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太子心结(1 / 1)
半宿缠绵,似乎没睡多久天便亮了,睁眼一看,不是天亮了,是康熙起床要去早朝了——自己这是回宫了!
床上的如芳一醒过来,旁边已坐起来的康熙便发现了:“你再睡会儿,朕散了朝再来看你们,让老四老五他们兄弟俩到时候也早早过来。”
“那臣妾和孩子们就等着皇上过来一起用午膳了?”忽视掉完全僵硬酸软的身子,如芳也慢慢起身下了床,主动伺候身边的男人更衣漱洗。这些年如芳从来都是谨守规矩恪尽本份的,因为无论是男人也好顶头上司也罢,没有人会永远喜欢身边的人侍宠而骄不知进退。便只是为了几个孩子,自己也得留住康熙的宠爱。
“只是午膳?”透过烛光,看到一如记忆中清雅温暖的女子,看到眉眼含笑的女子为自己忙碌,满心惬意的康熙也微微挑眉。
“臣妾倒巴不得皇上每天正餐点心都来景仁宫用!”半真半假玩笑一句,如芳又闲话般跟康熙交待了自己今天的行程,说了些双胞胎的事儿,气氛倒是一如既往温馨。
康熙去上朝了,如芳去东暖阁看了看病中的瑞哥儿,确定他的病在恢复中,心里微微放松,望着床上的小儿子不一会儿便困意袭来,打了个呵欠,如芳干脆直接抱着小家伙继续去会周公。
这一觉如芳便睡到了给皇太后请安时间才醒来,梳洗过匆匆进了碗粥,哄着瑞哥儿喝了药留在景仁宫,如芳便带着精神勃勃的双胞胎进了宁寿宫。
“额娘——”六公主长乐早就等在宁寿宫门口,母女姐弟相见,自是免不了一番热闹,皇太后问了昨天如芳回宫的事,听说双胞胎是被绑在侍卫背上快马加鞭赶回宫的,老太太当即便指着如芳好一通批判,末了又一脸心疼拉着两个小包子好一阵安慰,小包子虽然听不懂老太太的话,却也凭孩子的本能感受到了对方满腔的慈爱,于是老太太成功收获了两个小孙子超强好感度。
如今的后宫格局与如芳离宫前没有什么变化,能进宁寿宫请安的都是老面孔,看起来也一如两年前般,只有延禧宫禧贵妃钮祜禄氏变化最大,脸上的病容便是厚厚的脂粉也遮挡不住。
四妃中凭借家势后来者居上的悫妃小佟佳氏看着也沉静了不少,只是看到双胞胎时,眼中的羡慕怎么也无法忽视。
不管后宫众人对景仁宫抱着什么态度,在面对突然回宫的如芳时却无一人有失礼之处,如芳也脸上含笑陪着客套几句,待从一干后宫妃嫔中脱身,如芳便带着女儿和两个小儿子直奔毓庆宫。
见到神情倦怠面有病容的太子,如芳当真是吓了一大跳,眼前的少年真的跟两年前自己离宫时变化太大的,似乎一下子老了好几岁不说,以前那个自信张扬中不失沉稳的少年太子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着相似皮囊神情黯然消沉中隐带脆弱迷茫的病弱少年——知道得太多,这孩子怕是钻牛角尖了!
不用如芳吩咐,六公主长乐已经带着三个弟弟给太子行礼,见此太子连忙摆了摆手笑道:“六妹快别为难小十六小十七了,一早就听说姨母昨儿回宫了,孤原打算早点去景仁宫给姨母请安,打发人去问了,才知姨母带着弟弟们去宁寿宫了——”
说着太子也上前摸了摸两个小包子道:“十六弟和十七弟果真长得像是一个模子里印出来的,有两岁了吧,看着比十四弟当年还壮实些,孤就不抱他们了,免得过了病气。”虽然面上气色不佳,此刻太子眼中的笑容却流露出温暖喜悦。
“太子竟还记得?瑞哥儿生来体弱,性子又急,当初养一个他不比如今同时照顾小十六小十七轻松。”一边带着几个孩子进了正殿,如芳也继续笑道:“早就听说太子这两年行事越发成熟稳重了,这本是好事,可太子也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您如今还不满二十,以后的路还长着呢,有什么事都能慢慢解决。况且,就是有天大的事,也没有自己的身体重要,如今您病成这样,你皇阿玛心里不知有多着急呢!还有你皇额娘,她在另一个世界又岂能安心?”
“孤的病无碍,姨母也不必担心。”微一沉吟,太子也沉声低道,末了又望着六公主:“皇阿玛新送了孤一个厨子,做出的糕点还不错,六妹尝尝看喜欢不?”
