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第 30 章(1 / 1)
长夜已深,不仅是明楼无法入睡,梁仲春也还没有入睡。
他按以前的频率同中统联系,果不其然,很快就收到回电:“立刻释放顾辛。”
顾辛,一个星期前被捕。被捕原由,是在租界持有不明电台。
被捕后,经过刑讯,顾辛承认自己是中统分子,并主动要求见特高课的长官。
汪曼春对此很不屑,认为又是梁仲春趁机打击报复。梁仲春为了讨好荣令仪,立刻就把顾某移交给荣令仪。
却不曾想到,这小子给自己惹来这么大的麻烦。
荣令仪叫他去接电话,说自己自有获取消息的渠道,显然,顾辛已经全部招了。
这小子已经招了,徐源却还营救他。
同人不同命,还连累了自己的二太太,梁仲春忍不住在心里暗骂了一句娘。
顾辛已经移交给特高课。不过,荣令仪既然说了一切有她,那么,释放顾辛,应该不成问题。
果不其然,梁仲春汇报以后,荣令仪就痛快地批了条子,道:“你不妨回电对方,告知顾辛系你从特高课营救,难度颇大。望对方能够给你一纸特赦令,从现在开始,你的身份转换为中统卧底。”
中统的特赦令,梁仲春自然求之不得。他做事,从来都是力求给自己留一条退路。
可是,荣令仪打蛇随棍上,步步为营,显然不是为他着想,而是执行计划的下一步,要求他卧底进军统。
脚踏两条船的功夫,他确实是有。可是,有一条船已经洞悉一切,他的平衡,还能掌控好吗?
梁仲春下意识地找了个理由推拒:“卑职原本想,把顾辛移交回76号再释放,以免太过容易,引起对方怀疑。”
荣令仪微微一笑,道:“顾辛已经全部招供了,你觉得,他回去以后,会对他曾经的经历和盘托出吗?”
当然不会,除非他是个傻子。
“为了避免暴露他曾经招供的事情,顾辛对营救他的过程,应该会三缄其口。而对梁处长,则会多多美言。”
“梁处长的要求,顺理成章。”
荣令仪似笑非笑地看着梁仲春,道:“怎么,梁处长不愿意吗?”
梁仲春一凛,立正道:“卑职一切听上杉课长的安排。”
送走梁仲春,荣令仪陷入沉思。
顾辛被捕,和后面的一系列活动,实在是有点蹊跷。
顾辛被梁仲春移交过来的时候,她只是例行询问。毕竟,她的工作对象,是日本人,不是中统分子。
荣令仪没有想到,这个顾辛却是一条大鱼。
自从南田洋子死后,特高课和76号的活动就频繁起来,在整个上海滩进行地毯式大搜捕,公开逮捕了许多有抗日嫌疑的人,截获了很多军用、商用电台。
军统和地下党,由于早就得知消息,暂停一切活动,保持缄默,因此,在狂风暴雨中得以保存,毫发无损。
这些消息,中统应该也有所掌握。如果顾某真的如此重要,需要专门布局营救,那么,他就没有可能不知道眼下的局势,没有可能冒险执行任务,没有可能被捕。
除非,顾辛的被捕,是安排好的。
她之前就顾辛的事请示过立春,立春回信:将计就计,进一步控制梁仲春,打入中统,为我所用。
一开始,立春针对梁仲春的指示是——策反梁仲春,营救死间计划的同志。
荣令仪手上砝码不足,却还是尽力去做。只是成效,她不敢保证。
梁仲春这种人,威逼利诱,能让他为自己效劳,却不能让他为自己卖命。
但旋即顾辛被捕,她手上的砝码不可同日而语,梁仲春的身家性命,全部握在她手上。
接下来的计划,可谓是顺理成章。
只是,一切都那么凑巧吗?
