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往事如烟 3(1 / 1)
自古以来,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考取功名扬名立万。二是归于山林悠然自得。而林家祖上便选了这第二条路。然而,如今时过境迁,每一代人的思想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特别是近几十年,清朝灭亡,地方割据,民不聊生。此时国将不国,又如何归隐?
大少爷依了祖训,接手家业。二少爷却外出游学,立志报国。在这个动荡的年代,林家自然不能独善其身,于是林家上下便也不反对二少爷自己走的这条路。
可是,志气归志气,报国归报国,这传宗接代还是要有的。大少爷已经娶妻,又生了一女。日后在生个儿子自然不在话下。可是这二少爷常年离家在外,如今已二十好几还未娶妻。所以,这老太太心里是着了急的。
毕竟军旅之人,命不保夕。
《牡丹亭》一戏讲述的是爱情故事,男女主角在历经千难万阻之后终得善果。老太太指定这出戏,也是在暗里提醒二少爷林远之娶妻之事,可万万没想到,林远之却将戏给改了。
《桃花扇》也是一出爱情故事,可故事之中却还夹杂着家仇国恨。远之改了这出戏,是不是在提醒自己什么?
林老太太看向林远之,问道:“乖孙儿,这戏是你要改的吗?”
当然不是。林远之一直坐在老太太旁边,也茅厕都不曾去过,怎会改戏?不过,这出戏倒是改得好,老太太《牡丹亭》里的娶妻之意,也随之化解了。
改戏不过是件小事,既于自己有利,为何不应承下来呢?林远之不过稍稍一思虑,就答应道:“是的,这出戏是我让改的。《牡丹亭》太过儿女。我与兄弟们都是男儿,自然更加喜欢《桃花扇》里国仇家恨的味道。”
老太太听了这话,往后看了一眼。果然,兄弟们看起《桃花扇》来更加认真,更加有劲儿。
看来远之有意在回避娶妻之事。也罢,这事儿在拖一拖吧。老太太点点:“甚好,甚好。这翠娥啊,不止《牡丹亭》唱得好,《桃花扇》也手到擒来呢!”
———————————————————————————————————————
戏班班主满头大汗的躲在一块布帘后边,悄悄的观察着林老太太。
方才翠娥要临时改戏的时候,他是一百个不同意的。虽然林家老太和蔼,可遇到事儿时也是雷厉风行,毫不手软的。若是擅自将她点的戏给改了,岂不是要麻烦了。
可是翠娥又倔得很:“怕什么,有事儿我一人担着。反正,这《牡丹亭》唱得我是真憋屈。若是不改戏,我便不唱了罢!”
哎,一边是林老太,一边是号称“最美一支花儿”的台柱子陈翠娥,这可如何是好?
思前虑后,班主还是听从了陈翠娥的话。
毕竟,不改戏翠娥毫无疑问的一定会生气。改了戏,林老太不见得一定会生气。二者相比,只能取其轻。
看到林老太依旧笑呵呵的跟二少爷说话,班主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儿。
这件事儿就这么过去了,这出戏唱得不错,台下掌声吆喝连连,未曾间断过。直到很晚戏才结束,开始收工。对此,戏班子早已习惯了。在台下的兄弟们开始散去之后,大伙儿开始卸妆收拾东西。
陈翠娥唱得很卖力,这会儿嗓子有些难受,正在喝林家送来的雪梨汤。班主见了,心中还是有些后怕:“翠娥啊,下次别这么倔。今日林老太没有问罪不代表她没往心里去。下次咱还是好好干吧!”
“怕啥呀!”陈翠娥把手里的雪梨汤放在桌上:“咱有手艺,就算不能在这块地混,咱还可以去别的地方呢!什么‘商女不知亡国恨’,你说说,你憋屈不憋屈呀!”
“倔!你就是倔……”
“二少爷好。”
班主还要说点什么,却忽然被其他人的声音吓了一跳。他转过头来,这才看到二少爷林远之走了进来。
“是谁擅自改的戏?”二少爷看了环顾了一圈,问道。
完了完了,老太太不问罪,二少爷问罪来了。
“抱歉。”班主赶紧上前去:“因为戏班准备得不充分,少了些……”
“是我改的!”班主话未说完,陈翠娥便站了起来:“这出戏是我擅自做主改的。”
陈翠娥脸上的妆还未卸掉,依旧保持着李香君的容貌。林远之虽然瞧不见她原来的模样,但也能猜到是个俊俏的小姑娘。
“这戏吧,改了就改了,还推到我头上来,这也是你做的?”林远之说着走到陈翠娥面前,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她。陈翠娥倒也不惧,眼神一点儿也不回避:“没错,都是我。二少爷说我们这些‘商女’不知亡国恨怕是有所偏颇。为了让二少爷明白商女也知亡国恨,不做井底之蛙,我便改了戏。”
林远之微微一笑:“这么说来还是为我好了?”