“有好东西太子哥哥尽管让人端上来就是。”笑嘻嘻回了一句,长乐继续逗着两个弟弟玩——
这边如芳问过太子的病情,又从小狐狸那里得知这毓庆宫没有什么害人的东西,如芳便知太子这场病因源于心病,遂开始想法子开解这孩子:“太子这些天若无他事,不如每天到景仁宫用午膳,斌哥儿、贤哥儿他们都会在,人多也热闹些。”
“如此孤就叨扰了。”满心迷茫的太子也不客气,他知道只有眼前的人能为自己拨开前面的迷雾。
“这就对了,太子也知道我就喜欢热闹。”顿了一顿如芳又故作遗憾道:“也就这几个月,等太子妃进门了我再来请太子那就是不识趣了!”
知道如芳在说玩笑话,太子也坦然一笑换了话题:“十四弟今儿可好些了?皇阿玛将他交给孤照顾,孤却有皇阿玛负所托——”
“太子快别说这些话,”打断太子的话,如芳也安慰道:“秋冬交替季节也是小孩子容易闹毛病的时候,瑞哥儿年纪小又贪玩,这场病不与太子相干,太子就别胡思乱想了,你自己还病着呢,心思放宽了才能好得快,早上你皇阿玛上朝前还惦记着你的病,之前听说你病了我心里也急得不行,你若是心里真的过意不去,就早点好起来让我们也能放心。”
“孤记下了,也请姨母不必担心,孤会好好养病的。”如芳语气中的真诚自然竟然太子焦躁彷徨的心莫名开始平静了,之前他觉得自己有好多话好多问题需要对方解答,可是现在见了面,他突然觉得那些问题问不问也没有那么重要了,自己还年轻,以后的路还很长,人生不该被所谓预知的历史左右,这一世,自己会努力做个合格的太子,孝顺的儿子,若是最终结果还是如姨母所说的历史那般被废圈禁,那便是天要亡他,是他的命——但是在这之前,自己仍该努力活着,哪怕只是为了皇额娘能安心!
“你能想通了就好,正如行人看到前面路上有一个大坑怕摔下去就裹足不前,这跟因噎废食是一个道理,你皇阿玛精心培育你这么多年,可没教过你遇到一点点挫折就意志消沉自我怀疑,做人最低要求就是要问心无愧,自己努力过,拼搏过,无论结果如何,人生才不会留下遗憾……好了,今儿午膳你便到景仁宫吃,到时候我让斌哥儿来请你,你皇阿玛也会过去,看到你精神起来他肯定会非常高兴。”唠唠叨叨好一阵子,如芳才暂时结束自己知心姐姐的工作,带着三个儿女回了景仁宫。
这天康熙来景仁宫时,便看到把自己关在毓庆宫快一个月的太子竟然也在,虽说还是一脸病容,到底精神劲儿比之前好了太多,眼底更是带着少有的笑意,与老四老五两兄弟谈兴正浓。另一边小六小七两个小丫头在逗着双胞胎玩,小十七明显已经开始不耐烦了,板着小脸一直在努力躲开亲姐姐的魔爪,而最好动的十四正围着自家额娘跟前跟后,活生生的一个小尾巴,眉开眼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全不似前些天蔫蔫的样子,看得康熙又好气又好笑。
太子慢慢放开心结,药肯喝了,饮食正常了,也愿意走出毓庆宫散心了,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真是一天一个样儿,等到月底端懿皇贵妃三周年忌日时,尚未完全病愈的太子坚持出席了祭奠活动,收获了朝臣无数好感。
如芳也重新适应了在紫禁城养包子的生活,等到斌哥儿和瑞哥儿兄弟俩相继过了生日,已经临近年底了。
“额娘,罗刹国彼得沙皇派谴使臣来求亲,皇阿玛让朝臣讨论。”这天五阿哥一进景仁宫便丢下一个爆炸性新闻,旁边四阿哥也眉心微蹙。
“你们皇阿玛既让人讨论那就是不反对。”回过神来,如芳也悠悠叹道。不知莫斯科的皇宫发生了什么事,会让年轻的彼得大帝做出这么个决定?“可知为什么?”
“暂时不知,只听说为了与大清联姻,彼得沙皇与第一任妻子和离了,膝下只有个两岁的儿子。”说这话时,五阿哥的眼中明显有着讶异。“对了,这位沙皇年纪倒是不大,似乎与大哥同岁。”
“你是想说这桩姻缘还不错?”其实就自己看来也不错,不提嫁过去了就是一国王后,在那边小三也是非法的,私生子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只要不落在小六身上,就是件好事。”少年也毫不避讳嘻笑道。只要大清公主坐稳了罗刹国王后的位子,便是大清之利。在少年看来,以额娘的荣宠和皇阿玛对小六的宠爱,这桩看似荣耀的婚事怎么也轮不到小六,最主要的是小六上面还有四公主五公主两个姐姐未曾指婚,而旁边四阿哥就没有这么乐观,只是在一切还未有定论之前他不愿身边的亲人太过担心,遂保持了沉默。
“少胡说八道,”责备一句,如芳又半真半假笑道:“便是小六年龄够了,我也不会舍不得,远嫁也有远嫁的好。”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如芳倒是能冷静分析这其中的利弊得失,然后她也在心里微微一顿,若是自己的小六长大了,自己是希望她留在大清相夫教子为大清拉拢蒙古亲贵?还是让她到自己看不到却没有妻妾争宠嫡庶争斗的异国他乡走向那未知的前途?
