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异能集装箱 之 灵骨指 > 13 第十二章:新的线索

13 第十二章:新的线索(1 / 1)

目 录
好书推荐: [黑篮紫原]MONSTER [琅琊榜]阁主夫妇日常 倾城诀:古城遗恨 普通人生活在猎人世界的可行性 枫澐际会 在天亮的时候 网配之蛊公子 飘飘御仙 流云飞秀 校草同居有秘密之若雨无言

这一次无功而返并不代表我会放弃,在我的计划中寻找宝藏只是其中的一条线索,还有另外一条线索,那就是要找到一个人。

我要找的人非常奇怪,奇怪到没有长相,没有身高,连出生地也是个十分模糊。

有关我要找的这个人的信息很少,少到只有他的名字和是一名军人的身份,最关键的他不是生活在当代的军人,而是生活在八十多年前的民国时期的军人。

在找李老教授为我解开三幅草图后,我便拜托他寻找这个生活在民国时期的人了,对此我并没有抱着多大希望,仔细问李老教授能给我一些意见就足够了。

假期后的一个星期学校就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活力与喧闹,空荡的校园内偶尔还能遇见三两个学生或是老师。

中午我没来得及吃午饭,便从出租屋来到学校打听李老教授住处的消息。

此时,我正朝着教导处的方向走去,还好没用多久,我便打听到了李老教授的家住在河西李家屯。

得到李老教授家的地址后,我并没有在学校停留便直接去找李老教授,可刚一出校门口就遇到正要一起约好去吃饭的几个女同学。

推迟不了我只能随她们一起了,结果一顿吃了三个半小时,这还是我说提前有事才抽身出来,不然就被她们直接带到KTV去了。

直到下午三点多钟,我才朝着住在河西李家屯的李老教授的家赶了去。李老教授的家在屯里的东边,那里有一条七八百米长的小街道,街道两边全是用灰砖建造的两层楼的小院,李老教授的家在街道的右手边的第三条小巷。

当我走进李老教授家重新漆过的红色大门时,李老教授正在院子里面与家里的孙辈们聊天。

李老教授为人很是和蔼,这是学校内大多数人的感官。李老教授有让人一眼就能记住的长相特点,那就是他的一对白眉毛和一头黑亮整齐的头发,李老教授不喜欢别人称呼他教授,认识他的人都称呼他为李老。

李老七十八岁的高龄了还孜孜不倦地做学问,带学生,很是了不起,德艺双馨德正是用来形容他这种前辈的。

我之所以找到李老帮忙解那三幅草图,那是因为听学校的老师们说原本是文学教授的李老对考古也有一定的爱好和研究,所以才找到李老帮忙解图。

我事先打了拜访电话,李老知道我登门的目的,于是直接把我叫到了书房。

一走进李老的书房,一股古典书香气息铺面而来,古典雕花的书架摆满了各种书籍,高墙上挂着各种文人喜爱的字画。

最吸引我,是那张用大理石制作的大台案上规矩地摆放着一看就知道是上品的笔墨纸砚等文人至宝。

以前在学校听说李老还写得一首好字,并且对国画还有相当一定的造诣,到此刻我才完全相信这些传说都是真的,说不定高墙上其中的一些字画便是出自李老之手。

如果不是突显冒昧,我也许会证实自己心里的这个想法。

带我进了书房的李老一边吩咐自己的夫人为我们泡茶和准备一些零食,一边请我坐下,他还示意我放松,不要把他当成学校里的教授,来到这里就当是在和朋友聊天就行了。

虽然李老示意我放松,但是出于对李老的尊敬,我多少还是显得有些拘谨了。

李老一开始还只是询问我在学校的学业和家庭情况,我都如实回答。

李老见我一个南方的女孩子跑到山西这么远的地方来读书,还夸赞我勇气可嘉,毕竟这里对我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地方。

我们简单聊过一些生活和学业方面的事情后,李老才开始问我关于那三幅草图的事情,他说:“你解开那‘川’字的含义了吗?”

我点头回答道:“解开了,这‘川’字是和‘井’字合起来理解的,‘川’的意思并不在字义上,它是个数字的代表……”

我立即将陆书记所说关于三星踏斗的典故说了出来,最后我又将前几天斗马山之行到下开阳井寻宝的过程告诉了李老。

我之所以告诉李老我去寻宝的事情,那是因为李老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如果我真的寻到宝了,我也会拿出一部分来报答李老对我的帮助,我心里是这么想的,只可惜什么也没找到。

但是关于《志异经》的事情我却没有透露,之前我只是简单提过是无意中发现了那三幅草图和几篇日记,而李老也没有多问我什么,我也没有多说。

李老对我的冒险行为没有过多的评价,他告诉我说当时我找到他解图时就猜测到我有可能会去探险寻宝,只是另他没想到的是此次的冒险是我独自一人。

听了李老的担心,我心说原本是有个挺合适的人陪我一起去探险寻宝的,只可惜我和他在假期结束前就分道扬镳了。

不过,回头想一想,还真是有些后怕,要是当时在那开阳井底出了什么意外,我孤单影只的一个人,想后悔都来不及。

在一旁帮我们泡茶的李老夫人,听到我一个女孩子大老远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冒险寻宝的故事后,不由得对我刮目相看,并夸赞我是巾帼不让须眉。

在我礼貌地对雍容富态的李老夫人表达谢意时,李老从他的书桌抽屉里拿出一张纸和一张地图递到我面前,说道:“雨鸿同学,在回答你的问题前,我能否问你几个问题。”

我扫了一眼李老递过来的地图和纸,心说难道是李老想出什么办法可以找到我要找的这个人?

