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柳叶青青(上)(1 / 1)
颖安到访引起的心底的波澜,一连好几天都在他的心里激荡着。这不仅因为她还记得他,不辞辛苦地来这个郊外荒凉的地方找他,而且她还带来好消息,就是她工作的超市要招工了,她希望能帮他离开这里,去做“有前途”的工作。
颖安,她是多么好的一个女孩啊。现在,在他的眼里,她不仅仅漂亮,而且显得高贵。这种高贵与物质和出身无关,是纯粹的精神气质上的高贵。在他最落魄的时候,她能在他的生活中出现,她能那么平等真诚地对待他这么一个脏兮兮的路边修车人,而且象一个朋友般地和他谈话,不惜弄脏手帮他修车,甚至能为还一本书而坐着颠簸的公共汽车穿越半个城市来寻找他,这怎么能不让他感动呢?
但是,经过了太多事,也经过了这么长时间,他也终于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了。他知道她有男朋友了,他会小心翼翼地处理好这些分寸的。她既然能真诚平等地对待他,象普通的朋友那样,他林政永为什么就不能也象朋友那样来看待她呢。这种纯粹的交往,本来就很正常的呀。就象两三个月前他们刚开始认识的那样,每天能见到她的笑脸,听到她温柔而充满磁性的声音,这有什么不好呢。他应该珍惜她给他带来的这些美好情义,他要小心翼翼地维持这种简单而纯洁情感。
“生活还是很美好的。”在这个陌生的异乡,能遇到颖安和陈哥这样的人,让他心里又泛起了暖意。
他象往常一样每日重复着单调乏味但充实的生活。只是每天晚上,累了一天的他躺在床上时,情不自禁地拿起那本她送还的旧书,他就不免又有些失落,那伤佛还留有她的香味一般,让他如珍宝般珍惜,生怕一不小心就会溜走。本应该困睡的晚上,为什么却难以入眠?每每仔细地回味从认识她后所有的经过,他心里总会有一种说不清的夹杂着快乐和感伤的感觉。
“我为什么总是这么穷,这么穷……”他心里总是默默地念叨着,神情黯然。
这天,他又接到弟弟写来的一封信,说下个月初就要高考了,希望他能回家一趟,填报志愿时帮忙出出主意,信中还说父母亲非常想念他,想知道他在外面过得怎么样。
弟弟的信中还附有另外一封信,那是两三年没联系的的文耀写来的。文耀在信中说,他这两年在外地帮人家开车和做建筑,现在有了些钱,也积累了门道和经验,想回家乡重新创业,想让林政永回去和他一起做。他说他在县城考察了好长一段时间了,这次创业绝对有成功的把握。信的结尾,还附有文耀的联系方式――一个手机号码。
读完两封信,林政永心潮起伏。弟弟考大学了,这可是大事啊。他觉得自己应该请假几天,回家去看一看。快一年没有回家了,他也应该回去看望一下父母双亲了。而文耀所说的事,也让他心动。虽然几年前他们合作养鸡的事搞砸了,但他绝对相信文耀的能力。即便这个事不成,他也相信他最好的朋友终会在另外一个事业上成功。他们从小就互相知根知底,相互信赖。在一般人的眼里,林政永沉稳细致,文耀敢想敢做,是做事的好搭档。如今文耀又要重新创业了,尽管他还不知道好朋友具体想做什么事业,但于情于理,他也应该回去看看。如果真的需要他留在家乡一起做,也许……
但是,一想到自己曾经发过的要在广州立足发展的誓言,他就又犹豫了。
“还是先回去看看再说!”他想。
很快,七月到了。在陈哥的关照下,他如愿地请到了一个星期的假。其实,这种工作,基本上也相当于散工,一天不做,就一天的工钱被扣除。所以,只要个人有事,请假一般都会批准。
这一天,他早早地收拾起简易的行囊,来到火车站买票。由于没有合适的车次,他只能买到下午发车的车票。坐在火车站外边的荫凉处,太阳象火一样,四周一片燥热。天气这么热,他也感到有些烦躁,带在身上的书也看不进去。买了一份报纸从头到尾看完,也还没到中午。
百无聊赖中,他忽然心念一动,想到了颖安,想到上次她说过的事。他回头看了看火车站上那巨大的时钟,又看了一下车票上的发车时间,五六个小时的时间坐在这里实在难以打发,就决定去看看她。
很快,他就在旁边的公共汽车站找到了一辆开往海印桥南的车。车子在让人窒息的闷热中穿街过巷,半个多小时后才上了海印桥。望着窗外那久违的风景,想到这几个月来的种种经历,他不禁心潮澎湃。车子在海印桥南停下,他下了车。
这个地方,应该是颖安经常经过的地方吧。他记得他第一次遇见她时,她就是在这里冒着小雨,提着重重的一包东西跑上公共汽车的。他的脑海中顿时又出现了她那惊鹿一般轻盈机敏的样子。