巧合,致命的巧合。
荣令仪,从来不相信巧合。
荣令仪抽出一张纸,汇报道:“组织指示已顺利执行第二步。”
她皱眉,犹豫良久,终于又写下一句:“顾辛真实身份,还请组织酌情告知。”
荣令仪的信,很快就到了立春手上。
立春看完,用左手在信纸上写道:“经查,顾辛只有一个身份,徐源的妻弟,中统人员。”
立春写完,把信纸递给他的助手小刘。
小刘接过来,匆匆一扫,不由瞪大了眼。
立春边写信封边解释道:“小顾同志不会有危险,真实身份不宜告知惊蛰。”
顾辛,中统人员,徐源的妻弟,这些都是真实的。可是,他的潜在背景,是地下党在中统的卧底。
小刘以为,组织不适宜告诉下线的,可以不告诉。可是,“只有一个身份”这句话,显然是欺骗。
可以欺骗自己的同志吗?小刘十分迷茫。
立春写完信封,见他还呆着,只好解释道:“惊蛰同志的工作很重要。目前我党虽然与国民/党合作,但不会长久。”
“国民党谍报工作的重心,将来必然会转移道对付我党上来。为了避免被动,我党先一着在中统布下棋子。”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小刘望着立春的目光,不由崇敬起来:“这是立春同志的推断吗?”
立春放下信封,严肃地道:“不是我的推断,是伍豪同志的指示。”
伍豪两个字,让小刘面容转肃,吞回了所有的疑惑。伍豪同志的布局,信手为之,却从来没有真正的闲棋。
信封郑重地递到了小刘手上,小刘接过信封,收在怀里,下意识地板正身躯,大步开门出去。
小刘想是心情激荡,门板被他开得吱呀一声。
立春望着小刘阔步离去的背影,收回目光,却苦笑了一下。
之前,为了安排荣令仪顺利卧底进军统,组织派了同志在飞机上配合荣令仪。
却不曾想到,荣令仪没有赶上飞机,反而是另外一个年轻人,误打误撞,识破一切。
配合的同志牺牲,这个年轻人,被王天风带走,顺利进入军统。
而荣令仪,剑走偏锋,也完成了卧底计划。
配合的同志牺牲的事情,立春没有告诉荣令仪。
却不曾想,荣令仪还是知道了。
荣令仪写过的报告,仿佛还在眼前。
“我服从组织的安排,时刻准备为组织献出生命。可是,能否请组织安排任务的时候,多给我一点信任,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这位同志。如果不是从军统处得知消息,我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位同志,为了我的任务,献出了生命。
我走在崎岖的道路上。道路是曲折的,但是,我坚信,光明始终在前面,引导我前行。
砥砺我前行,破开黑暗的,是坚定的信念,不是同志的血肉之躯。我敢于面对所有的困难,也始终有准备面对一切困难。
这条道路,有泥潭,有荆棘,有陷阱,有风霜,有暗箭。无数同志在这条路上,前仆后继,英勇牺牲。所有的同志,都是平等的。这种牺牲,是为了理想,为了信念,不是为了替任何人趟平道路。
我质疑立春同志的工作方针。同时,我愿意接受最严厉的处分。”
荣令仪的汇报,从来都是就事论事,言简意赅。唯一一次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就是这一次。
牺牲的同志,叫曾亮。立春曾在红军特科学校任教,这个曾亮,是他的学生。
获悉这个噩耗,立春心情何尝不曾沉重。
他犹豫再三,一字未改地上报了荣令仪的汇报。只在后面加了几句——“我工作失误,请求组织处分。荣令仪同志原则性高,但情绪失于自控,更适合到苏区工作,请求组织改变其任务。”
很快,组织的回复就来了,荣令仪的批语写了一大段——“荣令仪同志思想健康,她对组织坦诚想法,是相信组织。接下来的工作中,荣令仪同志的位置无可取代。荣令仪同志之前的工作表现,足以证明她是一个优秀的情报人员,可堪大任,请求驳回。”
而对自己的,只有八个字——“组织性强,原则性差。”
立春对组织的批示,心服口服,对荣令仪这个人,也没有任何意见。
这一次顾辛被捕,确系他的安排。而他也做了充分的准备,保证顾辛的安全。
可是,不知为何,他竟不敢告诉荣令仪真相。
顾辛在中统卧底的时间不短。但是,中统是CC系的天下。而CC系,又好用江浙同袍。顾辛因为不是江浙人,虽然是徐源的妻弟,但一直不被重用,获取的情报也有限。
立春获悉荣令仪戴笠女儿的身份后,请示组织,布局让荣令仪进入中统。
中统如果想要打击戴笠,必然会重用荣令仪。
荣令仪的重要性,和顾辛不能比。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更光明的未来。”立春喃喃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