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五台山上,容颜老去(1 / 1)
有没有人喜欢阿九呢?通往“通吃岛“的水道上,一条船只疾驶而来,直通五台山脚下。
此船虽说不上富丽堂皇,却也是一般商船所不及之的,是以,行驶速度也比一般船只快了许多。
只见甲板上一灰色素衣男子迎风而立,面带焦虑的看着下方的汲汲流水,而船舱中亦坐着七位貌美如花的女子,她们她们大概在三十到四十之间,虽已过二八年纪,却风韵犹存。
每个女子都是一种不同的美丽,高贵优雅,魅惑人心,乖巧可爱的,这么多的美女相伴,不知那男子还在愁些什么?
七女似乎很高兴,正在嘀嘀咕咕的讨论着什么,甚至还有些争执,只其中一个穿着白衣的女子静静的坐在一旁,眼中带着忧伤,望着外面的风景出神。
忽然,她瞥见甲板上的男子,嘴角才路出一丝微笑,起身走到男子身旁道:“相公!“
原来他们是夫妻!
“阿珂?你怎么出来了,外面风大,小心着凉。”男子转身,眼中闪过疼惜的说道。
“相公,是在担心师傅的病吗?”见夫君把披风盖在自己身上,阿珂心下感动,再抬头时,眼中已是有些雾气,却一直隐忍着。
“阿珂,你一定比我还要担心,放心吧,很快就到了。”拉起阿珂的手,男子安慰道。
“是阿珂不好,未能在师傅面前尽孝,如今师傅身染重疾,也不能尽早去照顾她老人家,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见她最后一面,阿珂从小被师傅收留长大,却离她而去,阿珂真是不孝,枉为人徒。”说道这里,阿珂已经哽咽的说不出话,泪水更是滴个不停。
“别胡说,师傅福大命大,一定不会有事的”男子虽是呵斥,语气却也有些哽咽。
两人一时无语只有把阿珂抱在怀中方能得到安慰。
“哼!小宝,亏我还怕你凉着,故意来看看你,你也太偏心了吧?”
“建宁姐姐,阿珂一定是在为九难师傅的事难过,所以相公才安慰她的”只见一红一青两个女子已走来,红衣女子骄傲华气,青衣女子温柔可爱。
“双儿?建宁?”
建宁虽是不满,憋憋嘴角,也没有再说什么。
原来此人正是当年的韦小宝,当年为了避免在康熙与天地会之间忠义难两全,带着他的家眷隐居世外,一去一十三年,当年圆滑的韦爵爷,如今却是更添了一份成熟的风度。
此次他回中原现身,原因有二,其一便是日前收到飞鸽传书,其早年所拜之事九难师太病危,想要见他们一面,九难虽说性情古怪,变化多端,但他韦小宝也非无情之辈,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何况,他是打心底尊敬九难师傅的呢?
不觉中,船只已经来到五台山靠岸,早有人在哪里等起。
“英姨,师傅怎么样了”一上岸,韦小宝和阿珂便急忙上前问道。
此人是九难师太还在是长平公主之时便从小随身的侍婢陶红英,早年闯王李自成攻入皇宫之时,两人曾失散多年,后又重聚,直到九难师太放下心结,隐居五台山之上,陶红英便一直随其侍奉左右,未曾离去。
也许正是因为放下心结,公主没了坚持活下去的信念,身体每况下降,尽管陶红英费力劝解,也无济于事,能坚持十三年之久,已是大限。
看着日前公主唯一提到想要见一面的人,陶红英黯然的摇摇头道:“随我来吧。”
几人一路随着陶红英来到五台山顶,心中各有所想,他们隐居通吃岛,好歹妻儿欢乐,而九难师太和陶红英两人却再此深居简出,寂寞过日。
心中一时荒凉,却已来到屋前。
“是小宝和阿珂吗?”正思忖着如何劝说的韦小宝,一时有些鼻头发酸,阿珂却已是泪流满面。
九难师太的声音或许是沧桑无力,却并不苍老。
韦小宝依然记得当年他拜师只是她冷漠高贵典雅的面容,虽是花信年华,但哪一份气质却超脱世俗,超脱他见过的任何一个女子。
“师傅……”千言万语也只化作这一声师傅,阿珂虽怨她害的自己与亲生父母分离,但事隔这么多年,能想起来的便也只是师傅对她的好。
那床上的女子微微睁开双眼,当年的绝美容貌,如今也爬上了苍老的痕迹,但她身上的那份高贵依然让人敬之。
看着床旁的几人,她微微撤了撤嘴角,想要露出一丝微笑,御下所有的伪装,她慈祥得如同这世界上最善良的人。
“能在死前看到你们,我很高兴,阿珂,师傅这一生,因为万般不得已,做了很多连自己也很不愿意的事,如今,你能再叫我一声师傅,九难死也算瞑目了”这一段话几乎说的她筋疲力尽,但她却觉得自己终于放下了一样沉重的包袱。
“师傅,你一定要坚持着,弟子来之时,已命人出海寻找那个人,相信不日他便会赶来见你的,相信弟子。“床上的人再次张开双眼,眼中似有流光流溢,却是一闪而过。
半响,她又合上,幽幽道:“当年他没来相见,今日也不必再见。“
心中却是无限悲凉,那个人终究是忘了十年之约,忘了阿九。
如今他有美人相伴,说不定连孩子都有好几岁了,怎还会来见她了。
更何况,她情缘已断,早已皈依佛门,是该六根清净。
她心中忽然释然了好多,不见也好,死了也好,她终于不用再每日陷入痛苦的回忆,终于不用在想自己是明朝的公主,死了一了百了。
这样想着,便觉自己身心变得好轻松,她微笑的看着床前痛哭的韦小宝等人,从他们身边离去。
从此,世间已无九难师太。