“没错。”
戏班主在一旁着急的要死,这翠娥咋就这么倔呢?逮到可以说话的机会后,班主赶紧插话:“二少爷您别介意,翠娥这是年纪小,不懂事儿。您大人大量,别跟她一般见识。”
戏里的李香君也是个倔强的女子。她不畏强权,头撞木柱,这鲜血溅到纸扇之上,才有了桃花扇。而这面前的陈翠娥,到也有几分李香君的骨气。想到此处,林远之笑笑:“很适合,你就继续唱《桃花扇》吧。”林远之说完便毫不犹豫的转身走了出去,空留一群摸不着头脑戏班人员。
“咋回事啊?”终于有人回过神来:“这是夸还是贬啊?”
“谁知道呢!”有人回应:“咱下次小心点便是了!”
“哎呀我说,翠娥你可别得罪林家啊!哥几个还想着好好混呢!”
“哼!”陈翠娥一屁股坐了回去:“怂包!”
这一夜就这么过去了。徐金平觉得好像发生了点什么又好像一切如常。第二天他起了个大早,提着猪肉和糕点回家了。
徐金平未曾停留,把糕点和猪肉送回家后又匆匆赶回林家。彼时,二少爷已经起床了,正在院子里晨练。
“小金平呐!”林院子看到林金平,问道:“大清早的,这是去哪儿了?”
“回家了。”徐金平很高兴:“我把少爷给的猪肉提回家了,我妈可劲儿高兴了!”
“嗯。”二少爷说:“小金平很孝顺。”
得到夸奖,徐金平心里乐开了花。林远之见了,笑道:“别站着傻乐了,快去取我衣服来。咱去早市逛逛。”
“是!”徐金平带着笑脸鞠了个躬,然后屁颠屁颠的去拿衣服了。
林远之虽离家几年,可却从未忘记家乡的模样。他记得,早市有一家卖豆花的铺子。在外面的那些日子,他也会偶尔记得这家豆花儿的味道。所以这一大早,他便带着徐金平直奔豆花铺而去。
然而,原本卖豆花的老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他的儿子。林远之有些奇怪,问道:“怎么换人了?老伯呢?”
“我爹?”老板一边盛豆花儿一边回道:“一年前就死了,摔了一跤就起不来了。诶……你要甜的还是咸的。”
“甜的。”林远之道:“给小金平也来一碗。”
“好嘞!”
有豆花儿?跟着二少爷果然是个好差事。徐金平舔舔嘴唇,跑到老板跟前去:“诶,多盛点多盛点。”
“小鬼头。”
正在监督老板的徐金平耳边忽然响起了一个悦耳的女声,他回头一看,发现来人竟然是陈翠娥。
“翠娥姐姐。”徐金平开心的说道:“你也是来买豆花吗?哦,谢谢你昨天的糕点,我妹妹可高兴了。”
陈翠娥一笑:“喜欢就好……诶,老板,来碗豆花。”
“好嘞!”
林远之原本已经坐到了一边的小桌子旁,不知道为什么此刻又走了过去。陈翠娥看到是他,心里有些不舒坦,于是对老板道:“老板,我待会再来拿。”
“干嘛?”林远之忽然拦住陈翠娥的去路:“怕我?”
“你又不是老虎,怕你干啥?”陈翠娥说着想绕过去,可刚动了一下又被拦住。
“口不对心。”林远之笑:“看你这小脸儿,明明就很紧张。”
陈翠娥今天没有化妆,一张素白的小脸儿干干净净,尤为好看。其实她倒也不是天不怕地不怕,昨天在气头上,才不受控制那样说话。今儿个脑子转过弯来,只想离这个二少爷远一点,井水不犯河水。毕竟不能让整个戏班因自己而遭难。
“二少爷,我一介女流您跟我较什么劲儿呢!您要是想要我怕你,那我就怕你好了。”这话里的意思,就是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我不陪你玩儿。
乡亲们虽然知道林家有个二少爷,可真正见过他本人的并不多。这会儿听陈翠娥这么一说,大家纷纷扭过脸来,心里无声的说道:哟,这就是林家二少呀!还挺俊。
林远之被大家像看怪物一样的看着有些不舒服。可他又不想轻易放过面前的陈翠娥,短暂的思考之后,他一把抓住陈翠娥的手:“走,我倒要看看你的胆儿究竟有多大!”
这就走了?徐金平大叫一声“少爷等等我”就跟了上去。可刚跟了几步又折了回来:“老板,快把豆花给我!”
“少爷少爷,等等我!”徐金平端着两碗热乎乎的豆花,一边叫着一边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