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第三十六章 暗语(1 / 1)
这下丢人可丢大发了!
落到水中温良玉才发现,胡不归的剑势竟把小船生生震成了两截。他自然可以飘然立在碎掉的木板上,温良玉却扑通掉进了水里。巨响惊动了大船上的人,温良玉很快就被拉了上去。夜间江水寒冷,他被这冷水一激,没多久就身上发热,咳嗽起来。他自己作死跑去生事,楚桓等人当然不能责怪胡不归,只得再把红鹫找来。
躺在榻上,温良玉心中非常懊恼。想不到胡不归的剑法如此刚猛,虽然他在交手之初就找出了上宵剑派剑法的破绽,但谁知胡不归有没有使出全力?并且这具身体的巨大缺陷又一次暴露出来:虽然能瞬间拥有强大的爆发力达到曾经玉公子的水准,却太过脆弱,要是真动手必定坚持不了多久。这在实战中可是致命的。
“怎样,你和他谁输了?”红鹫问。温良玉怕楚桓左康担心和沉不住气,并没有把对胡不归的怀疑、身上又多了一味金蚕蛊的事告诉他们,因此他们也就没想到他半夜去找胡不归另有深意。而红鹫却是能猜出一二的,也就对两人的战果颇为关心。
“我没输,他也没赢。”温良玉意兴阑珊地说:“若是真动起手,不知道。”
红鹫听后叹一口气,温良玉闭上了眼睛。他觉得非常难受。玉公子与胡不归以前必然是交过手的,情殇剑与胡不归的重剑一对上,数不清的记忆就往上涌,却偏偏什么也想不起来。这种记忆交替的感觉让他头疼。他想在玉公子与胡不归之间,应该是有很多不愉快的往事的。只是玉公子不愿想起,于是这具身体就把相关的记忆封住了。那些记忆是什么?是蛊吗?
如果把那些记忆都解开,或许就能完全恢复玉公子的武力了——这样将往事强行封闭本来就会对身体带来巨大的伤害。另外,他还要多温习一下剑术才行。这是将来可能对敌的未雨绸缪,也是对这具身体的锻炼。有一句话不是说生命在于运动么,他怎能整日光躺着。
温良玉忽然想起在上一个故事里,受君出场时也一棵豆芽菜似的。他每天拖着他各种爬山跑步铁人三项,就这样把他磨练出来了。当时那受君对如此大强度的锻炼好不乐意,他还循循善诱:人生啊就是一场修炼,我们一起锻炼又能增强体质又能培养感情,正所谓双修是也,何乐而不为呢?唉那真是一段愉快的经历……
“良玉,想什么呢?你觉得怎样?”睁开眼,左康看着他,目光中满是担忧。
温良玉瞧着他眨巴眼睛:“我想着要是能有人陪我双修就好了。”唔,你是否愿意?就当是再世情缘好啦……
没想到左康霍的站起来,义正辞严:“龌龊!”
紧接着楚桓也霍的站起来,辞严义正:“无耻!”
温良玉这才想起双修还有另一个具有广大群众基础的含义,立即石化当场。楚桓和左康大义凛然地分别从船舱的左右两边出去,红鹫还好奇追问:“小阿弟,什么是双修?”
“……”囧,这种丢脸的话怎能对你讲?
偏偏侍琴还脸红红地抬头:“公子,侍琴愿陪你双修……”
温良玉终于羞愧得掀桌了:“一边玩去!小孩子凑什么热闹!”
好不容易这一干人都走了,温良玉抓紧时间睡个回笼觉。睡到一半听到人声,睁开眼原来是世子来了。舱里没有点灯,楚桓看着他目光灼灼。温良玉忍不住一把扯住了被子,猛然意识到画风不对,这种动作实在不该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他很端正地坐起来问:“怎么了,这样大半夜的有什么事么?”
“我不太放心,来看看你。”世子大人先是表达了一下关心,接着又问:“你刚刚对左康说想有人陪你双修,是什么意思?”
“不是你们想的那个意思了。”温良玉略窘,随即反应过来:“怎么,难道你想……”所以大半夜的跑来毛遂自荐?
“我并不像左康那样的口是心非。”楚桓脸上满满的“我是个坦率的人”,只差没说出“良辰美景花好月圆咱们捡日不如撞日”balabala……
啊哈?温良玉想起在垂泪湖时楚桓那猴急的模样,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太过随便的好:“我今天的状态不太好……”并且我现在还没对你几个定调呢,万一现在冒冒失失把你攻了,将来反悔岂不是对你不住?
“你想什么呢?”楚桓斜着眼看过来:“若是以前咱还可以商议商议。眼下左康在这,你不把话说清楚究竟和谁好,就别想那些事。”
来了来了。你两就是一年多前互不相让,逼得玉公子几乎要去死。现在又这样,实实在在地是要逼死老子呀……温良玉只觉吐槽无力:“我没想啊。”
“算了不和你计较。”楚桓总算放过他一马:“你突然去找胡不归,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以前就和你旗鼓相当,你现在这个样子,他剑气那样刚猛,有没有被他伤着?”
楚桓其实是很关心他的,温良玉心中一暖:“我没什么。对了,你知道‘等闲识得君王面,不与东风慰寂寥’背后藏着什么意思吗?”
温良玉本想着楚桓和玉公子熟识,说不定能知道这两句话背后的用意,没想到楚桓浑身一震,厉声问道:“你从哪里听得这两句话来?”
“……从野史上,兰翎公主写给文皇帝的句子。”
“绝对不是。这件事早被武皇帝封存,怎会流到民间来?你究竟是从哪知道的这个?”楚桓看他不答,严肃地说:“良玉,我劝你以后千万莫对其他人说起这个。这两句不是别的,正是白衣社的借头暗语!”
什么!白衣社暗语?
玉公子竟也是白衣社的人!温良玉张口结舌。他一直以为自己是被白衣社的人害了,没想到自己竟是这组织的其中一员。
“是了,你不知道白衣社的厉害,只当是坊间演义里的传说。民间也流传白衣社早已消失了,其实它一直没有消失。从文帝开始朝廷就在镇压白衣社,武帝以后镇压尤其酷烈。即便是现在各州各府还设有密探的,若发现谁和白衣社有牵连,那下场可是惨的很。”楚桓声音低沉:“他人有心,隔墙有耳。你纵然在哪里和这组织沾染一星半点,也要撇得干干净净,不要牵扯进去才好。”
可我早已经被牵扯进去了。温良玉默默地想。楚桓是王府世子,所以了解朝廷□□比左康多些,态度更官方也更谨慎。只是这样说起来,他并不知道玉公子与白衣社的联系的。白衣社下面的浑水这样深,温良玉也就不会把这个联系告诉他。沉默了很久,温良玉才说:“那朝廷为什么一直镇压白衣社?你知道么?”
他要知道这个缘由,才好在接下来避开它。
楚桓微微冷笑:“因为这个组织从成立之初就在反对朝廷,为了他们荒谬的理想。”
“理想?“温良玉蓦然想起胡不归的话:”白衣社的理想,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