极会撒娇,呜呜咽咽叫得她心软了,就没有跟徐姑姑讲。

谁知第二天的夜里它就不肯到院子里去了,自己寻到李彩凤屋子前,长一声短一声地,偏还有一种娇怯委屈地味道在里头,让闻声而来的徐姑姑也生不了气。

“唉,看样子是个黏人的。”徐姑姑也无奈何。

李彩凤趁机求了她,便把这猫儿养到了自己屋子里。每天晚上把它放到脚凳上,看着它两个前腿颤巍巍的搭在床沿上,伸出一根手指头就能和它玩半天。

这猫儿也不觉得腻烦,两只眼睛咕噜噜地盯着她的指头,好不容易瞄准了,伸爪儿去够时,又忘了自己的爪儿搭在前头,最后只好一骨碌向后仰倒了,顿时让李彩凤笑得不行。

偏生这猫儿不像人一样记仇,等从地上翻过来,又颠颠地跑到脚蹬上和李彩凤玩耍起来。

等到李彩凤玩累了,便把它的两个爪儿扳下去,再指指鞋子,这灵性的猫儿便乖乖的钻到李彩凤的鞋子里,再也不闹腾。

只是白天这猫儿就没这乖觉了。李彩凤走到哪儿,它便跟到哪儿。一不留神就能钻到裙子底下,李彩凤好几次都差点被绊倒,有一次还踩到了它的尾巴尖尖。

李彩凤终于有点生气了。这猫儿要是绊倒自己也就罢了,要是让自己真的踩到了它的脊椎上,以那一脚的力度,它岂不是一命呜呼?

开始的时候李彩凤先把它交给了后院的仆妇们照看一早上,没想到猫儿装得乖巧,哄得仆妇把它放到了地上,又蜇摸到东厢房门前,用厚厚的肉垫拍打房门,叫得可怜极了。

那仆妇跟着来了,笑道:“老婆子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聪明的猫儿,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谁,比狗儿还忠心呢。”她手里握着一团细绒线,道:“姐儿要是嫌它碍了事,就给它一个毛球,它自然玩得欢实。”

李彩凤依言把毛球扔到它前面,它果然十分好奇,伸了爪儿一碰,毛球就滚远了。它顿时撒了欢,一扭一扭地追去了,让李彩凤松了口气。

“天下的猫儿都爱玩毛球,虽说它是从皇宫大内出来的,到底也还是只猫。”那仆妇道:“姐儿可给它想好名儿了吗?”

李彩凤也是费了心思想了几天,终于有了一个顺口的名儿:“长得粉嫩,就叫娇娇吧。谁让它这么爱撒娇、爱黏人呢?”

那仆妇也念了一遍“娇娇”,笑道:“这名儿倒像是闺阁里的女儿名似的,也是可人疼。”说着又扑哧一声笑出来:“还是姐儿会起名字,比那些俗名好听多了。”

李彩凤看她笑得奇怪,便问道:“什么俗名?怎么回事?”

“说起来也是个逗趣的,”那仆妇道:“我没嫁人前的村子里有个秀才,家里也是养了个家猫,问名字,说是叫‘炕窝’,让人听得奇怪,难道这猫是在炕上生的不成?后来才知道,人家说的是倭寇的‘抗倭’,也难为他能想的出这名字!”

李彩凤想,这个时代人们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度也是很高的,都有一腔热忱留着报国,这便是难得的赤子之心了。前面还听徐姑姑说,虽然武人地位低下,但平常在宣府、大同一带打了大胜仗的将军们回京,就是内阁首辅,也要为他牵一次马。这种恩耀,也是国人冀盼之心的表现。

等到早课快要结束的时候,徐姑姑又问她:“学了这些天的东西,有什么感想吗?”

其实李彩凤有一肚子的感想,但是她也不敢全都吐露了,毕竟这些想法现在说出来是不能让人接受的。她只是试着说了几句真心话。

“姑姑,因为我们汉人最好的年代在前头,宋不如唐,唐不如汉,汉不如周,周又礼崩乐坏了。所以人心中最向往的还是上古先民时期吧,民风淳淳,乐天安道。”

“所以我们都喜欢从书里去找过去的痕迹,一切事物都有过去的例子可循。我们习惯回头看,却忘了脚下的路依然和过去不同了。也正是因为习惯了回头,使我们忘了还有抬头往前看的力量。”李彩凤思索着道。

“怎么说呢?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当时的人都说他要移风易俗、要变了本。可是如今武人们都穿着改良后的胡服,这就证明了赵王的正确。”李彩凤吞吞吐吐道:“我的意思是,如果有一天,这世上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了,只有我们,只有我们依然频频回首,那、那是要落后的。落后……”

徐姑姑起先还笑着听她说话,后来才慢慢严肃起来。她也想了一会,道:“你知道唐朝的麟德历、大衍历这两部历法吗?”

“不知道。”李彩凤如实回答,她也在期望着徐姑姑为她解惑。

“麟德历是李淳风所编的历法,以他占卜演算之精确,却仍出现了谬误。后来唐人便用了佛门编出来的大衍历。这部历法吸收印度传入的数理,当时还是争论了很久,但依旧用了它,一用就是八百年。”

李彩凤有一点明悟了,徐姑姑看着她道:“我们汉人,从来没有因循守旧过。我们的心海,能包容这世上的一切东西。哪怕和咱们老祖宗教的不一样,可我们从来没有一棍子打死。有的东西,我们虽然嗤之以鼻,却依旧给了他们生存的土壤。”

李彩凤忽然就觉得想流泪。

不错,应该是这样的,最起码从汉人有了历史起,到现在,确确实实是这样的。

她在史书里读到,这个时候的中国人是热爱创造、热爱学习的。英宗时期,有人发明了两头火铳;代宗时期,出现了子母铳、剑枪、铳棍这样把冷□□合二为一的先进武器。

就算是嘉靖这一朝,打败了葡萄牙舰队后,巡检何儒甚至仿造出了世界最先进的弗朗机炮。而在嘉靖二十七年的抗倭战争中,大明军队缴获了经日本改进的鸟铳,并仿制成功。

哪怕是明朝的末期,徐光启、李之藻和焦勖等,还聘请了西方技术人员和工匠来华工作,培养中国铸炮工匠,并成功仿制出红夷炮等威力强大的火器。

为什么,为什么到了后面就全然不一样了呢?而这一切,是从哪里开始的呢?

我们中华的历史走到这里,就成了一个怪胎。

李彩凤忽然道:“姑姑,您学的不是儒学。”

徐姑姑终于展颜而笑。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她缓缓道。

外面的阳光和着柔风吹进屋,照映在她恬淡愉悦的脸上。终于让李彩凤动容了。

“阳明心学?”李彩凤喃喃道:“阳明心学!”

“我自嘉靖十三年于内宫读了《传习录》,就是阳明先生的门徒了。并没有一个人教我,但我却能感悟到他的教化。”徐姑姑微笑道:“我听闻钱德洪如今又增收了黄直所录,只是此本未曾流通于内宫。我也很想读一读啊。”

李彩凤失神问道:“阳明心学要告诉人们什么呢?知行合一还是为善去恶?”

“其实很简单。他只告诉你三个字——心即理。”徐姑姑笑道:“听从你的心。你的心又告诉你什么呢?”

李彩凤心里是矛盾而又不知所措的。她自从来到了这个朝代,心里时常就有难以言说的紧迫感和压力,她想做什么,可是又不敢做,而且也没能力做什么。她用身边的所见所闻,苦苦压抑自己的内心;而今天,她终于正视了自己的心。

我的心告诉我,我想改变这一切。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