他问了一下路人,然后迎着热辣的阳光步行了一会儿,就看到了一幢比较新的大楼上“喜多超市”这几个字的大字招牌。超市的门口有着开阔的停车场,也许天太热,又是中午时分,这里停放的车辆不是很多,但来往的行人却不少。这一带是周围都是居民区,人口密集,是个开店的好地方。林政永远远地站超市的对面,隔着停车场看着阳光下那金光闪闪的“喜多超市”四个大字,又看看自己那有些皱纹的旧衣服,和身上那个有些土气的背包,不由得有些自卑,不敢走过去。
看到有人正在超市门旁的墙上正在贴一大张的广告,尽管离得那么远,但“招聘”那两个字他倒是看清楚了。他不再犹豫,赶紧随着人流走过去。
那是一张超市招聘员工的广告。他仔细地看着,若有所思。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他一惊,赶紧低下头,身子也侧了过去。
“你们喝这么多酒啊,一次来就整箱整箱地买。”颖安的声音从身后飘过。
“我们不喝,是作为礼品送给客户的。”一个男人的声音。
林政永屏声静气,装作在看广告。等她走远了,他才紧张地朝另一边急步离开。
远远地,他才回过头来看。
停车场边上,一辆白色的小车旁,那个微胖的白衣男子殷勤地接过颖安手里的一个看起来挺沉重的纸箱,放到车的后备箱里,地上,还有一个一模一样的纸箱。从纸箱上显眼的商标,他知道这是一种名牌酒。
帮那男子装好了东西,她就赶紧转身回超市里了。她多可爱啊,脸上带着微笑,那浅浅地笑容,一路快步走着,轻盈得象只小鸟。
那白衣男子掏出纸巾擦着汗,似乎想到了什么,赶紧又向颖安那边追了过去。
林政永愣在那里。过了好一会,他才低下头,无精打采地离开。
“颖安……男朋友……”他心里默默地想着,漫无目的地在陌生的街巷里转悠。
在闷热的绿皮车厢里经过一夜的煎熬,林政永从朦朦胧胧的睡梦中醒来时,车窗外已是晨曦初露。他揉了揉由于趴在桌几上睡觉而感觉有些酸疼的脖子,视线转向窗外。
这是深深刻印在他的记忆之中的景象,千姿百态的奇秀小山峰,黄中带绿的快要成熟的稻田,一望无际的甘蔗林,清水环绕的小村庄,远方黛色的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的山峦。
这是他的家乡,到处如同桂林山水一样的秀丽,他已稔熟于胸,渗入灵魂的记忆。他有些激动起来,“故乡啊……”
车到柳州时,太阳已升得老高了。下了车,他又困又饿。在车站内的水龙头前用双手草草洗了个脸,在小摊上买几个馒头,一边吃,一边走出车站。
在车站外的公用电话亭,他打了个电话给明叔,想去他那儿拜访一下。明叔在电话里说他们这段时间不在柳州了,现在正在南宁忙着呢。明叔在电话里问了他在广州的情况,林政永支支吾吾了一下,只能笼统地说过得很好。也许,明叔从他的话语中猜到了什么,热情地请他再次回来和他们一起做,说现在在南宁,他们已经打开了局面了……
回来,重新做装修工?他摇了摇头,不可能的了。他已经选择了另一条路,再也不会再回来走老路了。
没能见到明叔,他心里有点失望。放下电话,他在那儿发了一会儿呆。
在街上胡乱地逛了一阵后,他就直奔汽车站而去。他原来是想在柳州耽搁半天,好好跟明叔叙叙的,既然他不在这里,那就只能赶着早班汽车先回县城去了。今天是高考的最后一天,下午考试结束后,他要去学校看望一下弟弟,然后在天黑前赶回乡下的家里。
汽车穿过雾霭中的城市,驶出郊外。烈日悬空,一个典型的炎热的夏季日子。田野里生机盎然,稻田、甘蔗地,繁盛的草,池塘,清浅的小河,远处树木掩护着的村庄,村庄背后那突兀奇立的石山,都让他体验到那种久违的亲切。
回到县城里,时间都还很早。从老旧的汽车站出来,耀眼的阳光和滚滚热浪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一年时间没回来,小县城显得既陌生又熟悉。炽热的阳光下,知了在树上声嘶力竭地叫着,街上的行人稀稀落落,步履匆匆,都显得焦躁不安。这是个普通的小县城,依山傍水,景色秀丽。一条清澈和缓的小河从西北向东南穿老城而过,注入老城东边的大河。大河的两岸,新城区正在日新月异地扩展着。从位于老城西边的汽车站向东走不多远,在一座巍峨的山峰脚下,就是县高中――他曾经的母校,也是弟弟现在就读的学校。学校的大门口,戒备森严,大门的栏杆放下,警车顶上的警灯闪烁,好几个警察和保安站在那儿。这里是高考的考场,上午的考试还未结束。
他只在学校的大门口停了一下,就引起了警惕的保安的注意。他微微一笑,迈步走开。
这个时候,即使他能进学校,他也不想进去。下午还有最后一门要考,他不想这个时候让弟弟看见他,怕分散弟弟的注意力,影响考试。
他没有目标,只能继续往前走,想找个地方休息一下。等下午的考试结束,他再到学校和弟弟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