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桃李(1 / 1)
己丑年,冲牛煞西。这是一个凶年。
十一月七日,立冬。宜纳采,宜订盟。
于世人而言,这不过是寻常生活最普通不过的一天。但对大陆范围内道桥行业的野史而言,这是相当值得纪念的一天。
北京X科院力学科研所退休返聘了十几年的老孙,在立冬的这一天,接到了一个让他此生终可瞑目的电话。
对方的声音还是那么自说自话得让人生厌。
“把你侄子之前去德国B大进修的那个名额给我一个。”
“我把长江到淮河之间的地方都让给你们。”
也许这两件事,全都本不需要做到这种地步。但于陈锦这样狠绝的人而言,有得有失,有了逻辑上的因才能让他最终安心接受所有的果。
六年之后。
华南一院三楼会议室旁边,那个不起眼的办公室自从2010年起,已经改造成了院长办公室。说是改造,其实所有的工作量不过是改了门上的铭牌而已。
大概是现任院长的怪癖,他坚持不愿意搬到顶楼的院长级别大办公室去,仍然固执的留在自己原本做总经理和副经理时候的办公室里办公。
这怪癖很让其他人头疼,导致大家都不敢擅自改善自己的办公环境。
最后,顶楼的大办公室,被院长组织多方出资、改造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图书室,不计代价的收集了国内外各种道桥专业的期刊文献。D大老周对此都十分惭愧,连连表示要加大自己学院的基础投资力度,增加书刊种类和数量。
初冬的一天,阳光极好。
陈锦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给年轻设计师们看图。并不宽敞的办公室里挤挤攘攘的一排站满了人。排在最后面的几个小伙子,低着头偷偷摸摸的一起看着智能手机上的视频。
音量应该已经开到了最低,但向来挑剔的陈锦,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他们因为赞叹而发出的吸气声。
“要看出去看。记得把包带着,不用再来上班了。”陈锦冷冷的说道。
后排的声音立刻收敛。
又过了几分钟,这一排人里有个年轻小姑娘用十分清脆的嗓音问道:“师父……林河是个什么样的人啊?”
既然前面有挑头的人,后面的人又按耐不住也纷纷问道:“是啊是啊,师父,问别人别人都不肯说,您给说说呗。”
陈锦把脸上的无框眼镜摘下来,不辨喜怒的说:“好好的问他干嘛?”
“呐呐,我们今天翻墙看的youtube,师父您看,这个视频的点击已经破百万了。好多老外都被惊呆了……”有好事的年轻人把手机往前递到陈锦的面前。
“三天前,北方D市换这么大体量十六道车道的立交桥桥身,只用了四十多个小时,您看,是直接拆卸、直接更换的,像搭积木一样……”
“现场全程负责的工程师名字是林河……对了,还有孙川宇教授的名字……”
“这两年北方那边的几个院都好热闹,实力好像突然都增强了好多。”
“师父,就是那个林河么?”
陈锦把钢笔合进笔套里。他慢慢的站起身,细心抹平了胸前衬衫一点点皱痕。
身后百叶窗外,华南一院大院的景致一如从前。他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轻轻拨开了百叶窗。
大院的入口处,陈锦看到一个穿着黄黑色冲锋衣的高大身影跑了进来。那道身影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在进入大楼前停住了脚步,抬头看向他的办公室,挥了挥手。
陈锦隔着层层叠叠的百叶窗,看到对方脸上干净无垢却又依稀成熟了起来的笑容。
陈锦低着头笑了笑,然后转过身对着自己办公室里的年轻人们说:“林河是你们的大师兄……”这个叱诧风云的人物在此时此刻却似乎回想起了什么令人高兴的事情,面上的表情温柔和缓,“他是我见过的最有才华,也最努力的桥梁设计师。”
“你们也要好好努力啊。”
“不然你们的大师兄,就要领着北方人杀过长江来了。”
人类的知识与力量,人类的爱与善意,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在每一个最普通的日子里,一天一天的慢慢传承了下去。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而此时窗外冬日的阳光,是这么的好。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