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花枝(1 / 1)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正如人的欲望不可能轻易被满足一样。可能一两年前,我觉得生活也就是这样,每天不必为生计到处奔波,跟自己还算喜欢的人住在一起,不时会有些小浪漫,这样的生活不算太好,但是跟很多人相比已经算是很幸福了。
而现在,我睁开眼就能看见从高中以来一直心心念念的人就在床边睡着,没有材米油盐的烦恼,两个人都觉得在一起做什么都好。
即使是这样我也有烦恼,沈含言很排斥身体上的亲密。照理说在国外呆过的人,怎么可能比出国前还要保守,关键你要是亲脸亲嘴,拉拉手,抱一抱她都很随意,但是再亲密点的行为,她虽然没有嘴上很明白的说拒绝,但是把脸别到一边,脸上的表情完全算不上是在享受,身体明显是在拒绝,怎么也没办法再进一步。
沈含言每次都说很抱歉,但是问她原因,她都闷声不吭,要么找其他话题分散我的注意力。终于在她N次拒绝我之后,我整整三天没理她,她现在越来越没有当初冷冰冰的样子,完全就跟萨摩似的,明明做了坏事,还一脸无辜的看着你。
在她的电话短信不断轰炸下,我一咬牙让她在H区最贵的私房餐厅请我吃饭,必须穿的花枝招展的,带上能讨我欢心的礼物,开着风骚的小车前来。我心想反正来日方长,总有一天会卸下防备的。所以当我看见她开着红色的跑车,穿得一身非常衬托她身材的礼服,加上特地去理发店打理了下她的头发和还非常用心的化好妆,显得她现在嫩的可以榨出水来,最最无耻的是她还带着有些害羞的表情。好吧,看到她这个样子靠在车边,瞬间觉得她即使做错些什么,没有什么不可以原谅的了,所以当我坐在她车里的时候,她直接把跑车的篷合上了,把窗也关上了,看着一脸恍惚的我。“我整整让造型师折腾了三个小时才变成这样,您可满意。”还抛了个媚眼给我,我的小心脏,真是个折磨人的小妖精。
一路上,我不好意思直接盯着她看,只好目视前方,要么就往自己这边的窗外看。由于是下班高峰,路上的车堵得不行,我们还要往最拥堵的地方去,照平时她肯定不乐意,马上调转车头。不过今天她倒是半句话都没说,甚至半句吐槽的话都没说,身边的人有些异常安静了,我把头转向她那边,她倒是对着前方在发呆,前车动一下,她也动一下,估计耐性早磨没了,又不好发作。既然看都看了,不看白不看,对着她的侧脸开始发花痴。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她终于转过头来,微微一笑问道:“好看吗?”我特没骨气的点了点头。
“早知道你这么容易被美色收买,这几天我干嘛这么辛苦。”
“嗯?”
“这几天,短信电话,你爱回不回,爱接不接,每次都是是我先找你,你还端个架子,我还得在下面哄着。早知道只要把自己弄得漂漂亮亮的,你就乖乖上钩了。看你现在,就差没流口水了,一副色迷迷的样子。”她的用词显得很嫌弃我,但是表情为什么让人觉得是很享受这样的注视啊。
“我觉得。。”我有些坏心眼伸出我的手,在脸颊停顿了下,不过很快就若有似无的摸了摸她的锁骨,“这里很好。”我看见沈含言的脸一下子红了,耳朵也变得通红通红的。我忍不住盯着她的耳朵看,还是和以前一样,只要一害羞耳朵就红起来。
沈含言转过身,无奈的摇摇头,估计再说下去,她也占不了什么便宜,没一会,脸上的红晕很快退了下去。我看了看四周,心想这么快就到了,还想逗逗她呢,真是风水轮流转,以前她可是脸不红心不跳说着比我还肉麻的话的,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好不容易停好车,被侍者领去早就预定好的桌子,等待上菜的过程,沈含言很优雅的端坐在那里,我无聊手撑着脸看她,跟她闲扯些单位的小事好打发等待的时间,突然有一个阴影罩在我们头顶,我们下意识的抬头,我倒是还好,看了看来人,完全不认识,但是看看沈含言,像是见到鬼似的。
“我只是过来打声招呼的。怎么不欢迎?”
“哪里。只是非常惊讶您会回国。”
“那是,我们公司最有前途的部门主管都离职了,我当然要回来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希望我没有打扰你。”
“没有,因为我自己的一些私事,非常抱歉,应该提前和您打声招呼的。”
“哦?”来人若有所悟的望了沈含言一眼,“是吗?明天来我办公室吧,还有些工作还没交接清楚,新接手的人还是没有你,让我觉得安心,所以明天你抽空来一下,我等你。现在不打扰你用餐了。”临走拍了下沈含言的背。
沈含言唯唯诺诺的点着头,等她走后,整顿饭都游离在外的样子,你喊一声她吃一口,我有些生气,但是在人前也不好发作。草草吃了几口,就离开了。
沈含言一路恍惚的开着车,回到家直接倒在沙发上闷声不吭。我不知道怎么开口,只好先倒了杯水,在她面前晃了几圈,见她没反应,就喝了口水,故意咳了几声。她见我呛到了,马上拍了拍我的背,让我气稍微消了点。见她回神,我忍不住开口问道那人是谁。
“我以前公司的老板。”
“你见你老板,怎么像见鬼似的。”
“我理亏。欧姐她在我在国外最落魄,最迷茫的时候指给了我一条路,让我回国,在她的公司任职。而我现在。。。”
“觉得很辜负她的信任?”
“有点。不过我不在意的不是我老板,。”
“那是谁?”
沈含言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而是人往我身上靠,轻轻问道:“你想不想知道我小时候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