“能有什么好的?在外头人生地不熟的,连语言都不通,到时候只能鸡同鸭讲。”瘪了瘪嘴,少年满是不认同反驳道。
“傻小子,这不是重点,满蒙联姻几十年了,一开始远嫁的公主格格和蒙古贵女就与丈夫就有共同语言么?”回过神来,摸了摸少年的头,如芳也悠悠叹道:“女子嫁人,不管嫁远嫁近,都是离开熟悉的家到另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她这一生能否过得好,关键还在于女子自身,她自己若是个软弱无用的,纵然娘家人离得再近,也不可能帮扶照顾她一辈子,只有她自己坚强起来努力适应新的环境,才能让自己过得越来越好。当然,她若是遇人不淑,日子就会越发艰难。对了,明年选秀你们皇阿玛肯定会给你们哥俩指婚,成亲以后就要好好对待自己的福晋,最好只生嫡子嫡女,你们大哥在这点上就给你们带了个好头,以后多学着点儿!”
“额娘,大哥那是被太子二哥压在头上心里憋闷,这才一心只想生个嫡子,也给皇阿玛生个嫡长孙——”想到今年七月底得知大福晋生下四格格时自家大哥一脸郁闷的表情,五阿哥也暗中撇了撇嘴道:“大婚六年只得了四个女儿,额娘不会这个也要我跟大哥学吧?”
“能生出四朵金花也算是你们大哥大嫂的本事,我倒是想养几个花骨朵似的漂亮孙女,你能给我么?”撇了撇嘴,如芳又连忙补充道:“庶出的不算,你可别到时候为了应付我,纳一屋子姨娘小妾。”不是她瞧不起庶出的孩子,如芳自己本身就是庶出,她只是给两个儿子打个预防针,也给出自己的态度。
“不是还有四哥么?儿子一个可不知要多久才能让额娘如愿。”五阿哥很仗义地把自家兄弟拉下水。虽说自己真没有嫌弃女儿,可是婚后连生四胎女儿,这就有些过了,还是先有个儿子将来才好保护自家姐妹。
“你就直接说自己不行不就得了?”挑眉一笑,如芳将宫女刚送来的鱼汤往大儿子面前推了推打趣道:“先喝了汤暖暖身子,心里想什么呢,到额娘这里还愁眉苦脸的?你还没成亲呢,心思别这么重,小孩子家家有什么事儿直接求助大人不算丢脸。”景仁宫的小厨房一天十二个时辰灶上炖着养生汤水,就如别人家里的茶水般随时取用,如芳也是一逮着机会就追着几个孩子让他们喝汤,儿子喝不完就赏给下人,反正空间可以种植养植,这些东西她还是浪费得起的。
“额娘,儿子不是小孩子了。”遮掩性地端起面前的鱼汤抿了一小口,少年虽然努力故作镇定,泛红的耳尖却泄露了他的真正心思。
“对,对,额娘的斌哥儿已经不是小孩子,明年都能指婚了。”有机会逗得这个长子不再板着小脸,如芳从不浪费,“哎呀,斌哥儿这不是跟额娘讨要屋里伺候的人吧?”六阿哥胤祺下个月才过十三个生日,听说宜妃已经挑好了两个漂亮丫头给儿子开荤,真真是凶残!
“额娘,儿子不要。”如芳语落,少年便如避蛇蝎般急急开口:“额娘,您就别逗儿子,儿子一直记着你的话呢,不敢胡来。”这两年额娘虽不在宫里头,可每次见面或来信,十有八九都会唠叨一回青苹果红苹果的事,自己若还敢起什么心思,估计好一阵子耳朵要不得清静了,自己倒不是嫌弃自家额娘罗嗦,只是这些话一旦传了出去,别人岂不以为他多好色似的?
“好了好了,不逗你了,脸皮这么薄,做人会非常吃亏的。行了,快把你们的汤都喝了,凉了就不好喝了。”逗得自家儿子明显变了脸色,如芳也正了正神色继续道:“你们也放心吧,额娘也不是不近人情一定要管着你们,等你们指婚的旨意下了,额娘跟你们皇阿玛求一求争取早一点让你们完婚,等小十六小十七进学了正好把你们的孩子抱进宫给额娘玩。”
“额娘,我们都知道,您只喜欢嫡孙儿嫡孙女,儿子和四哥都不是贪花好色的人,您就放心吧。”四阿哥无语中,五阿哥唱作俱佳做举双手投降状,总算止住了自家额娘的唠叨。
这时小太监带着瑞哥儿自永和宫玩闹回来,打发宫女太监分别给毓庆宫和乾清中送了养生汤,知道康熙今儿不过来,如芳便带着五个儿子一起吃了晚饭然后共叙天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