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相对湿度99%》4(1 / 1)
4
今年的腊月比以往几年的腊月要冷上许多,67岁的九老三一直觉得自家暖气供应不好,但懒得修整的他,在这周穿着棉袄再盖一床棉被才能睡得着。
他的妻子在三年前得了大肠癌死了,而两个儿女也没跟他一起住,儿女俩似乎合伙躲避这个最后的麻烦,早就搬到了镇上。他的女儿嫁人花了他两万块,儿子倒是用了他所剩的积蓄买了一套房子,娶了个媳妇儿,生了个胖孙子,就是平时也没见上几面,过年也是隔年才见一次。
九老三不姓九,姓苟,在家里排行老三。最开始大家叫他苟三儿,后来他嫌苟这姓跟“狗”同音,郁闷了好几天,而且他只有两个儿女,所以现在大家改口叫他九老三。
这九老□□休几年了,闲的时候不爱运动,老是坐在这个没什么活力的祖屋门外,圆滚滚的身型像个滑稽的不倒翁,看着邻居家儿孙绕膝,他有些羡慕又无奈。
瞧见邻居倪红彬天天拿着那个收音机听电台说书,他也想要一个差不多的收音机听听老歌玩儿。
于是他七月份买来运货物的二手三轮车派上了用场,他拍了拍上面的积雪,把尘擦干净了就开始推车,推到村口,他碰上了住在六巷的张怡。
“嘿,九老三,要上哪儿啊?”买好菜的张怡心情很好,语调上扬,九老三也高兴地回:“上镇上买个收音机,听听歌也好是吧?”
“那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爱回家,咱们这些中老年人只能自己找乐子啦!不说了,我回去看看元焕。”
张怡挥了挥手,九老三也坐上了鞍座。
好不容易来到镇上,到数码电子产品店一问,才知道邻居带的那种小收音机得卖299块,他只带了200块,零售店怎么也不愿意便宜几十块。
最后他悻悻地把三轮车推回村里,看见站在村口外等待着谁的张怡东张西望,“咦,张怡,你干嘛呢?”
张怡收起焦急的模样,“等人呢,不知道那摩托车老陈来了没呢……九老三,您的收音机呢?”
九老三不乐意地回答:“别提了,它卖二九九,我就带了两百块,那老板还不乐意便宜点儿!”
看九老三有个旧三轮,张怡眼睛一转,“要不这样,九老三,您载我到旁边的□□村,八块,估计这个月我得去隔壁村看我姊妹好几次,你赚点外快怎么样?麻烦您了。”
□□村与直云村只隔了五公里,坐三轮抄捷径确实很快抵达,加上当时的张怡对老陈的乱收费有些不满,她看长得憨厚老实的九老三,认为他不会随便乱说是非,所以决定让九老三载她到□□村,去找她的小情人,当然后半句没跟九老三说。
老头子显然心动了,点了点头,“成,这事儿说定了,以后想去隔壁村,叫上我,我载你过去就好。”
平时收破烂这个收益不稳定,要是不留神,原本自己盯上的空饮料瓶立刻被其他人踩扁并拿走,一天得跑好几趟才能赚个三四十块。
每个月一千六块的退休金,加上九百块的收破烂,对一个孤寡老人平常生活开支而言确实充裕,但他就是忍不住把心思挂在自己的孙子上。
儿子苟小东虽然没怎么跟他要钱,但每次来找他,无非是因为孩子的学习书本费,孩子的玩具等琐碎事儿。九老三总是会把存折和密码递给儿子,让儿子应应急,但每次应了急,存折里的钱只剩下了几十块。
九老三平时就喜欢抽那支老水烟,竹筒都发黑了也不舍得换,按他说的就是,这烟抽多了就有感情,离不开,就跟自家的老婆一样,平时嫌弃,可是真没了,就觉得可惜了。这次答应了张怡的请求,无非是觉得多点买烟草的钱也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