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凶杀的细节(1 / 1)
接着,报道中阐述了警方的观点:凶手是一个手劲很大,并懂得一些反侦查方法的高个子男人。他相当的大胆,而且对这场谋杀做了精心的准备——从现场没有留下任何有用的线索就可以看出。
凶手先在20楼2006室的阳台上杀死了被害人马克——这是一次偷袭,因为没有搏斗痕迹;而且凶手一定是马克的熟人——在深夜,没人会让一个陌生人走进自己的寝室;但是,凶手杀人的过程被2002室的樊杰看到了。樊杰知道自己无法打过凶手,于是,马上跑下楼,寻求帮助,但凶手于2楼追上,锤杀之。
“很好?现在问题来了,”我琢磨着,“樊杰怎么知道自己一人无法于凶手搏斗?樊杰可也是1.70米的青年男人。难道是凶手长的过于彪悍,或过于吓人?不过,也可能是因为看见行凶的场面,而吓得心胆剧俱裂,丧失斗争的勇气了。同样,这个也能解释,樊杰为什么跑下楼,而不是跑回自己的寝室,反锁上门,用电话求救——他吓傻了!”
我耸耸肩,“不需要把事情想的过于复杂——某种情况下,最聪明的人也会蠢得可爱。”
可以想象当时的情景:在漆黑的楼梯上,雷拼命地往下跑,上气不接下气;而那个凶手,却沉默着追在后面,不慢不急。他知道猎物逃不出自己的掌心。
然后,在二楼,凶手追上了被害人……一锤……一锤……一声沉闷的敲击声……求救的声音没有了,被害人身体一软,倒在了地上……又是一锤……一声沉闷的敲击声……被害人的颈骨被敲断,被害人死去……然后,凶手发现一个可能的证人……许林在门后害怕地绷紧了身体,他甚至不敢喘气……门上没有封条——有人住……没有灯光——也许睡了……敲门吧,看看有没有动静;要知道,我并不怕多杀一个人……咚……咚……
(小白兔乖乖,把门儿开开,妈妈要进来……大灰狼在门外唱到。)
小白兔并没有开门;他晕了过去。
接下来的事情,报纸上用了“不可思议”四个大字形容:凶手是怎么出去的?
几分钟后许林醒来,打电话通知看门人,看门人报警。10分钟后,警察到来。看门人王伯才打开锁住的大门;而警察又马上对大楼进行彻底的搜查,不存在凶手杀人后还躲在大楼里的情况。而凶案前后,大楼所有的窗户都是反锁着的,所有房间的封条都完好无缺,而一切门锁有事最新式,钥匙无法复制,当然,也没有丢失钥匙的情况。
凶手是怎么逃出这栋20层的大楼的?这个跨越19层楼杀了两个人的凶手,就这样蒸发在这个密闭的空间里。
“真相很简单……”我摆出时下流行的日剧中侦探的造型,“凶手,化妆成警察的模样,或者本来就是穿警服的警察。他趁着搜查是的混乱局面,成功地溜走了。”
我想着——在肥皂剧里,这倒是常用的方式;可惜现实中的案情,绝对不会如此戏剧性。
若看多了侦探小说,最容易想到的解释是,凶手杀人后,许林昏迷的那几分钟里,打开一扇窗逃了出去,然后用某种复杂的方法,从大楼外面将那扇窗户反锁。他的目的是,使这栋大楼成为密室,让大楼内还活着的三个人成为警方的嫌疑犯。
从案情来看,凶手是一个聪明而心思慎密的人,想出一种制造密室的方法也无不可能;但他绝不会花时间在这个密室上——因为,若要让整个大楼成为密室,他要做的,不仅是从外面反锁上一扇窗户;他在大楼里面时,还要确保20层的大楼,全部的窗户都是反锁的!这样!这个密室才有意义。
在这个案件里,看门人王伯反锁了大楼的全部窗户——可报纸上也写明,他是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也就是说,这是一种不可预料的行动。凶手不可能把一个制造密室的严密计划,建立在别人不可预料的行动上。
凶手会为了栽赃,而冒着被发现的危险,计划奔波于20层楼间,将窗户——确认反锁吗?
或是,凶手因为看见王伯反锁窗户的举动,而临时想出一个制造密室的诡计?
老实说,我觉得两者的可能性都不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大楼里居住的三个人中,有凶手的同谋。在凶手通过窗户逃跑后,同谋再将窗户反锁。
暂且不提,同谋反锁窗户的目的,相当令人费解。只是,若是这样,看门人王伯绝对不是那个关窗户的同谋——因为只有他知道大楼的所有窗户都已反锁。若关掉凶手离去的那扇窗户,大楼变为了密室状态,而不是加大了自己被怀疑的可能?
那同谋是三人里的0101室的大学生赵?老实说,从报道中只是寥寥提起他来分析,他恐怕正是警察重点怀疑的对象——警方总是不允许新闻过多提到第一嫌疑人。
我不能为考研生赵是否为同谋,做出推断——没有什么能证明他是同谋,但同样也没有什么能证明他的无辜。
其实,我对那个住在0202室的许林,更感兴趣些。是的,他的证词很细致,很真实,给人一直不敢身临其境的感觉。可这并不能说明他讲了真话:编的很好的谎言同样也能达到这种效果——而外表柔弱的男孩总是比较擅长这些。我认为,他的证词过于清楚,过于有序,有着非常明显的雕琢痕迹。你若有机会看看警方档案在原始的口供记录,你就会发现,目击者在陈述事件时,总是杂乱无章,前言不搭后语,若不加以整理,根本就是不知所云。那些后来被证明伪造的证词,却都条理清晰,细节明确。
而且,男孩许林一直是隔着门“听”到一切的。他听到樊杰从楼上跑下,他听到凶手的脚步声,他听到……我很怀疑,一个普通瘦弱男孩只凭听觉,就能将整个事件弄得如此清楚。
更何况,他的证词中有明显的矛盾之处:在刚开始,他说“我还没有睡——当天的工作没完成的话,我是不想睡的”,也就是说凶案发生时,他在工作;可是后来,凶手敲门时,他又说“由于当时我房内没有开灯”!!
从他的叙述来看,整个事件的发生时间很短,而且紧凑,他应该没有时间去关掉自己房间的灯。
“很好,”我得意地点着头,“除非他晚上工作不用灯,否则,说不定,他整个证词都是天大的谎言。”
我放下报纸,无聊的看着窗外,心中却不自觉地想着那个撒了谎的男孩:她为什么要撒谎?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我只从报道中得知,他是个弱不禁风的男孩。
我笑笑:我一直固执地认为,瘦弱的男孩最会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