等我接过地图和纸想打开来看时就听到李老后面的问话,我有些疑惑地收起李老手中的地图和纸后,回答说:“您请问!”

只见李老咪了一口杯后,说:“你能和我说说你要寻宝和找人的理由吗?”

李老问完后,我还没来的及回答他,就又听见李老继续道:“要知道你要找的人可是活在民国时期的人,虽然他是名军人出身,但毕竟时间跨度太长;我也问过一些曾经在老部门工作过的老战友,他们说解放前大部分的各种人事资料保存下来的极少,其他军政人事资料就更少了。”

当我听李老说完后面这番话时,心一下沉了下去,心说果然是很难找到了,就算是在信息资源这么发达的现在想找个没有身高、长相、年纪、出生的人都是大海捞针了,更何况是在七八十年代连电话都没普及的民国时代。

跟着我下意识的地看了一眼李老刚才给我的地图和纸,心又说既然人没找到那给我地图和纸又是代表什么?我有点弄不明白李老需要表达的是什么了,我当时很像问问李老给我这地图和纸是什么意思,后来还是压下这个冲动的想法,因为这样是很没礼貌的事情。

此时李老并不知道我心里的想法,我见他露出了一个黯然感叹的表情,跟着又摇了三下头后像是自言自语说道:“也许有,可能是离开大陆了。”

其实我要找的人有可能是留下手抄残本《志异经》与后面那些日记和三幅草图的人,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张贤平。

我很早就萌生了要寻找此人的想法,虽然现在科技通讯发达,但是想要找到一个身份、长相不详,且生活在七八十年前的民国时期的人,我就感觉不太现实。

后来李老解图为我指明了方向,我索性将寻找生活在民国时期的张贤平的想法告诉李老,李老当时的回答给我一些信心。

李老说如果知道名字、身份和出生地还是有可能找到的,毕竟七八十年前的人活到现在的还大有人在,如果这人有下一代,那肯定还活着的。

我一听到李老有办法就立马回去从多篇日记中找到了关于张贤平名字、身份和出生地信息的两篇日记。

其中一篇正是日记的首篇,内容是:“民国十七年五月初,鄙人张贤平,从大帅身边警卫连长新调任于谭师长座下任警参谋,暗中配合谭师长筹划入东陵地宫寻宝,历经数月终于入得皇陵地宫,盗皇陵志不在金银财宝,实乃是为一件‘玄上玄、奇上奇’之奇宝。”

而另外一篇日记是《志异经》上的倒数第二篇,里面的内容有提到张贤平大概的出生地,其内容写道:“民国二十一年二月,鄙人在普照寺外负伤而走,辗转南下开封,途经郑县,回至旧河北道,多年不曾回乡,挂念家中年迈老父母亲,随而回家尽点孝道。”

当时李老看了这两篇日记后并没多说什么,只说帮我找找看,可现在却说又找不到人了。如果李老刚才所说的就是答案,那我就真的不是一点的失望了。

等李老说完后,我在考虑怎么回答他的第一个问题,忽然坐在李老身边一直在为我们倒茶的李老夫人用一个责骂的语气说道:“你是嫌饭菜不够味道,还是国家领导啊,尽操这些没用的闲心干什么!”

接着李老夫人变换一副不可思议地表情问我,说:“小姑娘,你要找的人和你是什么关系,怎么他还是个民国时期的人?”

见李老夫人这么问,我也没有隐瞒她,想也没想,索性一次性就直接回答了这对夫妻,说:“我要找的人可能是宝藏的主人,或者和这个宝藏有直接关系。”

李老夫人听我这么一说就更加显得来了兴趣,脸上的表情也变得丰富起来,她眯眼锁眉地正张开的嘴要说些什么我时,忽然她面前晃过一只手,原来是李老阻止了李老夫人的问话。

李老夫人见李老在自己面前挥手打断了自己的兴头,没好气地白了一眼自己的丈夫。

李老并不去理会李老夫人生气的小动作,他又将问题抛给我说道: “我知道你的猜测依据是那三幅草图上的字迹和日记上的字体出自同一个人的手,所以你才有这样的判断。说说你的理由,除了三幅草图和两篇日记外,你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什么东西和资料,不知道你能不能和老爷子我分享一下!”

目 录
新书推荐: 内娱街溜子,开局带劫匪狂飙 睡完不认后,被阴湿继承人强宠了 绝爱囚笼:千金的男装救赎 江州囍事 重生七零,我在京市开饭店致富 什么叫我是怪谈? 完了,我把仙家的香炉摔了 仙子,求你别再从书里出来了 他发癫,她贩剑,恋综画风被带偏 前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